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成(1924—1973)梁山县人。1948年参加工作。历任大观园影院放映技师、机务组长。他研制成功了放映灯箱碳精支架装置及电动倒片机等,还无偿为外单位代培放映员120多人次。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李伯衡(1900—1973)原名李成,曾用名石青。寿光市人。1924年毕业于山东省艺术专科学校。 曾任中学教员、国民党寿光县教育局代局长。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 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寿光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1941年任寿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长、清东专署-局局长。194...[详细]
梁前光(1916—1973)蓬莱县(今蓬莱市)南王乡宿驾埠村人。鼓词家,胶东大鼓梁派艺术创始人。 1929年,梁前光去辽宁省营口市商店当学徒。1938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入抗日军政学校学习。次年3月,入沂南县山东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7月任胶东军区独立营五连干事。1940年,先后在...[详细]
胡丕生(1907—1973)肥城县西付村(今属肥城市新城办事处)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出生于雇农家庭。幼年时家境贫穷,十几岁当长工。1946年土地改革,分得房屋和土地。在建立农业互助组时,主动吸收家境十分困难的烈属穆大娘参加自己的互助组。1951年6月2 3日,洪水袭击西付村,村内房倒屋塌。他冒...[详细]
何鲁(1894—1973),四川广安人,1904年十岁时免费入成都机械学堂,保送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后转入复旦公学。1912年,官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获硕士学位。先后任东南大学、大同学校、第四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大学、重庆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等职。在重庆创办私立载英中学,在广安创...[详细]
高祀田(1929—1973) 青岛市城阳区夏家庄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944年考入华北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通信学院,1945年秋结业后到青岛市电报房值机。解放后任青岛市邮电局人工机报务员、值班长。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人工电报机值机工作实践中总结出“集中视听、掌握规律、密切配合...[详细]
冯白驹(1903~1973) 原名裕球,曾用名继周、布文。海南琼山县云龙乡长泰村人。曾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主席、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广东省委-书记和副省长、浙江省副省长等职。 1903年6月7日出生于农民家庭。8岁开...[详细]
董乐民(1920—1973)莱芜县(今莱芜市)人。1940年7月参加新四军,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三师司令部参谋、苏北军区政治部干事、淮安县大队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去东北,历任团政治处组织股长、主任,团副政委、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详细]
邓以蛰(1892-1973) 字叔存。安徽怀宁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1907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弘文学院和早稻田大学学习。1913年回国任安徽图书馆馆长。1917年赴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及研究院专攻哲学,尤重美学。1922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2...[详细]
迟自修(1917—1973)原名迟汝敬,号慎远。掖县(今莱州市)驿道镇迟家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掖南县县长、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室主任等职。 ...[详细]
陈毅斋(1908—1973)曾用名陈伯强。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928年毕业于寿光县中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益都县抗日救亡团。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任副中队长。1939年2月任益北大队大队长。4月编入八路军三支队十团任连长。1940年...[详细]
陈淑德(1925—1973) 女。青岛市崂山区东陈村人。全国劳动模范。13岁到沧口日商同兴纱厂(现青岛第八棉纺织厂)做工,1949年入青岛第三棉纺织厂当细纱车间络纱工。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是青岛市最早的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她以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详细]
曹振铎(1907—1973)别号觉民。夏津县城西王堂村人。国民党军将领。出生于殷富之家。1924年于夏津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东昌三中。1925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1926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相继任见习官、排长、连长,随部队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详细]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详细]
赵广恩 (1920-1973)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军区副政委。 山西省太原市人,1920年9月出生。1936年参加山西决死队。1937年3月参加抗大训练班。同年12月转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学员、干事、股长、教育科...[详细]
杨桂芳(1899~1973) 本县秦家坝乡人。家贫,幼时曾替人放牛。12岁随杨登明学唱端公戏,20岁跟张本家(时人称名旦为本家,名不详)改学桄桄剧,凭其勤奋好学和一副好嗓子,成为桄桄剧的名演员。杨桂芳工旦技,他饰演《拷红》中的红娘,活泼风趣;《白蛇传》里的白云仙,婉转悱恻;《营门斩子》内的樊梨...[详细]
萧同兹 (1895-1973) 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央评议委员。 湖南省常宁县(今常宁市)人,1895年生。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曾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起,先后在湖南电灯公司、天津法国永和机械厂、湖南兵工厂、华实纺纱厂等任技工、监工。1920年,与甲种工业学校同班同学...[详细]
伍和(1889~1973年),新兴县水台镇布冷村人。15岁往佛山从师学艺打剪刀,满师后在佛山赞玉剪刀厂当了20年工人。后来转到广州市从事剪刀加工工艺。1934年回家开设其昌剪刀店,生产的剪刀形状别致,刀刃锋利,剪刀上刻有“其昌”二字,人称“其昌绞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港澳、东南亚一带。196...[详细]
王仲彦(1904~1973),原名王希孟,辽宁省沈阳市人。 民国16年(1927年)9月,王在北京弘达中学毕业。随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理学院。民国18年,东渡日本。民国19年3月,在日本东京高等预备学院毕业。民国22年3月,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获农学士学位。 回国后民国25年(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