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甲(1884~1967) 大峪乡王河爬村人,7岁随父、伯学画,15岁出师,先后在大峪沟垴、五花山、山阳天桥山等庙绘画、塑像。后又至华阴、华山、木王山等地行艺。 1962年,被接至西安八仙庵作画近一年。年逾八十而终。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周芝祯 (1884~1932)...[详细]
王雨亭(1892~1967年),名及时,又名明德,泉州北门顶埔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童年就读私塾,稍长到厦门当学徒。光绪三十四年,南渡马来亚做苦力、当店员。宣统三年(1911年)加入同盟会,一度返回泉州参加辛亥革命和反袁(世凯)斗争。 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王雨亭在...[详细]
王树庆(1942--1967),双城县杏山乡人。196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部队受15次嘉奖,并提为线路维护班班长。 王树庆带领两名战士常年驻扎在长白山麓的一个山村里。在远离领导,高度分散的条件下,他和另外两名战友脚踏实地地工作着,保证线路畅通,并为当地群众...[详细]
王梓木(1890~1967年),名铎,又名王世平,字梓木。祖籍河北省迁安县。1890年出生于木兰县刘家粉房屯。早年父母双亡,由兄抚养度日。8岁入私塾,15岁因家贫失学,20岁复入私塾读书。1918年始,先后在黑龙江省第一中学、沈阳高级师范学校、北京燕京大学就读。1924年入北京英国教堂办的荟文...[详细]
谭仁贵,1938年生于四川省南川市(现属重庆市)土溪乡兴开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在学校读书期间,因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学校奖励,先后担任少先队中队长、班长。小学毕业后,回乡担任兴开村农民识字班辅导员,为扫除农村文盲,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勤奋工作。在教学中,谭仁贵针对学员年龄差异大...[详细]
汤中甫(1901—1967),又名若斌、登科。定边县白湾子镇天池塘人。世业农,颇殷实。族中弟侄,多人参加革命工作。 汤为定边县最早参加共产党的党员。民国14年(1925),在榆中读书时由张肇勤、李登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转为共产党员。被派榆林惠记工厂搞 ,因当局查究甚严,时值杨...[详细]
唐金龙(1912—1967),湖北汉川垌冢镇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第七师十九团排长,红二方面军第五师十五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独立第二旅四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详细]
苏启胜(1909~1967),古竹乡人。民国17年(1928年)参加闽西农民-,次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红军十二军、红一军团第三团担任过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入红军大学政治科学习,接着担任红军干部团第二营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总部教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详细]
孙君一(1911~1967)陕西肤施(今延安市宝塔区)人。早年在家乡上小学、中学,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 统治的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随后去北平朝阳大学求学。1935年在北平世界语联合会搞宣传工作,同蒋介石、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进行斗争。后因革命需要回...[详细]
孙光(1914—1967),原名寿山, 河南罗山孙家湾(今属于湖北省大悟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南游击队第五支队营长、支队长,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连长、营长,五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四团教导队队长、副营长、...[详细]
宋云桐(1879~1967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出生于石头河子屯,13岁时随家迁至呼兰府五站(现肇东市辖)。1901年由黑龙江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在黑龙江省将军衙门内文案充任书启委员。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黑龙江省中国同盟会主办人匡一的关怀下,接受民主主义思...[详细]
宋云同(1877-1967) 宋云同,字子樵,呼兰县人。清末加入同盟会,受孙中山邀请,到广东参加革命。20年代后,历任吉林督署参谋处长、富锦县知事、宾县知事、直隶省政务厅厅长、代理省长。东北沦陷时期,不愿给日本做官,遂退出仕途,表现出高度爱国热情。新中国建立后,给毛泽东上 书,要求为新中国工...[详细]
沈蒲(1899.11~1967.4),祖籍云霄县,是东山县髹漆业著名行家。 沈蒲3岁丧父母,生活无着,跟随三叔到处流浪,过着露宿风餐的生活。11岁流落到广东省大埔县,一位客家髹漆师傅收他为学徒。 沈蒲学髹艺专心致志,从煮油、清底、补漆面到上油,都聆听师训,细察师行,反复琢磨。3年艺就,本...[详细]
沈开宏(1905~1967),东山县陈城乡澳角村人。捕鱼能手,省劳动模范。 沈开宏祖辈居诏安,迁到澳角后,以捕鱼为生。他12岁随父下海放,18岁当驶船手。 沈开宏体魄粗壮,机智勇敢。有时风浪大作,别人不敢出航,他却出航。抗日战争中,他照常出海。有一次,日本侵略军侵犯东山岛,窜进澳角时,沈...[详细]
萨兆寅 (1902~1967年) 字士武,蒙古族。闽县人,家住朱紫坊。民国8年(1919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北京、济南等地任职。民国18年,在福建学院图书馆任职,任内使该馆藏书达十多万册。又与魏应祺等人创办《图书馆学》周刊,介绍乡土文献,编著《福建方志考略》和《台湾方志考略》。兆寅还...[详细]
丘念台(1894~1967) 丘念台,初名伯琮、国琮,后改名琮、念台、旷、弘空等,出生于台湾省,原籍广东镇平(今蕉岭)。父逢甲,是清光绪年间进士,曾在台倡组民主国,后回大陆从事政治活动。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随父归原籍广东。民国元年(1912)考入上海私立大同...[详细]
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他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发动共产革命。在玻利维...[详细]
彭淦(1918.4.14~1967.3.23) 原名隆知,涧池人。幼年在涧池初小启蒙,后就读于县城义小。民国23年(1934)考入省立七中(安康中学)。25年(1936)参加安康中学进步教员徐雪尘创办的青年读书会,常阅读进步书刊。同年五月,报考西安高中落榜,后经同乡推荐到长安中华书局当学徒,半月...[详细]
南汉宸(1895~1967)原名汝箕,化名王剑秋。洪洞人。1911年参加太原起义,1912年入太原高级工业专门学校读书,1915年回乡任小学教员,还经营过煤炭、纺纱、轧棉等实业。1924年北京政变后,任国民军第三军军需官、训练处处长等职。1926年五原誓师后任国民军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10月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