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秦靖军 [公元1917年-1970年]

  • 秦靖军(1917—1970) 宝鸡市人。民国32年(1943)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后在渭惠渠等大灌渠工作多年,成为有经验的水利工作者。1950年赴新疆支援建设,初到参加了石河子地区大面积种棉试验,取得成功。1951年任南疆行署水利勘察设计大队队长,后任喀什专区水利局长,足迹踏遍喀...[详细]

马鸿逵 [公元1892年-1970年,民国时期西北军阀]

  •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乳名三元,回族,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人,马福祥长子。自幼受家庭重教习武影响,读书习武。18岁人甘肃陆军学堂学习,期间参与反清活动,秘密加入同盟会,被清军逮捕入狱。经马福祥奔走,保释出狱。后马福祥令他人军,任“昭武军”教官,骑兵中营帮带,率部阻击白朗。袁世...[详细]

陆沅 [公元1898年-1970年]

  • 陆沅(1898~1970),武陟县范庄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曾在河北保定、天津南开中学上学,后考入南开大学,适值“五四”运动,他积极参加活动。 1925年,陆在南开大学采矿系毕业后,先后在山东禹村华宝煤矿、江苏贾旺煤矿、山东第一、第二矿务局、河南省修武县豫修煤矿、甘肃省阿干镇煤矿任工程师。 ...[详细]

刘锡五 [公元1904年-1970年]

  • 刘锡五(1904-1970),本名刘荣福,孟县堤北头村人。他的童年是跟随父亲在江苏淮安和家乡的私塾中度过的,1920年到1924年,在开封圣安德烈中学读书。这个时期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刘锡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学校他订阅了《新青年》、《向导周报》、《中国青年》...[详细]

李天佑 [公元1914年-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 李天佑(1914~1970) 桂林市人。1928年夏,在北伐名将李明瑞部下当兵。次年春,被选送到广西教导总队学习,受到张云逸、李朴等共产党人的启发教育。1929年10月,随邓小平、张云逸等赴百色举行右江起义,并在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四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作战勇敢,由...[详细]

金运贵 [公元1907年-1970年]

  • 金运贵(1907~1970年),女,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扬剧“金调”创始人。原名刘秀卿,又名王继芬,曾用艺名新喜贞。湖北黄陂人,随父居住上海,自幼从艺,初学京剧,后改扬剧。19岁登台演出。初演丑角,后改演小生。曾自编自演过《后母恨》《庾娘传》、《血泪鸳鸯》等30余出戏。 1952年...[详细]

高平子 [公元1888年-1970年]

  • 高平子(1888~1970年),名均,字君平,别署在园,因慕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字平子),故自号平子。本县张堰乡秦望村人。出身书香门第,父高煌为清末举人。延顾莲芳为塾师,深植国学之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攻读拉丁文及法文,并学习物理、几何及西方哲学。民国元年(1912年)...[详细]

傅铜 [公元1888年-1970年]

  • 傅铜(1888~1970),字佩青,河南省兰封县城关东大街(现兰考县城关镇东街)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3岁中秀才,其后在开封中学堂读书。1905年官费赴日本留学,先后毕业于东京巢鸭宏文学院、早稻田大学及东京帝国大学哲学伦理学系,并入东京帝大研究科。1913年回国,后又入英国牛津大学及伯...[详细]

段子敬 [公元1880年-1970年]

  • 段子敬 (1880年~1970年) 名朝堂,字子敬,号敬止。范县白衣阁村人。原濮县"四大"名流贤达之一。早年酷爱儒学,能诗善文,后受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启发,思想逐步开朗。抗战初期,段子敬结识了共产党员王鹏程、韩哲一、冉硕农、李坚、黄敬、万里、晁哲甫、贾心斋、张霖芝、乔明甫等冀鲁...[详细]

陈玉亭 [公元1898年-1970年]

  • 陈玉亭(1898~1970),乳名小柱,河南省开封县袁坊乡南北店村人。陈自幼随父以种地和卖烧饼为业。常借卖烧饼之机随村"玩会班"学戏、排戏、演戏多至深夜。由于他天资聪敏,嗓子又好,班中李勤、刘恩便收其为徒,唱起戏来,并成为班中主要演员。 1915年夏,陈玉亭背着父亲到陈留县王建业的"德胜班"...[详细]

安俊华 [公元1940年-1970年]

  • 安俊华(1940~1970),出生于华阴县文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9年入伍(同年其家迁入白水县西固乡梁家村),196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一三四师战炮营一- 士、副班长、班长、司务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在西藏平叛战斗中,勇敢顽强,受到连、营、团多次嘉奖。有一年俊华的父亲病故,...[详细]

张慧剑 [公元1906年-1970年]

  • 张慧剑 (1906~1970) 笔名余苍、石珍。安徽石埭人。1925年后历任北京、南京、重庆、南昌、金华等地报纸副刊,上海《新民报》、主笔、编委。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杂文集《慧剑杂文》、《马斯河的哀怨》、《辰子说林》,历史小说《屈原》,专著《白居易和他的诗...[详细]

湛本源 [公元1901年-1970年]

  • 湛本源(1901—1970)字清如。泰安县全福街(今属泰安市泰山区)人。出生中医家庭,毕业于泰安山东省立第三中学。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四期骑兵科。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教官、骑兵第三师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骑兵第二军少将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国民党96军少将参谋长、山...[详细]

余上沅 [公元1897年-1970年]

  • 余上沅 (1897~1970) 湖北江陵人。民盟成员。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在美国卡内基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留学。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专戏剧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教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校戏文系教授。1922年...[详细]

岳洪春 [公元1908年-1970年]

  • 岳洪春(1908—1970)沂水县柳树头村人。1938年8月参加革命。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5月任沂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9年随军南下后,先后任吉安市市长、中共吉安县委书记、江西大学总务处长等职。 ...[详细]

延庆祥 [公元1895年-1970年]

  • 延庆祥(1895—1970)历城县段店人。从1952年起在淄博市张店食品公司仓库担任饲养员。 对养猪工作非常热爱。1953—1956年,他累计养猪36175头,每头猪平均日增膘07公斤,最高增085公斤,4年即为国家创利润1778万元。曾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1957年,出席全国财贸系统...[详细]

杨耀民 [公元1924年-1970年]

  • 杨耀民 (1924~1970) 河北玉田人。中共党员。1946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48年又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历任燕京大学西语系助教,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惠特曼——歌颂民主自由的诗人》、《〈格列佛游记〉论》、《〈笛福...[详细]

徐宗元 [公元1918年-1970年]

  • 徐宗元(1918—1970)字尊六。寿光县化龙桥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出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凤凰城。11岁入沈阳辽宁省立第三小学,15岁入奉天省立第一初级中学,17岁返乡入寿光中学。后因参加学生-被开除,遂南下入苏州美专中学部,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儒臣、吴得一,经介绍得以拜见章太炎,章特许其入国学讲...[详细]

徐培基 [公元1909年-1970年]

  • 徐培基(1909—1970)字植生,别号山左布衣。潍城区东关人。1929年考入上海艺专国画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兼任新华艺专附设师范部主任。1937年9月回潍。 1938年至1945年8月,任小学、中学校长。1948年10月至1970年,历任潍坊市青年中学、潍坊师范教师,昌潍医专总务主任,潍...[详细]

魏武昌 [公元1899年-1970年]

  • 魏武昌(1899—1970)高唐县姜店村人。自幼务农,人称“庄稼把式”。先后任互助组组长、农业合作社社长。1950年在自己的农田里修复了一口老井,可浇田4亩,当年粮食亩产超过当地其他农民两倍多。同年被评为“平原省农业劳动模范”。1951年,大胆开创水浇棉田,结果在其它棉田棉花大幅减产的情况下,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