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景贵(1881—1967)字介卿。掖县(今莱州市)西南卢家村人。1913年被选送美国留学。1918年回国任教。1923年后,先后任某铁路局局长、路政主任委员、技术处长等职。 “七七”事变后,避居天津专心著书。1947年2月,被聘为长春铁路公司理事会顾问。1967年9月7日于天津病逝。著有《高等...[详细]
李再雯 (1922—1967)艺名小白玉霜。女。山东人。5岁时,随父亲逃荒到直隶(河北省),被评剧“白派”创始人,有“评剧皇后”之称的白玉霜(本名李桂珍,后改李慧敏) 收为养女,起名李再雯。在养母的熏陶下,李再雯很快即粗通戏理。白玉霜先让艺人“珍珠花”给李再雯以指点,后叫老演员李文质担任她的师...[详细]
李晓光 (1922—1967)原名李仁修, 曾用名李玉华。桓台县西沙沟河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任中共桓台县委书记,1948年任清河地委组织部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华东贸易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央教育部工农教育局副局长。195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文革”中遭破...[详细]
刘明鹄(1922—1967)苍山县椅子圈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山东临沂独立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赴朝参战,荣立战功1次。后任营长、团长、师政委等职。196 7年病逝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详细]
刘福江(1906—1967)阳谷县王楼村人。全国供销系统优秀营业员。1953年,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白手起家,创办了阳谷县城关镇刘灿明供销点。初任营业员,后任经理。常年坚持送货上门,不避寒暑,风雨无阻。送货下乡时,常为群众代邮书信、代领汇款、代换面粉和代请医生。刘福江执行政策认真,原则性强,凡是...[详细]
刘长胜(1903—1967)曾用名王相保。中国工人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国际活动家。海阳县(今海阳市)孙疃村人。刘长胜幼年家贫。1921年,随舅父去海参崴做皮匠、当店员和码头工人。俄国十月革命后,他组织远东地区的工人参加志愿军,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4年10月,加入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详细]
李润生(1901—1967) 又名李启清。青岛人。1937年10月,在青岛崂山一带参加抗日游击队,任队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供给处主任、南海军分区供给处主任、即东县工委委员、即东县行政公署主任、青岛行政办事处主任,胶东区铁路局局长、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华东铁路局工务处处长,...[详细]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详细]
孔祥林(1907—1967)原名孔祥楠,亦名翔男,别号孔孑,后更名祥林。济宁市市中区东门大街人。青少年时就读于省立第七中学、北平大学预科。曾弃学赴南方加入国民党。 1927年秋, 返济宁在第一高等小学任教,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方振武部攻占济宁后,任国民党济宁县党...[详细]
空峒 (1880—1967)字逸云,俗家本姓焦,名已佚,空峒是法名。邹县(今邹城市) 卧牛山村人。自幼随父逃荒到济宁,以制鞋为业。八岁患黑热病,经铁塔寺住持复初和尚治愈,遂舍身在寺中为僧,拜复初为师祖。其师名真如,属大乘佛教禅宗曹洞派。入寺勤学苦练,渐有所成,于梵修和精研佛学之外,兼通中医、针灸...[详细]
康拉德·阿登纳(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为联邦德国首任总理,他经历了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和联邦德国等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在他的领导之下,德国在政治上从一个二战战败国到重新获得主权,进而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平等伙伴;经济上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并通过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创造...[详细]
汲新(1916—1967)又名汲丕显。菏泽县(今菏泽市牡丹区)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 事变后,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回菏泽组建中共菏泽县委。1938年秋任中共菏泽县工委书记。1939年秋县工委移至菏泽西北圈头、后长张、汲菜园一带,他典卖家产举办抗日救国训练班,组建农、青、妇抗日救...[详细]
纪翱臣(1877—1967)原名凤翔。邹平县南范村人。地方名医。长于内、妇、针灸诸科,尤其精妇产科。他认为妇科病辩证施治:经前以调气为主,经期以调血为主,经后以补虚为主的治病经验。 ...[详细]
胡旷 (1906~1967) 笔名北野。江西修水人。193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大学。1952年后历任江西文艺干部学校创作室主任,江西戏曲改革委员会、江西文学创作室创作干部,《江西文艺》部,中国作协武汉分会负责人,江西大学中文系教研室主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江西分会副主席。省政协...[详细]
胡景朱(1895—1967)字次陶。潍城区东关人。著名风筝艺人。他13岁开始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式样多,形态美,工艺精巧,彩绘鲜明。尤其擅长“龙头蜈蚣”的扎绘。他富有风筝的放飞经验,善于适应风向风力,放飞成功。 ...[详细]
黄儒秀(1909—1967)艺名黄娃。定陶县东王店乡观堂村人。著名豫剧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曹县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25年出师搭班,1932年进入豫声剧院。后在河南省商丘车站“大舞台”演出近20年。1949年任曹县大众剧社第一分团团长。1954年在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详细]
黄海怀: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1935-1967),生于萍乡城武官巷张崧岩祠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黄海怀从5岁开始便喜爱戏剧,尤其痴迷音乐,常常跑到剧场看戏、听音乐、学胡琴。在街上遇见拉二胡的算命先生必尾随其后,为听曲子常迷途而不知返,是当地有名的“痴琴伢子”。1952年,17岁的黄海...[详细]
坚贞不屈为革命 黄冬,德化县水口乡湖坂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嫁毛厝村贫农毛光储,生4子4女。其次子毛材、三子毛票,是中国共产党闽中游击队重要领导人。 1942年,中共闽中特委到毛厝村开展革命活动。黄冬开始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工作,积极支持子女投身革命。1945年5月,闽中特委机...[详细]
格雷戈里·平卡斯是美国生物学家,他在研制口服避孕药中起了重要作用。虽然他从来不特别出名,但是他对世界的实际影响远远大于许多闻名全球的人物。 避孕药并不是由格雷戈里·平卡斯独自发明的,实际上是弗兰克·科尔顿发明了羟炔诺酮。显然科尔顿和许多科学家都为他的成功开辟了道路,他们应享有很大的一部分荣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