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尤本(1889~1974年) 蔡尤本,晋江东石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生。小时家贫,9岁卖身小梨园戏班学戏,曾扮演多种角色,以擅演《白兔记》中的小生著名。17岁卖身契约期满,留在戏班打杂。尤本立志当戏班师傅,每当戏班演出和师傅教戏时,都在一旁偷学,白天边挑戏箱边默念唱白,晚上睡前以肚...[详细]
蔡文沛(1912~1974年),马巷人。厦门市著名的漆线雕艺人。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人大代表、厦门工艺联社理事。1961年,获福建省二轻厅、福建省文化厅授予的“漆线雕艺人”称号。 蔡文沛家世代以漆线雕“装佛”为业。曾祖蔡玉祥、祖父蔡善养、父亲蔡春福皆以“装佛”闻名。祖传的“装佛”店号“...[详细]
蔡群帆,原名子香,学名和民,祖籍宁波鄞县,出生于上海一店员家庭。少年时代在上海中法学堂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参加校内的反日活动,被校方开除学籍。1936年初,在上海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被派往上海青浦,担任中共青浦工委军事部长。...[详细]
白文选(1615~1674) 原名可撰,号毓公,白家塌子村人。从小放羊务农,体大食多,膂力过人,生性好弄刀棒。明崇祯四年(1631),他与冯双礼(绥德人)参加张献忠(定边人)农民起义军,任火头军、士勇,每次作战,白战功卓著。七年(1644),献忠封白文选为前军都督。 献忠牺牲后,随孙可望(延...[详细]
祝其琛(1906~1974.2) ,广东惠阳县人。出生于职员家庭,中学毕业,民国14年(1925年) 考入广东大学预科,后转读中山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后,在中山大学地质学院附设两广地质调查所当化学技工。 27年9月起,先后在广西平南县私立培桂中学、桂平县金田中学、容县容州中学、梧州高中、梧州大...[详细]
赵忠山(1922~1974),曾用名化卿,河南省济源县赵圪塔村人。1945年7月参加工作,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济源县河联防队队长、一区武装教导员、主任。1952年,任济源县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54~1959年,先后担任过延津、封邱两县县委副书记、新乡专区经委主任。196...[详细]
赵以成(1908-1974),神经外科学家。福建龙溪(今龙海)人,1929年获北京燕京大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留院任普通外科住院医师、神经精神科研究员及脑系外科住院医师。1937年获孙氏耳鼻喉科论文著作奖金并曾发明肠胃无菌吻合电动外科新技术。1938年入加拿大蒙...[详细]
张体安(1893~1974),字子静,上庄乡皂角树人。幼时务农,成年后结集, 棍,自为, 头。每逢乡间-,设桌抽头,包娼窝, ,生活十分腐化。1927年,奉军溃败,张率其同党,到处劫夺遗失0,势力逐渐壮大。曾伙同张曾、张世奇、梁文松、刘积熙、吕泽义等人与各地红 会勾结,挑起回、汉纠纷,同大辛庄进...[详细]
张生煜,又名丙旺。陕县张茅乡南头村人。生于1896年,他14岁开始学戏,17岁登台表演。先后在灵宝,陕县、平陆等蒲剧团当演员。他做戏逼真,技艺精湛。扮演须生,尤其是宫廷须生,演唱活龙活现。人送他艺号"假朝廷"。他能将20多本戏词及文武场面、音乐、节奏等,背得滚瓜烂熟,成为剧团的"戏包袱"。 ...[详细]
张乐天(1882.7.1~1974.11.23),原名受祜,字乐天,后以字行,号乐道人,云烟山馆馆主,听香馆馆主,开封市人。祖父为举人。父张梦公,清贡生,善书画,工诗。当时省城开封一些缙绅士大夫争聘梦公课其子。清副魁李龝川、举人景仲升皆为梦公及门弟子。张梦公秉性耿直,家教甚严,他不同意乐天从师外...[详细]
姚雨平(1882—1974),原名士云,法名妙云。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人,曾参与策划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后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出师北伐并取得胜利,为辛亥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 姚雨平,1882年生于广东平远县大柘镇丰光村,1905年考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1907年加入同盟会,与朱执信、胡汉...[详细]
杨允中(1890~1974),原名孝述。松江县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考取上海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宣统三年考取北京清华庚款留学生,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学院电工系学习。1914年与同学任鸿隽等筹建“中国科学社”,民国4年回国,任职美孚公司机械设计院。民国5年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民国8年...[详细]
杨公崖(1891~1974年),名大培,字植之,号公崖。回族,镇江人。少年时在成志学堂求学。1913年,在镇江政法学堂攻读法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恽代英曾两次来镇宣传革命,杨均参加了接待工作。年底,杨和陈斯白等成立了第一个中国国民党小组(对外称“三五同志会”),同时,和嵇直、陈斯白,...[详细]
徐中和(1902~1974),扬中县公信桥(今联合乡红灯村)人。1917年往无锡学徒,后在无锡开店。1922年,在上海开办洋伞厂。1929年与人合股创办四达橡胶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四达橡胶厂改名大孚橡胶厂,徐任经理。 1946年与凌馥康(即凌云超)等人发起组织“扬中县旅沪同乡会”,...[详细]
谢扶民,广西田东县人,壮族。1926年参加农-动,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苏维埃土地委员、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红七军宣传员、科长、军团团政委、团总支书记、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被誉为“红色宣传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三八五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吉东军区政治部主...[详细]
武学周(1900.10~1974.12),河南省滑县人。曾读两年私塾。1917年,其父托人介绍他到省城开封松盛豫酱果店学徒。后又到老五美,学徒3年,出师后,在老五美做工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被店主解雇回家。1956年公司合营后重新回店工作。 武学周从事糕点生产57年,会做中式、西式...[详细]
吴融锋(1916—1974)江西省永新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九师政治部俱乐部主任,红九军团第七团俱乐部主任、总支书记,红三十二军第二八0团政治处主任、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详细]
魏继昌(1886~1974) 字育清,一字默庵,桂林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北京法律学堂,民国元年(1912) 至3年,在桂林任广西高等审判厅厅长,兼任广西法政学校教员,加入广西同盟会分会。5年至6年春,在广州任广东护国军第二军军部秘书长。其后又出任广东督军署秘书兼警卫军秘书长、护国...[详细]
王祖儒(1897—1974) 字御学,宝鸡市金台区玉涧堡人。民国14年(1925)就读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回宝鸡,先后任第一、第二高级小学和贾村原崇文小学教员、校长9年。他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民国25年(1936)3月,为提倡妇女教育,联合有识之士创办宝鸡县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