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泽堂 (1914—1962),0乡0村人,共产党员,历任互助组组长,初级、高级社社长,公社副社长,县委委员等职。他重视改良土壤,科学种田,在堰河西岸植树护岸,将沙滩数十亩改为水田,小麦、油菜实行冬、春浇灌,从而获得丰收。1953年,水稻平均亩产400公斤,1954年,小麦平均亩产251公斤,闻...[详细]
梁金华 (1913-1962)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第二十四军军长,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湘阴县(今汩罗市)人,1913年6月19日出生于湘阴县智峰乡。幼年十分贫困,只读了两年私塾。9岁砍柴、放牛。12岁给地主干活。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详细]
雷锋(1940 — 1962)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长沙县望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一个在苦水中泡大的穷孩子。其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都被-折磨死了,他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经常出去讨饭...[详细]
胡遽然(1886~1962),名配陈,字遽然,号希瑗,宁强县城内人。祖父清林,清末贡生,父焕堂,业塾师。遽然兄姊各一,17岁入宁羌振文书院读书,成绩优异,见解超众,因常发议论抨击清廷腐败政治,而被书院除名,遂离乡赴省城西安求学,考进西安书院,参加于右任倡建的秘密会社——反清灭洋救国会。此时,清廷...[详细]
何华益,女,1898年8月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现广东省中山市)。9岁随父去美国旧金山。20岁被父亲送回国,经宗亲介绍,嫁给下梅林村读书人郑满容。婚后先务农,后从本地0、互助会借钱,在深圳南圹街的两间祖屋开办“鸿安旅馆”,经三次扩建具一定规模,成为深圳旅业早期龙头。1937年“七·七”事变后,叶挺...[详细]
何伯逵(1887年~1962年),西南长清村人。早岁在香港当汽车司机及机器厂工人,是香港五金工会、摩托车总工会创办人之一,曾作这两个工会首届常务理事。民国14年(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省港大-时,他率领五金、摩托车工人回穗支援,被委为-委员会招待部主任。曾任全国第一届工代会代表。参加全国...[详细]
傅立吾 (1894—1962),黄沙镇人。汉南书院毕业后公费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工程系。回国后任辽宁省四洮铁路总工程师、局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任江西省公路处总工程师。民国26年(1937)回汉中,任西北贸易公司总务科长、秘书长。28年(1939)任汉中第二女子师范半校教...[详细]
邓文钊 (1930—1962) 邓文钊,礼乐穗安一村人。家境清贫,自幼当童工。民国36年(1947年)2月卖身于国民党五十四军炮营当兵,同年11月在山东海阳解放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十三纵队当战士。先后参加解放山东维县、济南等战斗。1948年8月,在惠县战斗中英勇杀敌,荣立二等功,...[详细]
邓剑刚(1896年~1962年),画家,字建光,号茹芋道人,芦苞蔡边村人。父星池,收藏古今名人书画甚丰。剑刚少受熏染,及长,于广州与高剑父、高奇峰、王竹虚等交游,更受影响,遂有志于画。其花卉画法新罗山人,人物画仿六如居士,山水画以石溪、石涛为宗,诗词学同乡黄祝蕖,诗画日精,名声鹊起。后于广州创立...[详细]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详细]
陈瑞琮(1908-1962),别名德光,今排沙镇三角村人。家境贫寒,少年时到广州、顺德等地学艺打工。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民国15年(1926)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省农协主办的广州农民军事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顺德任农运干事。民国16年,广州发生“四·一五”-政...[详细]
陈洁(1915~1962 年),又名陈景渐,从化吕田莲麻村人。他于民国29 年(1940 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组织委员、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特派员、指导员、乡组长、科长、区工委书记。民国38 年(1949 年)2 月,陈洁带工作队在吕田一带发动群众推翻国民党的保甲基层组织,...[详细]
蔡绍歧(1890~1962年),又名熙,字秉洵,本县坪上镇榕树寮村人。蔡绍歧少时在本村私塾读书,后进汕头市同文学校学习。1908年,他考取官费留学,赴日本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后攻读矿冶工程。 到日本后不久,蔡绍歧即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活动。1917 年毕业回国。时值民...[详细]
毕革飞 (1919~1962) 笔名其文。山西高平人。中共党员。1937年入山西省立第四初中学习。抗战爆发后,参加薄一波领导的决死队。历任山西省三专区保安五团政治处文娱干事,决死队57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太岳区、晋冀鲁豫第八纵队及60军宣传队指导员、宣传科长、教育科长,川西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详细]
朱洗(1900.10.14-1962.7.24),细胞学家。浙江临海人。193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两栖类、鱼类、家蚕等动物卵子成熟、受精等研究,发现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的正常发育有密切关系输卵管产生的胶膜对受精有重要作用创立了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详细]
诸文绮(1884~1962),名人龙,上海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清末,入日本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攻读染织专业。宣统二年(1910年)工科举人。创办启明染织厂,开创丝光染织,打破日本对中国染织业的垄断。染织业同业公会特制银盾一枚赠授给他,誉其为中国丝光染织业的鼻祖。民国25年(1936年)他在闵...[详细]
庄长恭(1894~1962年),字丕可,泉州甲第巷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二月生。民国5年(1916年),在泉州中学校(今泉州五中前身)毕业,获奖学金保送进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美国芝加哥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深造,1924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民国20...[详细]
郑俊(1910-1962) 又名郑开秀,今蓬安罗家人。1937年淞沪会战中,坚守四行仓库抗击日军的谢晋元团“八百勇士”之一。1930年,从军。后入黄埔军校成都分校(第一期)学习。“八·一三”事变前,任中尉排长。淞沪会战后,被英军囚禁于孤军营。1943年,郑逃出魔掌,来到重庆,被当局授...[详细]
张霭墨(1888~1962年)江苏无锡人,张园(又名味莼园)主人张叔和六女。早年就读中西女塾,婚后随夫清华公学副校长、中国驻美国代理督学赵国材侨居华盛顿,于华盛顿师范学院深造。民国19年(1930年)回国,次年1月由天主教圣心修道院聘为圣心小学(长乐路第一小学前身)校长,民国27年兼任震旦女子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