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沂(1896年——1953年),又名张廷重,河北丰润人,清末名臣张佩纶与李鸿章女李菊耦的独子,张爱玲与张子静父亲。 人物生平 1915年与黄素琼结婚。 1922年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 1924年黄素琼撇下子女赴英国留学,张志沂遂将所纳之外室接到家中,并沉迷于 。 1...[详细]
张坤林(1930~1953.7),出生于闵行镇。民国35年(1946年)在南汇县新场镇大生南货店当学徒。1953年1月他结婚刚3个月就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战斗中所在连队为上甘岭战役中的突击队。连队迂回穿插到上甘岭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五圣山”前面,7月13日晚上9点正,在猛烈的炮火中,全-士...[详细]
圆瑛(1878~1953),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亦名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人。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0月,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翌年4月,依涌泉寺妙连法师受具足戒。后外出参学,拜谒高僧名师,并广泛涉猎佛教经论。清宣统元年(1909年)后,先后在宁波永宁...[详细]
吴铁城(1888—1953) 号子增,三乡大布村平湖人。出生于江西九江,其父吴玉田在此地经商。其早年入读九江同文书院,清宣统元年(1909)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任九江军政府总参议官,负责办理与军事有关的工作,后被推举为江西省代表出席南京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组织临时政府,制定宪法。 ...[详细]
汪道馀(1898—1953年),出生在南陵垄上汪村(今工山镇山峰村)人。家境贫寒,幼时进私塾,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不久,汪道馀因聚众 学校当局阻挠学生参加爱国-,被校方开除,遂转入安庆第二模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圣保罗学校,约半年汪道馀只身进京,入私立中国大学预科。翌年,进本科攻读政...[详细]
田士杰(1881~1953),名俊岩,字晓峰,艺名士杰,以艺名行。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人。幼年善读攻书,长于欧书小楷,惜字迹无传。曾于河间县衙任职文书,专事抄写工作。长子起山、三子荫亭精于书道,皆从父教;田蕴章、英章后享书名,亦皆仰赖祖荫。 西河大鼓艺术家;所谓天津有两个西河大鼓艺术世...[详细]
齐小桓(1879~1953),名屏周,字小桓,号匡九,今店子乡赵固村人。自幼天资聪慧,9岁时先入私塾,后至县城书院就读。其祖母有病,为求医看尽冷眼,于是立志学医,时23岁。自此,闭门谢客,研读医学典籍。3年后学成临诊,30岁时便已很有名望。他医道精深,精脉学,善内科杂症。用药精奇独到,常常药到...[详细]
钱新民(1923——1953),乳名大头,字吉庆,今汤沟镇人。新民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17岁进浮山中学读书,在浮山中学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演讲、演出、张贴标语,以宣传抗日。 民国30年(1941年)春,浮山中学因膳食问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借“奸党闹校”,无理开除新民等一批学...[详细]
聂其杰(1880~1953年) 字以行,湖南衡阳人。 幼年随父聂缉架(苏浙皖三省巡抚)居沪上,曾从英人学过英语。光绪十九年(1893年)归原籍应童子试,中秀才,以后又学过电气、化学工程,大半生致力于经营近代企业。 聂其杰的企业经营活动,是从参与复泰公司工作继而主持恒丰纺织新局开始的。恒丰...[详细]
黄蕴深(1872~1953),名宗麟,号云深,闵行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留学日本。宣统二年(1910年)在日本法政学校毕业后回国,钦赐法政科举人。民国元年(1912年)任中国驻朝鲜仁川领事,后升任汉城副总领事、代理总领事。民国5年回北京,任外交部主事,兼中央防疫处主任、俄文专修馆馆长。...[详细]
薛颠(1887-1953),字国兴,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理顺井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不久弃文习武,拜李振邦、薛振纲为师,学习形意拳。 早年 薛颠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不久即弃文从武,投李存义门下,学习形意拳。他是李存义晚年最得意的弟子,李存义经常在人前夸赞他,认为他日后可以继承他的事业...[详细]
修承浩(1875~1953),字翰青,沅陵县人。晚年,因避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迁居舒溪口乡野柘村,故自称柘园老人。 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秀才后,赴长沙岳麓书院深造。光绪二十八年长沙乡试中壬寅科举人,入京会试不第,分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候补知事任用。 光绪三十年,在广西巧遇蔡锷,结...[详细]
刘继贤(1890—1953),善车口村人,农民,粗识文字。曾任国民党县财务委员会委员。 民国十八年(1929),年荒饥馑,慷慨解囊施舍粥膳,购置棉衣,救济饥寒贫民。村人揭借的粮款,到期不能偿还,也不追索,偿还时无力偿还利息的免息还本。 太峪是潼关、洛南间的主要通道。槐树店以南2.5公里路...[详细]
杜心五(1869一1953),名慎媿,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生涯。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详细]
邓飞黄(1895-1953),原名声坦,字子航,桂东县流源乡人。 1918年,入北京大学经济系读书,与傅斯年、罗隆基等投身“五四”运动。1924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青年部秘书,主编《国民周报》《国民新报》。1926年,赴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政治周报》主编。不久,随军北伐...[详细]
蔡振国(1909—1953) 永新县文竹镇城江车田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二师七团战士,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随营学校第一队队长,补充团参谋长,胶东军区参...[详细]
爱德文·鲍威尔·哈勃(EdwinPowellHubble,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研究现代宇宙理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胀实例证据的第一人。他发现了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的现象,建立了哈勃定律,被认为是宇宙膨胀的有力证据。同时,他...[详细]
赵宣(1870—1953),字宜熙,周官桥杨塘冲(今杨塘村)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少时聪颖好学,读书勤奋,并拜刘兆鹏为师,研习武术。及长,与贺金声、粟道生等人过从甚密,参与爱国亲民的义举。光绪二十七年(1901),邵阳发生百年未遇的饥荒,赵开仓济贫,解饥饿者近百人。光绪二十八年八月,随贺...[详细]
张石川(1889~1953) 原名通伟,字蚀川,浙江镇海霞浦(今属北仑区)人。16岁随舅父至沪,初为洋行买办。民国2年(1913年)被美商亚细亚影戏公司聘为顾问。同时,与郑正秋等创办新民公司,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编剧、导演和摄制业务,联合执导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民国5年,与管海峰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