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龙友(1870.2.13-1960.10.20),医学家。四川三台人。1897年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重视辩证论治,主张四诊合参,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1934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京国...[详细]
王树常,字庭五,1885年9月1l日(清光绪十一年八月三日)生于今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肖寨门乡南三台子村的一个地主家庭。王父锡珠,兄弟两人,迨至王锡珠支撑门户时,家道开始中落。王树常兄弟五人,他适其中。王树常自幼丧母,幸遇家中贤慧女工李周氏悉心照料,不致孤苦无依。童年的不幸使他养成不苟言笑的内向性...[详细]
王洞若(1909—1960),乳名锡堂,曾名义田、王作、用观、乃明,大路乡北族村人。敏而好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县六中,并考入陶行知初创的南京晓庄乡村师范,毕业后留校工作,常与志同道合的刘季平、徐明清、戴伯韬等同志,探索改革乡村教育和救国救民之策。民国19年(1930),为反对日舰停泊南京,晓庄...[详细]
容儒(1875—1960) 字宝珍,宝鸡县贾村镇杜家凹人。宣统元年(1909)为清廷度支部闲散京官。民国元年(1912)与刘定五、张凤翙等回陕,曾任省参议员。30年代初,参与续修《陕西通志》,后任宝鸡县财政局助理员、局长、兵差粮秣处处长等职。因反对县长摊派粮款辞职回家。回家后宣传民主...[详细]
邱殉(1889-1960),字玉东,修武县纪孟村人。出生于一个祖传世医之家。 纪孟邱氏妇科,始于清初,相传已三百载,至珣已历九世。他从伯父邱应昌习医,刻苦攻读《傅青主女科》、《妇女良方》、《济阴纲目》、《东医宝鉴》等妇科名著,并将邱氏祖传妇科秘方,广为汇集,精心研讨,故至建国前夕,行医30余...[详细]
刘祖荣(1915~1960年) 刘祖荣,江苏常熟人。民国22年(1933年)在上海徐汇中学读高中。民国23年9月起,先后在松江县正心小学、上海景德小学任教。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在上海难民救济团体工作。民国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至民国33年5月,先后任中共上海小教系统支部...[详细]
刘艺舟(1903~1960),乳名末尾,原名刘可游,郊区阎河村人。弟兄八人,他最小。他年少顽劣,好高骛远。他常对其父说:"吾师不如我,向其学何?"刘艺舟的父亲刘丰年看他有大志,必是光宗耀祖之才,便让他随其五兄、七兄外出求学。 1921年,刘艺舟考入北师大附中。1923年又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详细]
李锦文(1894—1960) 回族,河南省卢氏县北关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仰赖母亲的手工针线活勉强度日,七八岁时,摆摊零卖以添补难熬的生计。18岁时离家到洛阳东关清真寺跟随大阿訇学习阿文,25岁时已成为一名“高才”、“满拉”,“穿衣”当了阿訇。他谦虚谨...[详细]
李桂春(1876~1960),字丹初,黑了宿村人,晚清考取秀才后,家贫无力外出应试,就读于县传习所,后在东湾村执教五年。因幼年和陈土凯为同窗学友,陈深知其性格才学,民国12年(1923年)陈接任陕省秘书长时,应邀特聘充任秘书年余,因烦于世俗奉迎,退而家居,教育子侄。后陈又多次聘请,均婉辞不就。时...[详细]
金梁(1870—1960) 号息侯,浙江杭州人。满族。光绪辛丑(1901)年举人,甲辰(1904)科进士,授编修。曾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 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后官奉天旗务处总办、新民府知府。 1908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入民国后,曾任奉天全省清丈局局长、政务司长、洮昌道尹。由张作霖保荐,任北洋...[详细]
胡若云(1874~1960年) 胡若云,又名德望,光明镇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考中秀才,次年去上海学习法语。26岁赴北京候试,27岁任京汉路学习站长。光绪二十八年考取保定大学,未及就读,随孙宝琦公使去法国为使馆学生。翌年秋,孙宝琦兼驻西班牙公使,胡奉派去西班牙使馆任翻译。...[详细]
杜秀升(1881~1960.9),原名杜光俊,字秀升,曾用名杜龙彬,回族,开封市人。幼读诗书,又从父习武,擅长剑术。后在其父经营的聚泰蜡烛店学徒,继承父业后,任聚泰、聚盛恒两商号经理。 宣统二年(1910),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与魏子青在开封马道街合资兴建河南第一家新型商场--丰乐园;同时...[详细]
池八妹(1936~1960),女。生于上海。住杨树浦路崇业里。自幼家境贫困,无力上学。13岁,上海解放,始进儿童晚班学习。她勤奋好学,尤其喜爱阅读政治类书籍,从中受到很多教益,懂得中国共产党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幸福。“个人的命运只有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出路。”1952年她加入了...[详细]
庄启(1882~1960) 字中希,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武进人,世居察院弄民元里。光绪三十年就读上海震旦学院,公派留学比利时,获电子工程师学位。民国元年(1912年)归国后在常州双桂坊创办电话公司。先后任江苏省第一电话局、南京电话电灯厂、常州纱厂、武进电气厂工程师。民国8年赴西欧...[详细]
赵子俊 (1907—1960)又名殿明、明九。莒县长岭镇石井村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多次出入敌占区,努力做好部队钱粮、军需物资的筹集与供给。其在华野前方供应处任职时,身经莱芜、孟良崮等大战。曾任辽宁省商业厅厅长。1960年病故。 ...[详细]
赵广兴(1902—1960)鄄城县赵庄人。1922年入冯玉祥西北军当兵,历任班、排、 连、营、团长等职。1948年任国民党少将旅长,9月济南战役中随吴化文率部起义。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向吴化文、赵广兴等发了贺电。1948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任命赵广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一四师...[详细]
赵凤升(1897—1960)原名赵腾云。阳谷县国庙村人。193 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后,历任中共阳谷县委副书记、徐翼县民主政府县长、冀鲁豫区第九(濮范) 专署税务局长、平原省聊城专署粮库主任。1951年1月后,任聊城专署监察处处长等职。1960年病逝。 ...[详细]
张春山 (1895—1960)夏津县人。京剧演员。9岁入北京陆华云、胡素仙主办的长春科班及成平科班学戏。15岁拜名丑郭春山为师,专攻文武丑行,对生、旦、净、末也有钻研。后在北京鸣盛和、祥庆和搭班演戏。1920年到东北组班演出,在丑行中独树一帜,以“小花脸”的戏压大轴,被誉为“四大名丑”之一。擅演...[详细]
(1884~1960)长乐人。1915年毕业于九江福德医院护士学校。1919年毕业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1921年创办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医院护士学校,并任校长,后任上海伯特利医院、济民医院、南洋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校长,中华护士学会第一任华人会长。中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