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徐之萱 [公元1895年-1970年]

  • 徐之萱(1895~1970),又名重道,逍林镇逍路头村人。幼入私塾读书两年。因家境贫寒,13岁进择浦泰和堂药店当学徒,后转富阳一药材行做伙计,虚心好学,熟知中药性能及制药要领。后去汉口,在其叔父所设药店照管业务。1915年去上海某药店做职工,省吃俭用,积蓄微资,在威海卫路润德堂药店加入一股。19...[详细]

王仰羲 [公元1907年-1970年]

  • 王仰羲(1907—1970),字兰亭,巡底寨村人。民国十五年(1926),高等小学毕业。十六年(1927)后,任初级小学教员,太要联保办公处、汉城乡公所文书。三十三年(1944)后,改业行医。建国后,任西关中西医联合诊所医师,后被人民医院聘为主治医师。当选各代会代表、人代大会代表、人民政府委员。...[详细]

王保胜 [公元1907年-1970年,革命烈士]

  • 王保胜(1907—1970)今仲村镇北仲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931年10月在吉林参加抗日义勇军,历任班长、排长等职。1936年6月,因病与部队失去联系而返回老家,不久参加费县六区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和唐绍典等组织抗日自卫队。1939年7月,六区抗日游击...[详细]

宋仁楚 [公元1895年-1970年]

  • 宋仁楚(1895-1970),双峰县杏子铺镇人.1927年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先后任国民党少校参谋、福建省云霄、福清、蒲日和湖南武冈等县县长、重庆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46年任湖南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少将高参等职。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任湖南临时省人民政府...[详细]

吕俊生 [公元1907年-1970年,战斗英雄]

  • 吕俊生(1907~1970年) 邢台县南石门镇前青峪村人,吕俊生自幼家境贫寒,13岁因生活所迫,到武安县学徒钉鞋。后又被人雇佣收买羊皮、当长工。上山西、下河南,历经坎坷磨难。1937年,八路军东进太行山,他毅然投军抗日,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 他豪放刚烈,见义勇为,入伍后吃苦耐劳,英...[详细]

刘仲华 [公元1899年-1970年]

  • 刘仲华,1899年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在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做- 工作,为促使李宗仁接受共产党的抗日政治纲领作出了贡献。当时,许多文化青年从敌占区来到五战区,刘仲华就向李宗仁建议把这些流落到五战区的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活动。李宗仁接...[详细]

刘泽荣 [公元1892年-1970年]

  • 刘泽荣(1892-197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国际代表。又名绍周,高要人。刘峻周之子。自幼在俄国生活,年轻时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读书。1914年,从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创办中华旅俄联合会,从事救济华工工作。1918年12月,中华旅俄联合会改组为旅俄华工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俄华工代表大会,刘泽荣被选为执...[详细]

厉麟似 [公元1896年-1970年,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 厉麟似(1896~1970),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教育界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中国电化教育奠基人、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联合国中国分部创办人、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甘地”,在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年曾留学日本、德国,获耶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详细]

陈林达 [公元1904年-1970年]

  • 陈林达(1904—1970),字兼善,湖南省湘潭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毕业。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旅排长,新编第五师连长,第二十五师营附、团参谋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任第52军2师6团团长,参加南昌会战。1943年春任第52军195师少将副师长,19...[详细]

朱紫光 [公元1905年-1970年]

  • 朱紫光(1905~1970年) 朱紫光,又名之光,浙江杭州人。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任职于上海江南造纸厂、浙江省立植物病虫害防治所。民国22年任上海中孚染料厂副工程师,参加开发中国第一代染料硫化元工作。民国24年任上海华元染料厂厂长,主持...[详细]

周叔迦 [公元1899年-1970年]

  • 周叔迦(1899~1970),原名明夔,字志和,后改名叔迦,至德(今东至)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是清代两江总督周馥,父亲是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 民国7 年(1918 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民国16 年旅居山东青岛,研究佛学。民国19 年至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详细]

张学思 [公元1916年-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张学思(1916—1970),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学良将军之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海军参谋长。 张作霖早年在辽西一带当土匪。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6月组织安-政府,自...[详细]

张晰哲 [公元1889年-1970年]

  • 张晰哲(1889—1970),字朗仙,老县城内别家巷人。清末增生,高等学堂毕业,任教20余年,并任河南新野、镇坪县政府秘书及潼关县政府督学、科长、秘书等职。民国十九到二十年(1930—1931),与赵冠青等学者编修《潼关县新志》。建国后,任中学教员、潼关县第二、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县人委...[详细]

张尚文 [公元1911年-1970年]

  • 张尚文(1911~1970)女,金寨县南溪镇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革命,民国24 年冬曾救护20 多名红军指战员。建国后任乡村妇女干部、县妇联常委。是全国妇联第二、三届代表,1957 年出席全国妇女代表会,为主席团成员,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曾当选为县、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评...[详细]

俞关兴 [公元1951年-1970年]

  • 俞关兴(1951~1970年) 俞关兴,浙江绍兴人。1966年毕业于法华镇路第二小学。他父亲在解放前靠拉人力车维持生活,解放后进厂当工人,1957年入党,常以“翻身不忘共产党”的思想感情教育孩子。俞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1969年俞在复旦中学毕业时,表示“不...[详细]

杨允奎 [公元1902年-1970年,玉米遗传学家]

  • 杨允奎(公元1902-1970),字星曙,安岳县姚市镇人。民国17年,杨允奎获得公费留学美国,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农业系,研究玉米遗传学育种,民国2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他断然拒绝了留美、去德任教的聘请,回国就任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民国24年又被邀四川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教授。 杨允奎一生,...[详细]

杨觉天 [公元1903年-1970年]

  • 杨觉天(1903~1970) 又名杨耀,原籍陕西靖边县,1940年定居三原。杨父瑞亭曾参加陕西辛亥光复,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壮年殉职。杨觉天幼时启蒙于本地私塾,后就读于榆林中学,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副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少校营长;1932年在邓宝珊...[详细]

杨光越 [公元1896年-1970年]

  • 杨光越(1896-1970),又名明初,富平县流曲镇梅家庄人;生于l896年,l920年开始在附近的小学任教,1951年弃教从医,同年参加陕西省卫生工作者协会富平支会;1956年担任富平县政协委员,1970年去世。 杨光越为人正派,教学认真,颇受学生爱戴;医德高尚,精于眼科,为乡邻治病不收分...[详细]

颜福庆 [公元1882年-1970年,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

  • 颜福庆,我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他先后创办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湖南医科大学前身)、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中山医院、澄衷肺病疗养院(上海肺科医院前身)并与中国红十字会订约合作,接办该会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前身)等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为中国医学教育事业...[详细]

许钜庚 [公元1902年-1970年]

  • 许钜庚(1902~1970年) 许钜庚,江苏泰县人。1953年在普陀区第四联合诊所任伤科医生。1959年起,在区中心医院中医伤科任职。 许出身伤科世家,5代行医,他自幼从父学中医,毕生致力于中医伤科,来沪后成为上海中医伤科八大流派之一。许擅长治疗骨不连、四肢关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