刘莱夫 (1914—1974)原名刘嘉典,曾用名刘法五。莱芜县西上庄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任中共莱芜县委书记兼山东省委鲁南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特务连政治指导员、中共泰山区特委组织部长、泰山地委书记、泰南地委书记兼军...[详细]
刘炯光(1907—1974) 字金煜,沙溪龙瑞村人。早年就读谿角乡懋德小学,后到广州南武中学读书。民国16年(1927)冬投考中央航空学校为第三期学员,1929年4月毕业后随教官杨官宇到南京航空署第四飞机队任驾驶员,后又随杨官宇弃职返广州任广东航空学校高级飞行教官。 1932年5月,脱离...[详细]
刘超(1926—1974)亦名刘之刚。栖霞县(今栖霞市)虎龙口村人。1943年参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战斗200余次。被东北野战军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获东北民主联军“勇敢奖章”1枚、东北人民解放军“模范奖章”1枚、辽宁省“荣誉奖章” 3枚。曾参加开国大典,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详细]
李荆山(1917—1974)寿光县(今寿光市) 人。1936年2月,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分队长。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在鲁南参加组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任特务队队长、特务连连长、直辖四团一营营长、二营教导员。1939年10月以后,历任...[详细]
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诸暨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不仅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之一,而且还被称为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军阀混战中以“飞将军”名震一时。 早年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堂。曾参加讨伐陈炯明、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第三、第五次对中共...[详细]
蒋德功 (1925—1974)沂南县薄家店子村人。 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率先组织互助组,翌年又联合21户农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他组织社员打深水井12眼,修小水库3座,修水渠7000米,并购水车10部,使500亩土地变成稳产、高产田。 1956年任高级社副社长,带领林业队封...[详细]
何乃扬(1898~1974) 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武进县遥观巷下梅村人,其住宅坐落区境内和平路,是常州工商界的知名人士。民国9年(1920年)1月,何乃扬任武进县第一区区长。民国26年应刘国钧聘请,进大成纺织染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大成一厂训育主任、事务主任、副厂长、大成公司常州...[详细]
郝香斋(1907—1974)掖县(今莱州市) 坎下村人。1929年7月至1937年7月,在掖县以教学为掩护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7月任掖县七区分区委书记。 1937年3月当选为县委军事委员,同年10月任七区抗日锄奸团团长。 1938年3月后,先后任胶东抗日...[详细]
韩正德(1923—1974)费县上冶北村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实行科学种田,使粮食亩产居全县第一。并造林百余亩,建果园80亩。1957年出席了全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三年困难时期,带领群众艰苦奋斗, 狠抓粮食生产,1962年全大队粮食总产达到328...[详细]
管清秦(1905—1974)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 1929年11月,任中共潍县县委宣传委员。1930年6月,潍县县委改组为中心县委, 他任青年委员。1938年1月,历任泰宁县区中队队长、县武装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兴县-长、松江省公安分...[详细]
耿寿图(1903—1974)又名耿怀甫。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 人。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11月任中共潍县县委宣传委员。1930年3月,任中共潍县县委书记。同年6月,中共潍县县委改组为中共潍县中心县委,任组织委员。1932年10月被捕,1936年7月释放。1945年4月重新参...[详细]
高其冰(1900—1974)名 。鄄城县临濮乡楼子庄人。北京外贸学院一级教授。1945年任国民党中央教育部督学。一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著有《冰谭全集》等。1974年病逝于淮南市。 ...[详细]
冯鸣九(1893—1974)名鹤年,字鸣九。临朐县冶源镇泉庄村人。出生于世医之家, 祖父、父亲医术皆称誉乡里。5岁入私塾,至13岁时,其祖父聘请当地名中医秦宝泰为家庭教师, 专教他攻读医学。5年内他学完≮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著作,并能熟读成诵。在父侧...[详细]
杜黎洲(1916—1974)荣成县(今荣成市)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工作。历任文登师范学校教员,济南市第六十九中学、第十六中学校长,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1958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段广钧(1898—1974)东平县段庄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幼年读私塾,后辍学务农。1947年被选为翻身委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送两个儿子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被评为模范军属。1952年,在本村创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该社成绩显著,成为全县的先进典型。1954年,带领群...[详细]
翟毅东(1917—1974)原名翟明仁。临邑县翟家庄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北平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3月,随国民党临沂第三专区独立营起义,被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三团,任排长。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升任营长。1940年11月调...[详细]
翟教寅(1896—1974)宁阳县坡庄人。山东渔鼓艺人。自幼以行乞卖唱为生。13岁拜曲阜张合法为师,学唱山东渔鼓。他的演唱嗓音宏亮而细腻,唱腔婉转而含蓄,且吐词清晰,动作洒脱,鼓板配合讲究。人们称之为“三好” (即:行腔坐韵好,鼓板节奏好,身法表演好)。山东渔鼓风格各异。因翟教寅经常活动于临沂、...[详细]
崔振伦(1900—1974)曾用名崔叙堂。淄博市淄川区二里乡苏王村人。1916年,在周村参加护国军第七军。1926年后,在山东第六混成旅任排长、连长。1928年,转西北军历任营长、团长等职。1938年,任国民党五十九军一八师上校副旅长。1943年,任上校副师长。1944年,在重庆国民党中训团带...[详细]
崔杰千 (1897—1974)安丘市人。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寨前于家小学特支书记。是年11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石岛-。-失败后回到安丘,秘密发展党员, 于12月在安丘城建立了党小组。1938年5月,建立了党的核心支部,任支部书记。 10月任中共安丘县委书记。1939年9月始,先后任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