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何福同 [公元1898年-1960年]

  • 何福同(1898—1960) 协和乡六门村(今澄泰乡大坡村板文庄)人。壮族。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旋到日本考察观光。回国后,先后到烟台、安庆等地教学多年。之后,又调广西桂林省立第三高中任校长。不久,升迁广西教育厅任督学。抗日战争前夕,赴印度尼西亚,在中爪哇省府三宝垄华侨中学任教8年。 抗日战争...[详细]

罕增 [公元1894年-1960年]

  • 罕增(1894~1960年) 男,蒙古族,浩伊图苏木(现青格勒宝格拉苏木)人。 罕增十几岁就给寺庙和旗衙门拣粪、拉水、干零杂活,二十多岁给富牧放马,多年的劳动实践使他成为1名有丰富经验的牧马人。 1950年春天,一场特大暴风雪席卷草原。罕增在野外与暴风雪搏斗两天一夜,保住了马群。当年他出...[详细]

方规 [公元1898年-1960年]

  • 方规(1898-1960),名焕恒,又名恒斗,字竞周。横县百合镇新平村人。曾在横县第一高等小学、广西梧州师范学校就读。1922年在合浦县寨福坪简易师范任教。1924年考上国立中山大学文学系。1929年取得文学士学衔。1929年底回广西邕宁做宣传工作。1930年任广州 局秘书。1934年9月回广...[详细]

方殿华 [公元1884年-1960年]

  • 方殿华(1884—1960),又名植三,昌化(今临安昌化镇)人。原籍湖北。殿华从小读书,18岁中秀才;19岁为廪生。废科举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沪习英语;三十二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亚铁道学校,攻铁路专业4年。在日本曾聆听过孙中山的讲演,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回国,在上海投身民主...[详细]

邓小奶 [公元1895年-1960年]

  • 邓小奶(1895—1960),女,原籍福建,与兰溪县城唐六云结为夫妇。六云出身店员,在县城开设唐双源山杂货行。小奶侍奉长辈,抚养子女,照料小叔,终日操劳。六云因经营亏损,忧郁病故,全家生活均赖小奶维护。粗识文字,颇具胆识,继续经商,严格教育子女。抗日战争爆发后,长子唐向青担任兰溪县战时政治工作队...[详细]

陈宗器 [公元1898年-1960年,我国地磁学奠基人]

  • 陈宗器(1898~1960),我国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新昌县城关镇(今属南明街道)人,父为廪生,家境殷富。早年在新昌、宁波等地读小学、师范,并担任小学教员。1919年初自费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留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中-行为--。因病于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后又改入东南大...[详细]

陈锡珖 [公元1889年-1960年]

  • 陈锡珖(1889—1960),字著英。仁东镇鹏垌村人。他在鬰林五属中学堂毕业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到广州就读官立军医学堂,受到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1911年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他赶回广西活动。民国成立,他以“地方尚未安靖”为由,参办地方团务。民国12年(1923年)用陈懿靖尝产在村...[详细]

陈嘉谟 [公元1877年-1960年,河州北乡名师]

  • 陈嘉谟先生(1877年-1960年),字讠于川,号贫乐野人,晚年又号贫乐残叟,永靖县白塔川陈家村人。世代业农,家境贫寒。幼时聪明好学,孜孜矻矻,师从河州名儒李如兰先生,熟谙"四书"、"五经"及"时文",精通诗词歌赋。及弱冠,参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秀才。当时由...[详细]

陈湖光 [公元1911年-1960年]

  • 陈湖光(1911-1960),又名陈策,陈珠基。横县附城乡蒙垌村人。1926年考入横县县立师范就读, 次年任横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8年7月转入南宁宏通学院补习班学习。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 8月任横县昌明小学校长,后转任横县中区团局局董。1931年春被国民党通缉,到广东合浦县寨圩第一高...[详细]

陈长簇 [公元1876年-1960年]

  • 陈长簇(1876~1960),字右钧,号秀松,平江县伍市镇人。清宣统三年(1911)赴日留学归国后,任长沙、湖北夏口审判厅厅长。民国17年任湖南高等法院院长,修建模范监狱于长沙城北,教囚犯习艺,出狱后有一技之长以谋生。35年退休,定居长沙。从官30余年,自奉节俭,酷爱收藏地方志及近代湘人著作。藏...[详细]

曹典球 [公元1877年-1960年]

  • 曹典球 (1877~1960) 曹典球,字籽谷,号猛庵,长沙县曹家坪(今属黄花镇)人,清光绪三年(1877)生。二十一年考取秀才,甲午战败后立志救国,潜心研究西学,人时务学堂求学。二十四年,在经济特科考试中名列第一,旋与谭嗣同、唐才常一起参加戊戌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受清政府通缉,旋去...[详细]

蔡咸章 [公元1892年-1960年]

  • 蔡咸章(1892—1960),字汉瞻,临安人。居吕家弄,家境清贫,兄弟五人,咸章行三。幼极聪颖,就读于钱继孚,蔡出类拔萃,极受器重。由亲友资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1919年五四运动,他是积极发起人之一,参加--,被当时北京反动政府逮捕,后由校方保释出狱。毕业后,在北...[详细]

蔡挺生 [公元1902年-1960年]

  • 蔡挺生(1902——1960年),曾名蔡梦然,新圩乡留贤村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攻读。在校期间,曾作为学生代表欢迎孙中山先生到桂林视察。毕业后,回蒙山县执教。民国12年(1923年),任蒙山县立高等小学校长,曾和该校进步教师黄成业等人合股开办“源生和”书店,经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详细]

蔡声硕 [公元1904年-1960年]

  • 蔡声硕(1904~1960)字念慈,长沙人。1924年入湖南省邮政管理局见习,旋任邮务员。大革命时期任邮务工会委员长,领导收回邮权运动。1927年任全国邮务总工会常委。大革命失败后,任靖港邮局局长,湘西邮务巡员。抗日战争时期与邮局爱国人士共组救国十人团、清明社,出版《抗战言论选辑》,登载毛泽东著...[详细]

左协中 [公元1889年-1960年]

  • 左协中(1889~1960)字世允。原籍陕西咸宁东兆余村(今属陕西长安),后迁居咸宁永丰村(今陕西属西安灞桥区)。16岁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两年后升入陆军中学堂,受革命党人的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秘密反清活动。1911年10月,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由同盟会联合新军、哥老会发动的西安起义。中华民...[详细]

左世允 [公元1889年-1960年]

  • 左世允(1889--1960)中将。字协中,陕西长安人,生于1889年10月15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科毕业。早年在靖国军任职,1924年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部第1支队1团团长,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6师256旅511团团长,后任第86师256旅旅长,1939年兼任伊克昭盟游击...[详细]

宗奇 [公元1877年-1960年]

  • 宗奇 (1877-1960),辽宁省开原县人。满族正蓝旗托合罗氏。1903年考取附生(秀才),1906年3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临行前觐见了光绪皇帝。1910年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东京政法大学高等研究科。翌年7月回国,被清政府学部授予法科举人。1915年2月任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校...[详细]

郑朗川 [公元1874年-1960年]

  • 郑朗川(1874年—1960年),漳城苍园街人。他少聪敏,好医学,读诸子百家书,兼习医学,凡医学经典名著,无不恭读。后到北斗新厝村设馆教书,兼执医务,及父死回家,继承新华东路长源药材行父业。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以济世为怀,因而求治者日众。后因诊务繁忙,无法兼顾药行,乃将药行转给别人经营,得...[详细]

郑华 [公元1887年-1960年]

  • 郑华(1887~1960),原名辅华,凤城镇龙□村人。父亲郑金禄是基督徒,长期在广东揭阳经商兼传教,所以郑华和其弟郑维都在揭阳教会学校接受初等教育。以后经上海培华中学、苏州中西书院(东吴大学前身),进入留学美国预备学校——北京清华学校。民国4年(1915年),郑华和弟弟郑维双双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详细]

郑大章 [公元1891年-1960年]

  • 郑大章(1891—1960)号彩庭,河北静海人,汪伪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西北军后五虎之一。 早年入冯玉祥部当兵,曾历任排、连、营、团长诸职。 1926年任西北军骑兵第二旅旅长,后参加五原誓师与北伐作战。 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骑兵第一军军长。中原大战时率骑兵突袭归德(商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