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兰(1902~1958) 陕西韩城人。1933年9月,王任国民党86 师连长,驻吴堡宋家川镇,到处围剿红军,残害百姓。 1934年3月,于冯家峁村抓走红军贾如怀,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宋家川。 4月,于红湾村捕杀红军薛光华、张××2人,将人头担到各村示众。同时放火烧了马红喜的7孔窑和衣被...[详细]
苏逸云(1878~1958年),又名寿乔,号卧云居士,东城社兴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时敏而好学,废科举后,就学于省师范学堂。清末被选为省咨议局议员。民国元年(1912)出任光泽县知事四年,民国5年,北京重开国会,他进京充众议院秘书,翌年回省任省长公署机要秘书。民国8年后,任省立九中教...[详细]
宋云石(1889~1958) 又名瑞麟,安康人。1929年自筹经费,兴办安康私立慈惠小学,自任董事长。还开办安康第一家照相馆,号“是吾轩”。他酷好文物古玩,多方搜购保存。建国后,将1930年到1941年集得的秦砖、汉瓦100余块,列国泥封一百多粒,古人书画100余件,各种古籍珍本160余套(...[详细]
司徒乔(1902-1958),原名司徒乔兴,开平赤坎镇塘边村人。生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 童年时代,他在塘边村鹤鸣小学读书。1914年,其父司徒郁在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工作,因此,司徒乔也转学岭南大学附小,一直读到岭南大学文学院,曾与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和日本著名诗人草野心平同窗共读。1924...[详细]
施肇基(1877—1958年),字植之,江苏苏州吴江人。早年就读上海圣约翰书院。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赴美国,任驻美使馆翻译生。后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施肇基先求学于南京,后于1888年转入上海圣约翰书院学习。1893年,随同中国驻美国公使杨儒赴美,任翻译生...[详细]
邵乾一 (1874-1958),又名邵尚勤。辽宁省金县人。幼年读私塾,稍长随父学作生意。在兄弟5人中,排行第四,后协助父亲经营天兴福杂货店。日俄战争后,大连港开放,中外商人云集。他抓住时机扩大营业,1909年初,又开设大连天兴福制油厂。之后,又在长春建成了规模较大的机器制粉厂,定名天兴福第...[详细]
屈自超(1902~1958),佳芦镇屈家庄村人。绥德师范学校毕业。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他“冬练黑冰滩(以黑烟煤水为墨,把冰滩写成黑色),夏练红胶泥(以雨天积下的红胶泥浆为墨,在院子里练膀书)”。一生主攻柳体和汉隶,掌握13种毛笔字体的书法。 1943年加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曾任陕北站...[详细]
邱启明(1903~1958年),生于海澄县(今龙海县)浮宫邱厝一个富裕家庭。民国13年(1924年)考进漳州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民国15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掀起革命的-。邱启明在翁泽生、季永绥指导下,阅读《向导》、《先驱》、《团刊》等革命书刊,思想逐步倾向革命。不久...[详细]
彭显伦(1895—1958)广东省南雄县人。1925年参加农-动,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开国少将。 1925年参加农民协会,任协会委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南雄县六区区委书记。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4军政治部组织科科...[详细]
牛策勋(1889~1958)字文亮。安徽宿州人。幼年随父在新疆伊犁读书,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俄国莫斯科武备学校,后因当地瘟疫流行,又返伊犁,由新疆陆军小学堂毕业后,被选送陕西陆军中学堂继续深造。在陆军中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在西安搜查革命党人时,牛被关押半年,因查...[详细]
南岳峻(1883~1958)号右嵩。陕西兴平人。清末举人。在广西任过知县,受蔡锷的民主进步思想影响,不愿为清政府出力,遂弃官到日本留学。袁世凯筹谋称帝时,南回国先到上海,后回西安,隐居华山,以书法自娱。1916年袁世凯死后,他出任陕西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 厅厅长、第一届陕西省议会议长。1922年...[详细]
马廷让(1917~1958) 本县驼耳巷乡柳树峁村人,少年时在本地参加了革命活动。1935年被选为王岔乡贫农团主席,积极组织广大贫苦农民闹翻身、求解放。1940年9月马廷让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驼耳巷、瓜园则湾乡、区工作,任乡长、乡指导员、区长等职。多能应民之急,精于断事,备受群众敬重和爱戴...[详细]
马德涵(1868~1958)回族。又名德咸,字向治。祖籍江苏江宁,生于陕西长安小皮院(今属西安市莲湖区)。清光绪二十年(1894)去成都,入陆军军官学堂和高等美术学堂学习。毕业后在四川新军混成协任教练官。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参加四川民众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后任四...[详细]
罗志煌 (1900~1958) 罗志煌,字星启,连城县莒溪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父罗品笙(清光绪间秀才),为人忠厚,勤学不倦。志煌自幼受父熏陶,立志读书,恪守祖训:“为人莫为己,无求品自高。”民国7年(1918)考入连城县立中学。他在中学求学时,思想开朗,倾向革命,特别是...[详细]
龙均爵(1932~1958年) 1932年出生于贵州省锦屏县的一个侗族村寨——冲沟寨。两岁丧父。十岁时为维持生计,龙-给地主放牛。原定一年工钱350斤大米,但到年终却只给能买15斤盐巴的4000元法币。小龙有苦无处诉,回家对母亲说:“今后,就是饿死,我也不再给地主做工了!” 1949年1...[详细]
陇均府,原名君辅,字佐贤,镇雄小河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月生于彝族富豪家庭。1906至1916年读私塾,1917至1919年闲居。1920年在云南省-教育训练所受训。1922年任镇雄中东团防队长。1927年任镇彝边防游击统部中队长。1929年任镇(雄)彝(良)游击大队副及参谋。193...[详细]
李永珍(1922—1958),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幼时聪颖,8岁开始读私塾,13岁入县立高小,后去西北农民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中学时代,永珍上进心强,聪明好学,品学兼优。1943年,入国立山西大学文学院读书。1944年回黄陵从事教育工作。1945年8月重新入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当时这所学校在陕...[详细]
李蔚亭(1884.11.3~1958.4.8),名焕文,以字行。商南县柳树湾司法沟人。 民国四年(1915),由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毕业,先后充任镇安县高等小学校、汉中师范学校教员。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十二年(1923)被推为陕西省议会议员。其间曾参与《商南县志》编撰工作;民国三年(...[详细]
李维翰(1880~1958),祖籍白水县。光绪六年(1880)6月15日出生于吴旗宁塞堡安家崾崄,取名李鹏飞。15岁时拜合阳县人雷先生为师,遂跟其读书学医。光绪三十年(1904)得中案首,主考学台给改名李维翰。1910年又补廪,提黉门饱学廪膳秀才。1912年弃学务农,以后又教过几年书。1931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