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曹水根 [公元1871年-1962年]

  • 曹水根(1871—1962),新昌县蔡岙村人。12岁在慈溪学篾匠,学成后徙居嵊县。民国初年,在嵊县城关镇东前街开设曹大兴细篾作场,-套篮、食篮、花篮、香篮、挈篮、珠花篮等高档细篾产品,由于制作精美,又富实用,产品畅销沪、杭、宁、绍等地。1925年,应上海哈同花园之约,制作了一批竹编烟盒,受到英国...[详细]

詹茂山 [公元1912年-1962年]

  • 詹茂山,民国元年(1912年)生。福安赛岐店前村人。 民国19年8月,茂山参加闽东红军游击队,在马立峰、施霖领导下,参与攻打苏洋民团、甘棠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攻占赛岐以及攻打霞浦南塘保安队等战斗,表现勇敢。后随游击队辗转在福安南区打游击。 民国32年,他遵照中共福安县委委员陈斯克的指示,...[详细]

张映鑫 [公元1940年-1962年]

  • 张映鑫,1940年8月生于四川省泸县(今泸州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旧社会,他家五口人仅有半亩地。父母亲终年劳累,家里仍常常揭不开锅,只得让张映鑫兄弟俩外出讨饭。寒冬腊月,张映鑫赤脚沿街乞讨要饭,脚上长起一块块红肿的冻疮,走路一瘸一拐的。晚上,母亲抱住他溃烂红肿的双脚,暖了一阵又一阵,伤心地痛哭...[详细]

张史才 [公元1905年-1962年]

  • 张史才,原名振钢,字亚农,宁化县禾口乡陈塘湾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生。 史才出生于富有家庭,聪明好学,早年毕业于省立第七中学。民国16年(1927年)就任宁化县晓华小学教务主任。因不满现状,翌年前往上海。民国1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后转赴广州,考入燕塘军校,毕业后任低级军官...[详细]

张焕相 [公元1880年-1962年]

  • 张焕相 (1880-1962),字绍棠。辽宁省抚顺市人。早年东渡日本,先进东京振武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0年毕业回国,历任奉天省督军署上校参谋、营口商船保护局局长。1916年又任黑龙江省督军署少将参谋长、护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任陆军第九旅旅长。1925年11月28日,代理东省...[详细]

张代荣 [公元1929年-1962年]

  • 张代荣,1929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彭家乡一个贫农家庭。8岁那年,家里的几亩边角地,维持不住全家七口人半年的口粮。父亲张礼平一咬牙,叫儿子挑起竹篮随自己走街串村叫卖豆腐干。 有一次,父子俩来到广安县城,突然看见赶街的人东躲西藏。还未等父子俩弄清啥事,就听到天空的嗡嗡声,跟着落下几颗 ,在距他们...[详细]

严叔夏 [公元1897年-1962年]

  • 严叔夏 (1897~1962年) 名琥,别名普贤,侯官县阳岐人,严复第三子。生于天津,曾就读于北京清华学堂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未毕业,被严复召回聘名师在家授课。民国4年(1915年),叔夏在经史、诗文、外语、哲学及自然科学等方面已打下基础,学识得到江西心远大学承认,发给国文科特别生毕业文...[详细]

薛子江 [公元1910年-1962年]

  • 薛子江(1910~1962) 薛子江,曾用名薛渭霖,广东顺德人。薛出身于店员家庭。9岁丧父,11岁到香港谋生,当过杂工和电报派送工人,后在广东银行当电梯工。 民国21年(1932)学习摄影,其时只有一具低级相机,胶卷也极少,但仍拍了不少的图片为德国“福伦达”相机厂选作宣传广告用,作品常被...[详细]

肖远久 [公元1902年-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肖远久(1902~1962),原名肖桂,出生于祁东县黄土铺乡四马村一个贫农家庭。他6~13岁给地主放、打柴。有一次,在公山打了一担柴,族长肖翠楼派人把他捉住,并了一天一夜,他怄不了这种气,14岁便远走他乡。 民国5年(1916)8月,他投入广西部队,给一个连长当勤务兵,因不堪奴役而开小差。后...[详细]

拓开科 [公元1883年-1962年]

  • 拓开科(1883~1962) 本县裴家湾乡拓家峁村人,农民,稍识字,民间说唱艺人。 开科才思敏捷,感情丰富,即兴说唱,押韵合拍,流利顺畅。他自编自唱了不少快板、秧歌,被誉为“练子嘴英雄”。 1931年南川农民到清涧县抗粮,开科亲自参加,并将斗争的经过和胜利后的喜悦心情编成《闹官》练子...[详细]

涂渺沧 [公元1885年-1962年]

  • 涂渺沧(1885~1962年),城关人。少年就读家乡丹诏书院。他追求进步,倾向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毅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参加著名的“黄岗丁未起义”,失败后避往南洋。 涂渺沧到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不久,便被∠洋时报》聘为经理兼主编。为唤起民众,他积极倡导...[详细]

孙楚 [公元1890年-1962年]

  • 孙楚(1890—1962),字萃崖,山西解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1914年从阎军的见习排长一直提升到1928年时的33师师长。阎锡山未经国民革命军中央委员会同意,私授孙楚等三人为上将军衔。孙楚是第一个与北方红军交手的阎军将领,在临县黄河一线阻击红军东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楚升任...[详细]

苏堤柳 [公元1887年-1962年]

  • 苏堤柳(1887~1962)原名石柳,今华安县仙都镇市后村人。 父苏塔,以卖膏药为生,堤柳自幼穷苦,读小学数年即辍而务农,为人作佣工。然承家传,有志于医而未遂,常郁郁不乐,后得人介绍,赴泉州受业于德医柳忠烈大夫之门。柳有徒十余人,悉出名门,学费高昂,惟堤柳阮囊羞涩,无所献,愿服劳务以代束修,...[详细]

释性愿 [公元1889年-1962年]

  • 释性愿,俗姓洪,名水云,法号古志,字性愿,号栖莲,晚年号安般。南安石井古山人。光绪十五年(1889)出生于茹素奉佛的农家,父亲是佛家居士。性愿少时性沉默,聪敏过人,12岁在石井东庵出家,翌年在厦门南普陀寺受戒,后到水头仙迹岩,从喜光老人学习佛经,又随喜光到南安雪峰寺,投佛化老人座下,住5年。  ...[详细]

如光 [公元1858年-1962年]

  • 如光 (1858-1962),名澄念,字如光,到香港后别号定西。俗名于润堂,字泽普。辽宁省海城县人。其家致力耕读,颇小康。师范文化,自幼受父母影响信佛,有妻室儿女。18岁时,入邻镇佛教宣讲堂为讲员,旋转牛庄古城为督讲、皈依镇河寺得然和尚。26岁赴奉天万寿寺受五戒,经俄虚介绍到哈尔滨协助修庙...[详细]

庞世堂 [公元1902年-1962年]

  • 庞世堂 (1902—1962),又名庞治喜,洵阳县大棕溪人。幼时家贫,目不识丁,但记忆力极强,爱听戏,看戏,过后即能背唱剧中的一些台词。自幼随父庞永昌、叔父庞永潮皮影戏(道情)班做杂务,不久开始学习唱皮影戏,勤奋好学,中年时闻名洵阳。擅长拦门,耍签技巧高超,双手能表演八个皮影作战,还能表演双...[详细]

马锡五 [公元1899年-1962年]

  • 马锡五(1899~1962)又名马文章。祖籍陕西延川,生于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1930年参加革命,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革命军队中从事军需工作。1935年11月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任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庆环...[详细]

马青苑 [公元1893年-1962年]

  • 马青苑(1893~1962)名献章。陕西咸宁新合马家寨(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清末就读于陕西省陆军小学堂和陆军中学堂,辛亥革命时随焦子静、张凤翙参加了西安起义,后在焦子静部充任排长、连长、参谋等职。1914年袁世凯派陆建章督陕,革命党人遭破孩。次年,焦子静、胡景翼等在富平一带组织讨袁军,推陈树藩...[详细]

马贻谦 [公元1886年-1962年]

  • 马贻谦,字牧初,号遯庵,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生于宁化县安乐乡。 贻谦6岁入塾,16岁考中清末最后一科秀才。民国元年(1912年)毕业于福建高等巡警学堂,民国5年应北京高等文官考试及格。历任长汀县警务长、宁化县公署科长、山西省政治观察所所员、归化县知事、连岗初中校长、宁化县保卫团团董、...[详细]

罗光燮 [公元1941年-1962年,战斗英雄]

  • 罗光燮,1941年12月3日生于四川省乐至县新建乡一贫苦农民家庭。罗光燮7岁时,父母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凑够学费,送他上学念书。在旧社会,穷人的孩子在哪里都得遭受欺凌。在学校,几个地主崽子不是抓住罗光燮朝他头上撒尿,就是用尿合泥巴糊他的眉毛和眼睛上。一次,他们还故意唤狗把他咬伤,迫使罗光燮退了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