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勉躬(1899—1963),新会县丹灶(今属蓬江区)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国13年(1924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攻读法学。翌年回国。曾任国立广东大学、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国立广东法律学院、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法商学院教授、院长,私立岭南大学训导长。1950年初,出席新会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详细]
杨再泉 (1905~1963),原名忠杰,字憬民,耀县寺沟乡杨家河人。民国十二年(1923),入三原渭北师范求学,因受“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启迪,多方阅读进步书刊,一心向往革命。十六年(1927),参加共产主义共青团,十九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十年(1931)五月,与邑人张仲良、陈学鼎等...[详细]
欧阳霞(1924~1963),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龙(川)、和(平)、河(源)边境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建立后,他参加游击队。 老围村欧阳×凡曾是船塘乡 乡长,勾结 政府军队,横行乡里,抽丁抢粮,同时派出人员监视中共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活动。1947年清明节...[详细]
林连登(1867~1963),字达科,溪西镇鲁阳村人。华侨企业家,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主席。 连登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务农。光绪二十一年(1895)到马来西亚谋生,初期替富商赶牛车,人称“牛车登”。历尽艰辛,积资垦殖荒地,种植木薯和橡胶。经多年苦心经营,建立了泰诚、泰益、茶园和泰丰四个园区,...[详细]
凌秀峰(1885~1963),原名凌开蔚,贝墩镇人。1914年,到广东农林试验场附设农业教员讲习所学习,毕业时考第二名。1916~1925年历任小学教员、中学文史教员、粤军总司令部咨议兼粤-备游击第一司令部书记长、民国和平县公署总务科长及和平政府秘书兼财政科长。 秀峰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负责,...[详细]
李朗如(1889~1963),字澄秋,广东南海县西樵太平李村人。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进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在日本结识孙中山,1906 年加入同盟会,参与宣统三年(1911)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1912 年1 月任-参军兼侍卫长。民国3 年(1914)任中华革命军参谋...[详细]
华文卿(1880~1963) 名钟毓,祖籍安徽桐城,清初禁海时迁于商州杨斜石窑沟。少时聪慧好学,喜读-。20岁入商县中学堂学习,22岁考列一等廪生,24岁考取舍生,提人三原“关中书院”。26岁中举,名列优贡。27岁赴京朝考,得授四川候补知县。曾先后出任四川双流、陕西米脂、神木、临潼等县知事十余载...[详细]
在象牙艺苑著名于世的大师中,历时超过半个世纪的要算是微雕大师冯公侠了。冯公侠(1894~1963),原名季芳。原籍广东省高明县三洲清溪乡岗头村。其曾祖父、祖父均为清朝举人,并均先后任东莞县和揭阳县儒学。父亲冯万鉴,是清末秀才,因无心仕途,又不善治产,致使家道中落,一生在南海县西樵田心乡教书。冯公...[详细]
陈应科 字芝毅(1907-1963)。出生于达濠。他家境贫困,但是自小受到家庭的好教养,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少年随父亲漂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谋生。嗣后碾转居宿香港。历尽艰辛,以其不懈的努力,终于脱颖成为商界一代精英,家乡名贤。 蔡章阁 广东潮阳县达濠人。1913年生。1926年前往香港,1...[详细]
陈雄保(1908-1963年),原名陈秀珍,出身于陆丰县东海镇一个富裕家庭。少年时期在陆丰县立第一小学读书,与张威来往密切。青年时期深受张威进步思想影响。民国15年(1926年)参加陆丰农-动。并先后参加攻打大安、黄塘、上砂、石寨等地地主武装的战斗,在进攻石寨时,部分工农武装被敌人包围,陈雄保冲...[详细]
陈国璋(1921~1963年),广东省阳江县雅韶镇津浦村人,原华南分局党校教研室副主任,党校党委委员。 1943~1945年,陈国璋以樟油厂厂长身份在阳西今境发动和组织60多人举行冲口起义。1945年初,两阳抗日武装斗争在阳西冲口乡八元堂成立筹备处,陈国璋任副组长。同年3月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详细]
曹末风 (1911~1963) 浙江嘉兴人。中共党员,民进成员。大学毕业。1932年起历任北京平民中学、青岛女中及上海培成女中教员、教务长,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之江大学、贵阳师范等大学教授,商务印书馆编审、出版部部长,华东教育部高教处副处长,上海市高教局教学处处长、副局长。1924年开始...[详细]
恽子强,化学家 曾用名恽代贤。1899年4月28日生于湖北武昌。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3年2月22日逝世。 早年在其兄——著名青年领袖恽代英影响下参加革命工作,曾在宁、豫、辽、粤、鄂、沪等地从...[详细]
杨士达(1903~1963年)广东大埔人。民国15年(1926年)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赴法国进修获医学博士学位。民国17年回国,历任杭州仁爱医院医务长、杭州市立医院院长兼杭州市政府卫生科科长、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教授,抗战初任浙江省第十六伤兵院院长。民国27年,任震旦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教授。久寓...[详细]
汪东,(1890—1963),原名东宝,字旭初,号寄庵、梦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能铁血也能风雅的革命者。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反对帝制、宣传民主革命为活动,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大共和日报》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详细]
庞炳勋(1879年—1963年)字更陈 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6年12月)1879年10月25日(光绪五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南阳庄村。幼年读书,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清军,毕业于东北测绘学堂,在清军第三镇充当测量官。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辛亥爆发后因受当局怀疑,-弃军还乡。...[详细]
欧阳海 (1940—1963) 爱民模范,革命烈士。 湖南省桂阳县人,1940年11月22日出生于桂阳县莲塘区老鸦窝村一贫苦农民家庭。7岁携弟妹沿乡乞讨,8岁上山烧炭。旧社会的苦难生活陶铸了他的爱和憎。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苗壮成长。1958年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详细]
李雪亭(1885~1963),字庆梅,回族,今冠城镇张尹庄人。早年就读于东昌初级师范学堂。1911~1927年,先后在冠县乙种实业小学、冠县师范讲习所、冠县一高等校执教。1928年,任冠县教育科督学。省教育厅指导员到冠县视察时,评价他“朴实谙练,视察尽职”。1938年,他在文庙组建抗日联合高小,...[详细]
李相符(1907——1963),今官埠桥镇人。16岁在桐城中学读书,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而被开除,后转入芜湖第二农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入山东农业专科学校深造。民国14年(1925年)2月,相符同王步文等人留学日本帝国大学。次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旅日特别支部活动。留日期间,他不断地与西巢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