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儒(1885—1967),原籍辽宁省辽中县,民国初年迁入台安县。自幼酷爱学习,曾任过小学教师。为继承中医世家的祖业,青年时代毅然辞去教师职务,刻苦研读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到中年时代医术已十分高超,在内经、伤寒论方面造诣颇深。马汉儒应用五运六会的学说,科学地辩证的总结了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写出了众...[详细]
吕祥璧,生于民国34年(1945),蓬溪县鱼泉乡(今赤城镇)人。从小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他在上小学时,就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7年夏天,吕祥璧路过河边,听到孩子的呼救声,立即赶往小孩落水处,毫不迟疑地跳入水中将五年级学生吕玉泉救上河岸。1959年2月的一天,他同本社社员冯开富到田中学犁...[详细]
陆银华(1895—1967),又名延鋆,六世祖陆士逵始迁居鄞县江东百丈街(今属江东区)。以武道、伤科传家,时称“浙东第一伤科”。早年承庭教,习文练武,得祖传伤科秘技,又深研名家叶天士、王清任之说。18岁时因巧用腰力腿劲一举治愈一渔民髋臼脱位,声名大振。20岁始自立开诊,求医者甚众。整骨上骱,手法...[详细]
龙瓒(1892~1967),今汨罗市川山坪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回乡参加农民运动,当选为湘阴县三神乡农协主席。8月参加贺龙部队,被委派为驻武汉联络员。次年在武汉被捕,坐牢11年。日军进攻武汉,他趁机潜回湖南。1945年5月,杨宗胜率六支队南下,龙瓒接上关系,重新入党,任中共白...[详细]
黎先诚(1884~1967)又名意达,浏阳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早年加入会党,二十九年与焦达峰等在黄公桥黎家大屋成立会党机关,从事反清活动。不久,与焦达峰人东文讲习所学习,同年加入黄兴组织的同仇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随焦达峰一道去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共进会。不久回国,积极开展策动会党的工作。...[详细]
刘文周(1889~1967) ,新丰石碗咀村人。14岁在六麻界社从师学医,1926年7月从军参加北伐。后在北流平政、新丰及广东等地带徒行医。1933年在界社保生药房教医行医。 因不满-污吏和征兵0现状,于1938年逃离家乡奔赴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11年海外生涯中,主操医药业。 19...[详细]
李思浩(1881—1967),字晓沧,号赞侯,慈溪沿江乡包前村(今属余姚市陆埠镇)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三十一年以捐纳主事供职户部,不久升任清理财政处湘鄂科总稽核,兼督办盐政署员。1912年至1919年,历任北京政府财政部主事、盐务署场产厅厅长、财政部次长、代理部务兼...[详细]
李水澄(1909-1967) ,壮族。四塘乡大旧屯人。高小毕业经商,后破产。1934年参加革命, 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任中共四坡支部书记。1938年7月,中共南宁中心县委书记林鹤逸到大旧,指示李永澄在大旧设立交通站,负责南宁至右江的交通工作。他在四塘圩办客栈为联络站,在大旧家里...[详细]
李守敏(1947—1967)李守敏,原籍广西北流县西壤公社人,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幼年丧父,自小跟姐姐生活,爱听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复员回来的姐夫讲抗美援朝故事;青年时又受过学习雷锋的教育。1964年,李守敏尚差两个月才达服兵役年龄,他迫切要求参军,经他多次周旋,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了他参加中国人民...[详细]
李荣保(1887—1967),原名冯荣保,后因与李宗仁结为拜把兄弟,改名李荣保。瑶族,紫荆山横冲村人。家境贫寒,13岁起-为人帮工种田,烧炭或加工胶粉。 李荣保刚直勇敢,于1924年被推为瑶族石牌兵(瑶团)头目。那时紫荆白马山盘踞着一股土匪, 一次竟然掳去瑶族盘成王的妻女,勒要100元东毫赎...[详细]
林王精(1915~1967),又名林蔚然,海南省儋县松林乡塘根村人。青年时在儋县初级中学(今新州中学)读书,时值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经常带领同学到街上宣传,并鼓动和组织学生参加救亡工作。1938年春,组织青年抗日同志会,被选为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共产...[详细]
李可易(1906~1967),字岗柏,陕西兴平人。民国10年(1921年)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初习旦角,旋工花脸。多年悉心钻研,刻苦磨砺,丰富和发扬了秦腔花脸表演艺术。嗓子刚劲浑厚,道白铿锵有力,善于犟音、喘音,唱腔高亢狞厉。功架精美,演技娴熟,表演热情、泼辣,特别是双眼精巧运用炯炯传神。戏路宽广...[详细]
李季(1892~1967),又名原博、卓之,号协梦、移山郎,平江县伍市镇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20年参与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小组成员。1922年留学德国入法兰克福大学经济系,1924年转入苏联东方大学。1925年归国任上海大学经济系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1927年任武汉中央...[详细]
梁士梓(1897~1967),号叔琴,新丰观南村人,梁范西之胞弟。抗战期间迁居今松花镇鸭埌村。1916年11月留学日本,先就读于东京大学,后转日本福冈专业学校矿冶系,1921年11月毕业, 次年2月回国。1927年至1929年在郁林高中教数学,是广西为数不多的优秀中学数学教师之一。1931年2月...[详细]
吉田茂(日文よしだ しげる英文Shigeru Yoshida 1878—1967),日本首相。出生于东京的一个武士家庭,其生父是自由民权派政党“自由党”的著名志士竹内纲,后过继给横滨的大富商、英国怡和洋行的买办吉田健三做养子。一战前的日本,外交界素有宫廷外交的风习。凭借养父丰厚的财力,吉田茂跻身...[详细]
金汤侯(1888—1967),名城,字汤侯,以字行,绍兴皋埠镇人。幼受私塾教育,19岁肄业于上海复旦公学,旋去江西饶州府学幕。后历任县、府、道公署幕僚。清宣统三年(1911),任烟台地方审判厅主簿。1913年起,先后任浙江省天台、新昌县知事,山东省署机要秘书及黄县、即墨县知事,颇有政绩。在新昌时...[详细]
冀贡泉,山西汾阳县建昌村人,生于1882年,1900年中秀才。1904年,入山西大学堂;翌年,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专攻法律。辛亥革命前后,已获法学学士学位的冀贡泉回国任事,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随即,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主事。 大约在1912年冬1913年春之间,冀贡泉应邀回晋,先...[详细]
简葆真(1889~1967)简葆真,又名序良。庆远镇人。祖籍贵州省普定县。民国5年(1916) 至10年,任南丹庆云锡矿公司经理。 广西右江道道员龙济光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庆云锡矿公司,官督商办,为广西近代最早的锡矿公司。时集资白银3万两,简葆真之父简肇承投资3300两。民国2年公...[详细]
蒋培英(1898—1967),字明生,伍家村人。小时在家读私塾。1920年秋在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翌年秋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哲教系,1924年在该校经郭春涛、陈资一介绍加入国民党,并任该校学生会学习股长兼会立平民学校校长。后因闹 于1927年11月离开北京中国大学,经中大同学卢奕农、罗绍徽介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