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铁肩(1906-1970年),又名羌度,生于海丰县黄羌东坑乡大田村,青年时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民国20年(1931年)与同乡钟超武在海丰纠集一支土匪武装,抢劫、绑架、杀人,后被国民党政府收编为保安团,更肆无忌惮地危害地方。抗日战争初期,钟铁肩被保送进黄埔军校受训,民国28年派回海丰钟超武部挺进队...[详细]
郑一梦(1913-1970年),名逸,字建忆,生于陆丰县东海镇。父早丧,家贫,初读几年私塾后就读于陆丰第一高级小学,民国18年(1929年)秋,转读陆丰速成师范班。郑一梦天资聪颖,爱好文学,刻苦攻读,常登门求教前清贡生马湘魂,获益匪浅。民国19年受聘县立第三小学,为国语教员。郑一梦性格豪放,不拘...[详细]
郑天锡(1884—1970) 字云程,号茀庭,三乡雍陌村人,法学家、外交家。早年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攻读法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民国5年(1916)参加国际法学公开考试,获首奖,被聘为国际法学会会员、英国“告老沙”法学会名誉会员。1919年回国后任大理院(最高法院)推事。...[详细]
杨官宇(1901—1970) 环城北台村人。出生于檀香山,早年学习机械。民国10年(1921)随杨仙逸等人到美国图强飞机公司飞行组学习飞行技术,次年冬返广州。其间曾设法将华侨所捐购的12架飞机转运回广州。民国12年(1923)协助杨仙逸研制第一架“乐士文”国产飞机。后驾机参加讨伐陈炯明,每天...[详细]
阎伯松(1895~1970) 阎寿乔,字伯松,本县城关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民国6年(1917),在汉中联立中学毕业后,回县任县立乙种农校教员。次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林业专科,8年,“五四”运动中,他积极参加反帝救国运动,加入以反帝反封建军阀为宗旨的汉中旅京学生励进社,并任社办《励...[详细]
徐飞(1893~1970),字天翔,号翔空,阳明镇人。早年加人同盟会,曾参加广州黄花岗之役。民国11年(1922),任滇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大元帅府运输科科长。民国12年任滇军二师四团上校团长。滇军将校团毕业后,历任滇军三军司令部上校参谋、东路讨贼军第一司令、广东省财政厅视察等。民国16年参加广...[详细]
谢焕廷(1905~1970),广西合浦县人。 民国18年至民国22年(1929~1933年),谢就读于广东省农业专门学校(后合并到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稻作试验场技佐,为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丁颖教授的助手之一。民国28年至民国31年,任广东省建设厅农村处稻作改进所技正兼所长。 长期...[详细]
吴咏湘 (1914-1970)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第二十一军军长。 湖南省湘阴县(今汩罗市八景乡)人,1914年5月15日出生于湘阴县八景乡山阳村龙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6岁入私塾,12岁开始种田。1930年春参加赤卫少年先锋队。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1月加入中国共...[详细]
王岱安(1904~1970),名道济,字德安,后改岱安,祖籍陕西韩城县,清康熙年间迁居本县大安驿。其父王国栋,清末曾授六品军功,辛亥革命爆发,曾召集大安辖区民团、士绅打出“反清扶汉”的旗帜,宣布反正。岱安则是解放前大安镇的头号地主士绅、省参议员,在教界、政界多有任职,工书法,雅爱收藏字画,尤有研...[详细]
谭希林 (1908-1970)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1908年3月出生。早年就读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入长沙裕湘纱厂做工,参加了党领导的工人运动。1925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4月考入黄...[详细]
唐生智 (1890—1970) 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湖南省东安县人,1890年10月30日生于清末官吏家庭。18岁毕业于湖南陆军小学堂第一期,入武昌陆军中学学习。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到保定军校入伍生队学习。参加辛亥革命。任上...[详细]
谭甫仁 (1910年-1970年),学名谭广基,花名震古。仁化县城口镇城群村紫震街人,少年时就读于城口国民高等小学。1925年,仁化农-动风起云涌,他即在城口参加减租、减息、退押等斗争。1926年11月参加北江农军学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他在城口筹备组织农民协会,任农会秘书。1...[详细]
宋裕和 (1902—1970) 食品工业部副部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 湖南省汝城县人,1902年12月28日出生于汝城县延寿乡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寒微,只读过两年私塾。1926年投入农民革命运动,次年春当选为区农协副委员长。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家乡农-动失...[详细]
释妙理(1914~1970),女,俗名陈会,别名芝贤,南澳深澳人。她是新加坡著名庵寺妙音觉苑的创建者,潮汕现代第一位毕业于香港东莲觉苑佛学院的女法师。 释妙理父亲陈裾(1885~1960),清末秀才、稿公,原从商,43岁时脱俗到叠石岩落发为僧,拜释纯寂为师,取字释澄源。妙理从小受父亲影响,不...[详细]
容启兆(1898—1970) 又名道兰,香山县南屏(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人,容星桥第三子。早年于北京清华学院(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留学美国攻读化学。先后获塔夫脱士大学化学学士、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是SIGMAXI学会会员。学成后归国,历任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详细]
饶彰风(1913—1970),茶阳镇下马湖村人,原名饶高评,别名蒲特、张枫。祖父饶福田,是清代秀才,擅长书画。父饶仁山曾在龙川县贝岭镇做小生意。他因父亲生意失败,小学毕业之后,曾辍学两年。民国16年(1927),他以入学考试成绩名列第一进入大埔中学就读。民国19年考入公费的广州陆地测量学校,三个...[详细]
饶海珊 (1889~1970),留坝县江口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华民国初年(1912),在江口镇开中药铺,行医治病,善医妇女杂病,颇有名声。民国9年(1920),小川子红灯教首杨源才,带其教徒攻县城失败,县城守军围剿江口、玉皇庙等地红灯教,杀死红灯教徒40余人,并扬言杀尽红灯教徒...[详细]
彭泽湘 (1899-1970) 中共湖北区委书记,人民出版社翻译。 湖南省岳阳县人,1899年11月5日生。1919年1月中学毕业后到北京。6月,考入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经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并受十月革命影响,“醉心于社会主义运动”。不久,他参加了当时左派人士发起组织的“共产主义...[详细]
麦友俭(1925-1970年),出生于陆丰碣石望海楼村的农民家里,小时螟蛉过继于碣石镇一户地主兼渔业主的家庭。民国29年(1940年)在陆丰龙山中学读书,民国32-33年先后进梅县和海丰中学读书。受学校地下党组织和进步教师的教育,思想进步。民国34年,麦友俭任碣石渔民小学校长,他以学校为据点,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