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李研山 [公元1898年-1961年]

  • 李研山(1898—1961),名耀辰,字居端,亦作砚山,新会县荷塘镇篁湾村(今属蓬江区)人。自幼爱好诗书画,少年时到广州“广府中学”读书,并拜美术教师潘至中为师习画,成为潘的“入室弟子”。民国8年(1919年)考进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参加“五四”-。毕业后回粤,在开平县政府任教育科科长,后辞职往广...[详细]

刘次枫 [公元1875年-1961年]

  • 刘次枫(1875—1961),原名刘宗向,略阳县人,长期寓居汉中市。18岁入私塾,29岁考入陕西高等学堂。因勤奋学习毕业为岁试贡生。1909年5月回汉中被聘为汉南中学堂监学兼教员。1911年,刘次枫受省府委派到杭州、武昌考察蚕桑实业农业大学情况,并赴上海为汉南中学堂购置教学图片、仪器。时值辛亥革...[详细]

刘传绅 [公元1891年-1961年]

  • 刘传绅(1891-1961年),字绍唐,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甲乡东岸垌村人。幼年读私塾,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广州广雅学堂毕业。宣统三年(1911年)赴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三年后获生物学士学位回国。 民国5年(1916年)在广州市大南路一横巷,与其大姐刘毓丰自费创办私...[详细]

林兴华 [公元1919年-1961年]

  • 林兴华(1919-1961),原名林槐兴,曾用名林兴、赵仕庄,马山乡人。出身贫穷,自少耕田,并做泥水学徒。性刚强正直,好学武艺。 民国27年(1938)夏,人马山民众夜校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民国28年(1939)初,参加八区抗日先锋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 ...[详细]

李公侠 [公元1880年-1961年]

  • 李公侠(1880~1961),又名克浓,祖籍番禺县大石乡大山村,大革命后迁居赤岗(今东漖镇海南村赤岗),出身农民。民国13年(1924)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中共广东省党组织派黄谦等20多名农-动特派员到番禺等地组织农-动,建立党的组织,李公侠为农-动特派员之一。 民国16年(1927)...[详细]

梁季芙 [公元1891年-1961年]

  • 梁季芙(1891~1961年),原名梁名渠,生于阳江直隶厅太平乡(今江城区平冈镇)朝东村。原为首饰工匠,对各种金属特性较有研究,工艺精湛,在当地颇有名气。民国28年(1939年),他挑选弹簧钢作刀身、牛角作刀柄精制小刀,把角柄改成钩形以免刀尖外露。为增强钢的韧度,改用机油淬火处理,然后再用草木灰...[详细]

黄病佛 [公元1902年-1961年]

  • 黄病佛(1 902一1961),原名黄羲之,澄海县澄城镇城东人。民国1 6年(1 927)赴泰。先执教,继任《华暹报》、《国民日报》、《华侨日报》、《中国报》、《星暹日报》等报、总。并自创办《社会日报》和病佛文化书局,传播中华文化。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年近六旬的黄病佛自费在泰国全境7l...[详细]

贺耀组 [公元1889年-1961年]

  • 贺耀组 (1889—1961) 甘肃省主席,重庆市市长,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长 湖南宁乡人。号贵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伍当兵。不久被保送入湖南陆军小学堂,毕业后考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后被送往日本留学。宣统三年(1911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详细]

杜国庠 [公元1889年-1961年]

  • 杜国庠(1889-1961年)莲上镇兰苑村人,笔名有杜守素、林伯修、吴啸仙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1907年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为同窗好友,后与李大钊等在日本东京筹组“丙辰学社”,进行反袁斗争。191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是我国较...[详细]

邓泰升 [公元1911年-1961年]

  • 邓泰升(1911-1961年),又名临安,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先农乡(今春城镇七星)沙田垌村农家。少年时在乡读私塾,1932年进阳春县立乡村师范读至毕业,先后在先农乡下瑶小学、先农乡中心小学任教。1940年11月由郑宏璋、周道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经党组织决定,他出任国民...[详细]

陈秋波 [公元1889年-1961年]

  • 陈秋波(1889--1961),澄海县莲下镇建阳村人。早年参加同盟会,结识李济深后参加革命。民国23年(1934)福建成立人民政府,他任华侨委员会委员长。民国30年,任李济深私人顾问。民国37年,李济深、何香凝等人在香港组织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陈秋波任该会委员。民国38年,周恩来派李维汉到香港邀请...[详细]

陈公哲 [公元1890年-1961年,精武四杰]

  • 陈公哲(1890年-1961年),在上海出生,祖籍广东中山南蓢榄边茶东村人,父亲到上海经营“粤瑞祥”五金行。所以陈公哲在上海的广东会馆中也有威望。 陈公哲15岁参加健身球社,20岁参加精武体操学校,为精武第一批学员,一直是精武的领导核心人员,与卢炜昌、姚蟾伯有“精武三杰”“精武 司”之称。加上陈...[详细]

许同叔 [公元1878年-1961年]

  • 许同叔(1878——1961),字植荃,今枞阳镇人。同叔系清末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与枞阳镇童建侯、倪砚农、段干成等倡办陶公祠小学,童建侯任董事长兼校长,许同叔任教务长,有教师3人、学生50余人,经费来源以收屠宰捐为主。民国24年(1935年),该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六年制的完全小学,...[详细]

徐朗西 [公元1885年-1961年]

  • 徐朗西(1885~1961年)号峪云。陕西三原人。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清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以洪门峪云山山主、青帮大字辈,致力联络、发动帮会参加上海光复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参加孙中山召开的全国大龙头会议,听从孙中山意见,不复以帮会为号召。二次革命失败,创办《生...[详细]

吴子培 [公元1902年-1961年]

  • 吴子培(1902——1961),字粹白,今金社乡杨家市人。在桐城中学读书时,他和章伯钧、余光烺、方希孔等同学。解放前曾任“贵徽”师管区少将司令(中将衔)。北伐战争时,任国民党军第八军副团长、团长。在屯溪贵徽师管区司令部任职时,曾保释过4位被保安司令部关押的中共地下党人员出狱,遭特务密报,被关押在...[详细]

伍特公 [公元1886年-1961年]

  • 伍特公(1886~1961年)又名石卿,字正钧。江苏南京人。回族。久寓西门路润安里(今自忠路239弄)72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求学上海南洋公学。期间,与同学组织爱国学社,抨击时政。光绪三十二年,入《申报》馆任英文翻译。清宣统三年(1911年)与沙善余等共组上海清真商团,任副团长,参...[详细]

史沛然 [公元1884年-1961年]

  • 史沛然(1884——1961),字逢甲,今会宫镇人。沛然9岁入私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进汤沟德成商店习商,饱尝老板的-,从此立志要改变旧世道。时闻清廷同ll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悲愤满怀,毅然弃商从戎,到安庆参加新军。由于他在生活上能吃苦耐劳,在军事训练中勤学苦练,不久便升为哨官(...[详细]

林志钧 [公元1878年-1961年]

  • 林志钧先生 ( 一八七八年 --- 一九六一年 ) 字宰平,号北云。福建闽县人。北京大学教授林庚先生为其哲嗣。林志钧与沈钧儒同为癸卯科举人,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曾任北洋政府-部长,后为清华研究院导师,建国后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林志钧先生为闽派著名诗人,法学家和哲学巨擘。 曾撰有研究中国古代哲...[详细]

李继侗 [公元1897年-1961年,植物学、生态学家]

  • 李继侗(1897.8.24-1961.12.12) 江苏兴化人,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12年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两年后转圣约翰大学附中。1916年考入圣约翰大学,1918年转入金陵大学林科。1921年毕业,曾在青岛林场实习。同年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入耶鲁大学林学院作研究...[详细]

郝寿臣 [公元1886年-1961年]

  • 郝寿臣(1886~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工架子花脸。原籍河北香河,幼年随父迁京,从师吕福善、唐永常、朱子久、阎宝恒等学艺。历经数十春秋的艰苦奋斗,终于融金秀山铜锤与黄润甫架子两家艺术于一炉,唱念上自成一格,创成被誉为"架子花脸铜锤唱"的郝派艺术,以气魄取胜,唱念韵味浑厚,工架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