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禄(1909—1968)章丘县人。济南市房地产管理局组长。1953年参加工作。他针对当时房屋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刻苦钻研技术,革新成功了房架划线机,提高工效30%,年节约木材40立方米。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董渭川(1901—1968)原名董淮,字渭川。邹县(今邹城市)南关人。九三学社社员。 1927年6月北平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毕业后,历任天津南开中学、江苏省立东海中学教员、校长。1928年1月加入国民党。1931年任山东教育厅督学。同年7月,任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长。 1934年去欧洲10国考察。1...[详细]
董琰(1914—1968)新泰县(今新泰市)青云街道办事处东南关村(现青云社区)人氏。江西省副省长。出生书香门第,其父董香谷为中国同盟会会员。他10岁时父母先后去世,由其叔婶抚养。1929年夏,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接近进步人士,并加入“反帝大同盟”。“九一八”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1932...[详细]
陈玉温 (1912—1968)字润斋,又名陈胡。临淄县敬信乡(今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乡) 皇城营村人。早年求学于县立西关小学、临淄县立初级中学。1933年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 在临淄县立闻韶小学任教。1938年2月参加临淄县抗日武装三大队,历任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长、渤海行署教育处科长。19...[详细]
陈少卿(1913—1968)原名陈华章。寿光市台头镇北台头村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 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6月,任寿光县团县委书记。1936年任中共寿光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1937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大队政委。1942年任一一五师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后,历任山东省...[详细]
陈健伦(1916—1968)文登县(今文登市)文登营崖子头村人。曾任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党委书记。1938年入党,任胶东特委青年部社会工作部部长。1946年任文登县长。后历任三十二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南京军区直属政治部副主任、江苏省南通军分区副政委、二机部驻京办事处二厂书记等。 ...[详细]
常溪萍(1917—1968) 原名昌德兰。莱西东王屋庄人。1933年考入平度中学。1937年9月在家乡参加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2月任先锋队区队部负责人。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8月任黄县县委组织部长。1941年1月以后,历任胶东区委秘书长、 南海专员公署专员、西海专员公署...[详细]
步云亭(1902—1968)字占润。邹县(今邹城市)东纪沟村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中共邹县县委军事委员。12月参与领导发动了邹西南亢抗日武装起义, 组建了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任副总队长。1939年8月任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2年秋,任鲁南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详细]
白金(1920—1968)曾用名白廷悦。淄博市淄川区黑旺镇蓼坞村人。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青年时代就读于博山颜山中学与益都师范,参加-。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冯毅之等人一起宣传抗日,组织抗日小组,在淄河沿岸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以后,历任山东纵队四支队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山东抗日军政...[详细]
庄泽民,男,又名庄福炳,1904年出生于皇岗水围村(现深圳市福田区水围村)。1925年8月,宝安县三区农民协会成立,庄是3名常委之一。是年12月27日,被选为国民党宝安县党部候补执行委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庄泽民为组长成立皇岗第一个党小组,发展了一批进步力量。同年3月,庄泽民任中共宝...[详细]
甄同就 (1898—1968) 甄同就,江门造纸厂工艺技师,广东台山新昌人。民国2年(1913年)始于江门制纸股份有限公司当工人。1953年12月30日参加中国共产党。 1958年,在技术革新中,成功以70%的蔗渣和30%的木浆在生产薄页纸的纸机上生产出水泥袋纸,改变原来老工艺,为国家节...[详细]
郑洪(1928—1968) 原名宝洪,笔名郑同。原籍香山县,出生于上海。民国30年(1941)参加新四军新安旅行团。先后在新四军苏中区党委总抗敌服务团,山东军区与山东野战军文工团,第二、三野战军文工团任团员、副队长、、编剧等。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5年...[详细]
张载禧(1905~1968)惠来县惠城镇人。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原名宗怡。 载禧父亲张浏元,为职业中医,载禧为其次子。浏元堂兄夺元,是光绪十九年(1893)武举人,其夫人产育多胎,均不顺,要在族中选一侄辈为承祧继子。载禧被选中,遂为举人张夺元承祧长子。 载禧于旧制县立...[详细]
张际春 (1900-1968) 中共中央委员,第二野战军副政委,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0年12月29日生于宜章县罗轸谢家一个贫农家庭。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区分部委员,负责农协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到宜章县立...[详细]
余锡渠(1917.1~1968.6),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今澄海区)莲上镇永新村人。1938年参加广东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导队训练班;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下半年至1947年秋,先后担任中共潮澄饶永平乡党支部书记、中共澄海二区区委委员兼永平乡党支部书记、中共澄海区委委员...[详细]
熊飞影(1911~1968),女,原名熊梓卿,江西人。幼时随父母逃荒到广州,转辗被卖到香港,后定居广州西关大同路。7岁到粤剧小武金山七处,随金山七之妻学粤剧花旦。粤剧名师梁坤臣发现熊飞影 声音雄厚,收她为徒,培养唱大喉。在师傅的悉心栽培下,熊飞影勤学苦练,13岁便能登台唱曲,而且音调高亢,旋律快...[详细]
吴树基 (1899-1968)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地质学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9年2月13日生。6岁读私塾,8岁就读醴陵朱子祠小学。13岁入长沙明德中学。1912年入湖南公立高等工业学校预科。191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1916年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采矿冶...[详细]
吴溉之 (1898-1968) 中共中央监委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人,1898年3月19日生于平江县爽口乡一小业主家庭。先在本地小学堂读书,后入平江培元学校。在爱国知识分子李六如影响下,参加反帝爱国斗争。 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7月转为中...[详细]
文年生 (1907-1968)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岳阳县新开镇人,1907年生于岳阳县新墙镇一个贫农家庭。幼时只读过两个月私塾,就开始做工务农。12岁学裁缝,后学木工,到华容、南县一带打零工谋生。1926年10月在华容县做工时,参加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教导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