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陆如常 [公元1906年-1963年]

  • 陆如常(1906~1963),扬中县八桥镇团沙村人。父陆盛福生有3子,如常居长。幼读私塾,后在八桥镇摆设布摊。1933年兄弟3人在八桥镇租房开设永丰祥布店。陆为人正直,热心地方公共事业,1940年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八桥镇保长,并负责通讯联络工作。时民主政府人员与警卫营战士常在其团沙家中住宿。...[详细]

李志贞 [公元1929年-1963年]

  • 李志贞(1929~1963.6),河南长垣县小李庄人。幼时家贫,11岁入开封快乐戏院随班学戏,师承杨金玉,工闺门旦。14岁北渡黄河搭班跑高台,得到锻炼,技艺颇有长进。 1945年李志贞回开封南关大成舞台搭班演唱,崭露头角。后和阎立品结为舞台姊妹,辗转郑州。在阎的帮助下,戏业有了长足的进步。1...[详细]

刘治洲 [公元1882年-1963年]

  • 刘治洲(1882—1963) 字定五,凤翔县南指挥乡八旗屯人。少时,从表兄李振初读书,考中秀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凤翔府高等学堂,以成绩优异,送上海理化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后留学日本,与于右任交游,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冬,回西安担任三秦公学理化教习。翌...[详细]

刘兴 [公元1887年-1963年,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 刘兴(1887~1963),号铁夫,衡永郴桂道祁阳县过水坪乡(今衡阳市祁东县过水坪镇会塘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抗日名将、爱国和平起义将领。 1887年11月22日(清光绪十三年十月初八日)出生于衡永郴桂道祁阳县过水坪乡会塘村。1905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详细]

廖中翼 [公元1879年-1963年]

  • 廖中翼(1879~1963) 原名延素,桂林市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广西大学堂毕业。先在国内任中学教员, 后去印尼万隆中华学堂、 雅加达老巴杀中华学堂任校长。 宣统二年(1909)赴日本法政大学专门部学习,民国4年(1915)回国。5年至22年历任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云南河西县、...[详细]

蓝信祥 [公元1911年-1963年]

  • 蓝信祥(1911~1963年),壮族,原名樊敬寿,1911年生于宁江乡尚宁村板社屯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有兄弟四个,信祥排第四。少时,父母双亡,他跟随二哥到城厢街打工,由于家道清贫,无钱娶妻,1933年到城厢街上蓝家人赘,改名换姓为蓝永清。夫妻俩除了酿酒还做 粉摊,生意越来越旺,资金也逐年增多,...[详细]

高希齐 [公元1878年-1963年]

  • 高希齐(1878—1963) 又名高贤,宝鸡市金台区长寿乡司家原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2岁随父在宝鸡县城内(今市区中山西路)经营永长合油店。民国8年(1919),任宝鸡县商会理事。民国16年(1927),任商会会长。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国民党,兼任宝鸡县财务委员会副主...[详细]

樊守学 [公元1910年-1963年]

  • 樊守学(1910-1963),修武县小官庄村人。出生在太行深山区一个只有1户人家的黑双村,靠开荒、烧木炭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 1943年秋,八路军到修武县金岭坡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并用节省下来的口粮救活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樊守学和广大贫苦农民,使守学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贫苦人民才能获得...[详细]

陈远波 [公元1913年-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陈远波(1913-1963),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乡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兴国县城市区少共区委宣传科长兼儿童局书记,共青团太雷县委书记,少共川康省委组织部部长,庆阳步兵学校政治教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详细]

张志桂 [公元1912年-1963年]

  • 张志桂(1912—1963)女。沂水县江峪村人。1942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第十团政委陈宏有个刚满3个月的女孩叫鲁生, 因为孩子的妈妈在八路军医院工作,日夜操劳,营养不好,没有奶水喂孩子。为了保全孩子的生命,陈宏托区妇女救国会干部请张志桂代为抚养鲁生。张志桂当时也有一个刚满月的孩子,但她...[详细]

张为诏 [公元1895年-1963年]

  • 张为诏(1895—1963)郓城县张坑村人。古筝艺人。少年从其兄张为亭、张为台学习扬琴、古筝,后又受教于黎邦荣。演奏的筝曲古朴高雅,技法纯熟。除古筝外,晓通扬琴、琵琶、胡琴。尤其扬琴,双手演奏轻巧灵活,大方自如。1944年参加王殿玉组织的东鲁“雅乐团”,到山东各地为赈灾济贫义演。1950年被聘为...[详细]

张全臣 [公元1891年-1963年]

  • 张全臣(1891—1963)原名洪田。菏泽市牡丹区杜庄乡黄陵张村人。平调演员。出生于平调世家。 8岁随兄入菏泽县平调双胜班学艺,初学红脸,后工花脸,因排行第五,人送艺名“花脸五”。由于擅演武打花脸,又称“花脸武”。在鲁西、豫北、豫东一带深受观众欢迎。其唱腔板眼准确,吐字清晰,表演感情真切,在《滚...[详细]

张茂材 [公元1895年-1963年]

  • 张茂材(1895—1963)原名孟白,又名笃允,谦称茅材、茆材,号车石富翁、牧羊老人。安丘县赵戈乡解戈庄人。自幼喜爱书画。1917年考入济南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专修科,毕业后留济南任教。先后在正谊中学、女子师范、育英中学、济南一中等校担任美术和语文教员。他在济南任教期间,常与历下书画界名流频繁来...[详细]

张缙 [公元1900年-1963年]

  • 张缙 (1900—1963)又名汉士。临淄县孝感乡泄柳店(今属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人。省劳动模范。1921年6月,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毕业,7月任中国水利局技士。 1929年8月,在洮昂铁路工程局任职。1931年12月,任小清河工程局工务科科长、 主任工程师。1939年4月,任四川省农田水利第一...[详细]

于伟功 [公元1903年-1963年]

  • 于伟功(1903—1963) 又名于文成、于维功。即墨湍湾村人。早年入四方机厂做工。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四方机厂工会执行委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常务委员。直接参与和领导了1925年四方机厂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1926年5月1日,代表胶济铁路总工会参加...[详细]

于立垲 [公元1888年-1963年]

  • 于立垲(1888—1963)淄博市临淄区东关村人。少学国画,擅工笔花卉翎毛。1920年起任小学、中学美术教师,精研石刻。1945年篆刻《朱子治家格言》一部。其作品《和平万岁》,1958年获山东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又创作《百花齐放》,1959年选入第二届中国美术作品展。1963年去世。 ...[详细]

约翰·肯尼迪 [公元1917年-1963年,美国第35任总统]

  • 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英语: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他的执政时...[详细]

杨中一 [公元1903年-1963年]

  • 杨中一(1903—1963)原名杨创正,曾用名杨心尝,化名王敬堂。禹城县季李胡店村(今禹城市南店村) 人。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建立禹城县季李胡店党支部,任书记。曾任中共鲁西区三地委组织部长、冀南区运东地委书记、冀南区夏津和衡水地委副书记。1949年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监察厅副厅长...[详细]

吴赤云 [公元1893年-1963年]

  • 吴赤云 (1893—1963)名龙升,字赤云。沾化县于河村人。早期同盟会员。1927年任直鲁民军总指挥。1928年6月,任滨县县长。1948年赴香港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会议,并被委任为民革山东省分会筹备委员会召集人。1950年,回济南,参与创建山东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工作,任常委兼社联...[详细]

王焕宇 [公元1912年-1963年]

  • 王焕宇(1912—1963)原名王者栋。新泰县(今新泰市)人。1927年至1934年在曲阜师范、北平高中读书。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泰县动委会副主任、四支队中队长、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科长、泰山专署秘书、新蒙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泰南办事处副主任、泰南专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