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平(1881--1973)河北沧州人义和街人,回族,字永安,武术名家,伤科医生。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擅长查拳与太极。1919年(民国8年)在北京打败在中山公园设擂的俄国力士康泰尔,后在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王子平和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曾被誉为“千斤大力王”。于济南击败日本柔道家...[详细]
王润恕(1933—1973)高密县王家官庄人。1949年毕业于张家官庄小学。毕业后任本村扫盲教师。 1955年9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8年起,先后任本村及张家官庄民办教师。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 0年12月转为公办教师。先后任宋家泊子小学、河西小学校长。他执教20多年,热...[详细]
王良恩(1918—1973)潍城区马少野村人。1937年毕业于青岛市立中学。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第八支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参加泰安战役。1948年3月参加洛阳战役,同年9月,参加济南战役。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率部一举歼灭黄维兵团之“老虎团”。1949年1月调任师政治...[详细]
王恩谱 (1931—1973)汶上县疃里村人。1945年入伍,194 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信班长、副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航空兵二六一五部队飞行大队长、 团长等职。曾立三等功2次。1973年,王恩谱主动接受了对飞机进行高难度试飞的任务。飞机飞至宝坻县上空时,发动机突然熄火,故障无法排除...[详细]
宋宜安 (1887—1973)苍山县东白山村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长子、 次子也于翌年加入共产党。1933年7月在苍山-中他任西路指挥。1938年9月, 其次子牺牲后,又送小女参加八路军,妻子、儿媳也参加革命。1940年1月任讨顽副总指挥,率21个自卫团摧毁制造管流庄惨案的顽固派县...[详细]
闵嗣鹤(1913.3.25-1973.10.10) 字彦群。祖籍江西奉新,生于北京。著名数学家。 1913年3月25日生于北京。自幼勤奋好学,自修小学课程,在算术方面显露出超群才华。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9年夏,同时考取北京大学文科预科和北京师范大学理科预科,因对...[详细]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和女权活动家。 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详细]
纳·赛音朝克图 (1914~1973) 蒙古族。内蒙古察哈尔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察哈尔蒙古青年学校。1938年赴日本学习,1942年回国后任小学教员。1945年任蒙疆政府主席秘书、总务厅,后赴蒙古高级干部学院学习。1947年后历任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中共内蒙古分局宣传部...[详细]
庙久双 (1954—1973)莒县棋山镇西山旺村人。1972年12月参军,1973年6月13日,在抢救落井群众时牺牲。部队党委追认其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零五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一次。 ...[详细]
苗佃秀(1911—1973)莒县东莞镇大沈刘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农会副主席、农业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群众深翻整地2400多亩, 垒田坎3万米。1960年至1961年,带领群众修塘坝两座,并绿化荒山2500亩, 建起6处村办企业。1960年被省政府授...[详细]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生于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1913年入军事...[详细]
马金镖(1881—1973)回族。济南市人。查拳名师。少时拜济南洪拳名家白子敬为师。后又从师于查拳名家杨洪修等。1929年参加浙江国术比武大会名列优等。1936年后,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体育系、中央国术馆、金陵大学。40年代在上海与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等创办“群英武术社”。1953年任上海群英武术社总...[详细]
马丹臣,字成九,生于1895年,卒于1973年,章丘枣园镇马芦村人。是一位矢志教育,一生为人师表、品德高尚、思想进步的爱国人士。他在世七十八年,沧桑岁月,历经坎坷。 求学岁月,宣传抗日 马丹臣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及父亲都是前清甲午举人。幼读塾学,博猎经传,兼受家庭翰墨之濡染,遂学习有成。...[详细]
李玉德(1924—1973)临沂东张屯村人。山东省劳动模范。1944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伤回乡。1948年任本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任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 1962年他带领村干部3次外出学习经验,发动群众进行改种水稻试验。他带头推小车到沭埠岭运石子,一天往返50多公...[详细]
李一真(1892—1973)名喜诚,号忠展。黄县(今龙口市)北马镇西村人。早年在湘、沪办学。后去吉林、锦州、厦门大学执教。1954年,被聘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为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委员。他精研文史,著述有《阳明学》《孔子教学法》《醒梦草堂文集》等。相关院校: 厦门大学同年(公元1...[详细]
刘贯一(1908—1973)名长坡,字贯一。寿光县双井口村人。他幼读私塾,曾考入本县中学,因家贫辍学,遂发愤自学钻研中医。19岁随兄经商至南京,投清末御医唐敬禹门下学徒。 4年学徒期满,返里开业。因治愈一病危妇女而闻名乡里,四方患者多慕名前往求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派往寿光县西北...[详细]
李人凤, 1911年出生在临淄北羊乡南卧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山东省立青州第十中学读书;1929年夏,考入山东省立青州第四师范。同年冬至次年春,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反对教会和叛徒杜华梓的斗争。1930年夏,于第四师范初师部毕业,秋,入第四师范后师部就读。其间,李人凤结识...[详细]
李琴堂(1904—1973)字韵轩。广饶县大王西村人。“国大”代表。青年时,入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学习,未毕业。后赴广州,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1925年因其父去世辍学。1927年参加北伐军,任第九师军需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退职经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济南开办华兴造纸厂,任董事长,并兼任黄...[详细]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是美国第36任总统。他于1908年8月27日生于德克萨斯州中部草原。约翰逊家族曾参与了约翰逊城的建设。约翰逊在任时提出了与"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一脉相承的改革计划。主要功绩:通过老年保健医疗制度、医疗补助制度、民权法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