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丘士发 [公元1906年-1973年]

  • 丘士发(1906~1973),谱名士膺,世称是膺。为人慎重,处事和蔼。少年勤奋好学,于阳山县立高等小学修业。先后从黄埔军校、中央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官至陆军中将。...[详细]

丘堪 [公元1893年-1973年]

  • 丘堪(1893~1973),原名士堪。为人聪悟,性格豪爽。民国十三年(1924)元旦,在广州大元帅府举行的颁奖大会上,得到孙中山颁发、宋庆龄佩戴的金质奖牌、奖章各一枚,晋升卫士大队中队长。南京沦陷后返粤,在广东公路处梅箓站任职。解放后,退休定居广州。1973年在广州逝世。...[详细]

蒲运明 [公元1912年-1973年,开国大校]

  • 蒲运明,1912年2月出生,四川省阆中县第二区玉台场村人。193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蒲运明农民家庭出身。1920年2月在小学读书,1927年8月回家务农。 1933年7月,蒲运明参加革命,任苏维埃政府游击队副队长。 1933年10月...[详细]

穆正身 [公元1916年-1973年,开国大校]

  • 穆正身,1916年出生,河南省商水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穆正身932年就读初级中学,1935年夏加入中国国民党。 1938年8月,穆正身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起,穆正身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2营排...[详细]

罗春云 [公元1915年-1973年,开国大校]

  • 罗春云,1915年9月出生,河北省灵寿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抗日战争时期,罗春云历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排长、中队长、代大队长、代参谋长、太行军区区队长、太行军区干训队副队长、太岳军区训练科副科长、科长。 (二) 解放战争时期,罗春云...[详细]

李竹声 [公元1903年-1973年]

  • 李竹声(1903年~1973年),又名李孟达,化名余其全,安徽寿县人。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7~10月,任青年团安徽安庆特支书记。1926年5~7月,任中共安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安庆地委)书记。1926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详细]

刘惠 [公元1905年-1973年]

  • 刘惠(1905-1973),女,字惠宜,桂阳县城关镇人。其父刘伯浑系桂阳著名中医,母亲何氏,闺名柏秀,生弟妹5人,节哀扶孤,辛劳备至,甚为邻里称颂。 由于家规严,刘惠自幼养成刻苦勤奋的优良品德。她7岁就读于郴州教会小学,继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18岁赴北平,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生...[详细]

李穆生 [公元1899年-1973年]

  • 李穆生(1899~1973)湖南郴县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先后任武昌同仁医院医师、南京中央医院主治医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医处医务科长、军医署第三处技正。民国25年赴美国陆军野战军医学校进修一年。 回国后历任南京第一陆军军医医院院长,军医训练班...[详细]

李金才 [公元1914年-1973年,开国大校]

  • 李金才,1914年5月出生,江西省东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3师师长、河北军区唐山军分区司令员、陕西省军区榆林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73年11月因病逝世,享年59岁。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李国华 (1914~1998)...[详细]

葛烈 [公元1922年-1973年]

  • 葛烈(1922.8.26~1973.2.20)又名葛树祥,店埠乡葛家疃人。1938年,葛烈在省立莱阳第六联中读书时,因参加抗日救国 被校方开除后,转达入牟平中学读书。他在共产党员葛冲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为地下党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1940年中学毕业后,在东朱东小学任教期...[详细]

傅彪 [公元1909年-1973年,革命烈士]

  • 傅彪(1909年—1973年4月26日),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东津村坎上人,1929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斗争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四军一支队一团、江北游击纵队一团、二师四旅、军特务二团任职;解放战争时期,在鲁...[详细]

邓金鍌 [公元1908年-1973年]

  • 邓金鍌,儿科专家,对小儿液体疗法的钻研具有独到之处。著有《体液平衡与输液》专论。他的教学经验丰富,讲课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深受听众欢迎。他为人正直,平易近人,素以“善与人交”见称。 邓金鍌,1908年7月10日生于广州开平县小海乡护龙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曾到美国西部做工。他9岁时父亲去世。...[详细]

成希颙 [公元1909年-1973年]

  • 成希颙(1909~1973),娄底市娄星区西阳镇人。交通部一级工程师,我国著名的道路工程和航务工程专家。1933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次年担任南京麒麟门二段路面的试验工作,此系当时国内首创工程。、旋任《公路》杂志,参与制定《公路工程准则》。1937年主持修建乐(昌)西(昌)岔路工程。1...[详细]

邹谷丰 [公元1890年-1973年]

  • 邹谷丰(1890—1973),字人瑞,长虹乡长川村人。浙江省两级师范优级毕业生。邹在校成绩优异;深得校长沈钧儒器重。宣统三年(1911)秋,回原籍天香高等小学堂任教。民国12年(1923),任县立完全小学校长。15年,任开化县教育局长。 30年,邹往缙云县仙都中学任教。32年,任开...[详细]

周仁 [公元1892年-197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周仁(1892~1973年) 周仁,字子竞,江苏江宁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校,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民国4年(1915年),获硕士学位,系主任劝说他留美攻读博士学位,预言日后可成为著名学者,周不为高薪和名位打动,即回国。  ...[详细]

郑廷友 [公元1902年-1973年]

  • 郑廷友(1902—1973),阜南县地城区李集乡人,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 郑廷友出身于贫农家庭,8岁丧父母,讨饭为生。15岁为地主扛活,挨打受骂,苦不堪言。 民国18年(1929),郑廷友投奔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二营四连当战士,后任班长。民国20年(1931)郑廷友加...[详细]

赵晋卿 [公元1882年-1973年]

  • 赵晋卿(1882~1973年) 赵晋卿,字锡恩,上海人。早年在江海关任职,并受洗入基督教,后被推为主日学堂主任、明强晏摩氏圣经学校董事和广学会百科全书经理。 民国元年(1912年)后,赵任上海总0主席。他积极向当局陈述法权收回之必要,经数十次磋商,为当局采纳。接着,赵又提...[详细]

于笑虹 [公元1914年-197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于笑虹(1914~1973),又名于得海、于占魁,通济街道南山东村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正在济南读书的于笑虹,为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参加了去南京-的行列。1935年,于笑虹到北平读书。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下,积极参加-,被吸收为民先队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同平...[详细]

岳元清 [公元1912年-1973年]

  • 岳元清(1912—1973),8岁丧母,13岁丧父,帮人割草喂牛,当长工。解放后从茜草坝迁泸县胡市乡(现属龙马潭区)金山村种地。1951年10月率先组织8户贫下中农成立泸州城区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泸州地区第一个农业合作社——胡市乡泸锋社社长。1956年2月泸锋社扩大...[详细]

杨武之 [公元1896年-1973年,数学教育家]

  • 杨武之(1896— 1973)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 杨武之,原名杨克纯,武之是他的号。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尤其以华林(W...[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