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孙浚伯 [公元1913年-1953年]

  • 孙浚伯(1913~1953),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人,富农家庭,行伍出身。军统特务,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民国20年(1931)参加陇东绥靖司令部任马弁。23年提升为排长。26年升任连长,同年9月调一六七师晋升营长。31年后调任谍报队队长、上校参谋,大荔县动员指挥部上校参谋,岐山县 局局长。35年...[详细]

宋士台 [公元1894年-1953年]

  • 宋士台(1894~1953),赤坭锦山村人,官僚家庭出身,保定军校第六期及陆军大学将校班毕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宋士台参加北伐战争,积军功从排长升至连、营、团长。民国19年(1930),宋士台任叶肇第二师第六团团长时,奉命移师入赣,驻防南康,参加剿共,以其有功,升为第四路军第六十三军...[详细]

宋德清 [公元1923年-1953年]

  • 宋德清 (1923—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 湖南省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土家族,1923年生于大庸县桥头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0岁当保丁。1950年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临津江258高地挖坑道时,奋勇掘进,被团部授予“掘进尖...[详细]

彭玉如 [公元1892年-1953年]

  • 彭玉如(1892 ~ 1953),又名彭贤明,瑞塔铺彭家岗人。因父母早逝,13岁,就挑起家务生活的重担。1921年,生活所迫,只身前往澧县,给唐荣阳当护卫兵。他做事忠实可靠,且作战勇敢,得到唐的器重。一次上司来唐部视察,途中被当地土匪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玉如带几个弟兄拼死拼活救出了几位长官。事后...[详细]

彭德禄 [公元1899年-1953年]

  • 彭德禄(1899~1953年),生于阳江直隶厅附城(今江城区观光街道)观光村。民国8年(1919年),在阳江县旧制师范学校毕业,考上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数学专业。民国12年毕业后,执教于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民国13年,在广州参加邓颖超直接领导的“广州革命青年联合...[详细]

欧阳仲琴 [公元1895年-1953年]

  • 欧阳仲琴(1895~1953)又名欧阳月磷,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后告老还乡,任船塘税捐征收员,船塘八一小学校董会董事长、船塘中学校董会董事长、船塘 所巡官、船塘乡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欧阳仲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 1939年3月,“东团”第五分团30多人来到...[详细]

聂云台 [公元1880年-1953年]

  • 聂云台(1880-1953) 上海总商会会长,全国纱厂联合会副会长,实业家。 湖南省衡山县人,1880年出生。其父是中国近代工商实业家。1883年随父往上海读书。1893年回原籍参加童试,考取秀才。又跟外国人学英语及电气、化学工程等专业。虽未正式入学,却通晓各科,英语尤为熟练。19...[详细]

李章达 [公元1890年-1953年]

  • 李章达(1890~1953),字南溟。广东省东莞县人。不到岁,父母双亡,靠叔父养活。少年时,先进东莞县城的“子曰馆”,后进私塾,读四书五经。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宣统元年(1909)毕业后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1911 年加入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武昌起义。11 月,李...[详细]

刘广钟 [公元1876年-1953年]

  • 刘广钟(1876-1953年),号琴友,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清朝附生。原五区凤翔乡坡仔头村人,后迁居春城西门街。性聪敏好学而家贫,幼年牧牛,帮助家庭劳动,工余常在田间诵读,大哥见而怜惜,送入私塾苦读,遂中秀才。因无资财进修而回乡开馆教经书,兼学医术。民国6年(1917)肇庆府以《端风》为...[详细]

康耀辰 [公元1877年-1953年]

  • 康耀辰(1877—1953),字乐山,本市山西会馆巷人,清末秀才。性耿直,不善言辞,素有教育救国之志。废科举后,康耀辰考入三原宏道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被清政府遣派到日本东京帝国高等师范地质博物系学习,和同学于右任一起拜见在日本的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活动。留学期...[详细]

江起鹏 [公元1864年-1953年]

  • 江起鹏(1864~1953),字杰臣,花山镇洛场村人。幼家贫而好学,稍长即赴美谋生,在洗衣馆、牛肉店做工。后与一位有志学汉语的美国人结识,彼此建立中英语互教互学关系,因而精通英语,并有机会进入大学半工半读。光绪二十六年(1900)毕业于钵仓(PROTLAND,今译0兰,属俄勒冈州)理工学院。他是...[详细]

黄任恒 [公元1876年-1953年]

  • 黄任恒(1876~1953),字秩南,祖籍广东南海,世居广州河南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二龙街)。早年就读于广州越华书院。毕生埋头读书,专心著述,未曾涉足社会任事,是一位资历颇深、默默耕耘的历史和乡邦文献学者。广州建国初期,朱光副市长曾 驰书聘请他任市人民政府参事,但他始终未到职。 任恒熟悉...[详细]

傅淑华 [公元1897年-1953年]

  • 傅淑华(1897~1953) 女,重庆市人,中共地下党员。1943年至1944年夏,为实现党“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任务,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先后派杨化周、曾曲江、傅淑华三位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徐篆(女)到镇巴。在傅汝弼帮助下,傅淑华任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徐篆任初中级任教师。1944年6月,学...[详细]

傅汝弼 [公元1896年-1953年]

  • 傅汝弼(1896~1953) 男,湖北麻城人。青年时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自行-,加入中国国民党。1936年来本县,先后任县国民政府警佐室警佐、兵役讲习班教官、县教育科科长、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和国民党县党部秘书、委员、副书记长及县参议员等职。1942年至1943年任教育科科长期间,禁止旧教材,...[详细]

冯家遇 [公元1888年-1953年]

  • 冯家遇(1888-1953),直隶(河北)天津人。民-阀冯国璋的第三子,相声演员冯巩的祖父。清光绪32年(1906)在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毕业,赴德国柏林工学院留学,攻读化学冶金专业。1910年回国后,当过一段直隶兵工厂帮办,因无用武之地,失望地离开了。袁世凯称帝时,冯家遇脱离北洋军队,改为从事工商...[详细]

邓慕韩 [公元1881年-1953年]

  • 邓慕韩(1881年~1953年),白坭清塘村人,世居西南镇。从祖父辈起经营茶叶、典当业,乃县中富户。邓少年时代就读于广州,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东京弘文学院,与当时留日学生中的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胡毅生、何香凝等交往密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详细]

崔来忠 [公元1914年-1953年,革命烈士]

  • 崔来忠,1914年生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田庄乡一个贫农的家庭。因家境贫寒,崔来忠从8岁起就参加了劳动。他利用冬闲之季,上过三季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践踏了崔来忠的家乡,崔来忠目睹了日寇的暴行和乡亲们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刻骨仇恨。1937年底,八路军总部、中共北平市委...[详细]

陈卓云 [清][公元1871年-1953年]

  • 陈卓云(1871一1953),号额,和陈丰仁(1895一1953)都是外砂中医“万春堂”陈才子的后代,人们尊称为“额仙”和“丰仁仙”。 卓云自幼随父陈其丰学医,得真传。精研温病学说,善治时行热病,尤其对伤寒杂症,更是得心应手,为贫苦患者治病分文不取,施医赠药,为群众所赞誉。 丰仁随父学医...[详细]

陈鸿藻 [公元1907年-1953年]

  • 陈鸿藻(1907-1953年),二区高北乡大村(今属陂面镇)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北平中国大学统计学院毕业,赴法国留学,于巴黎大学统计学院获硕士学位,民国25年(1936年)学成回国。历任广东省政府秘书处及民政厅统计主任、广东省训练团课长兼教官、广东国民大学教授、广东省统计处统计...[详细]

程鸿博 [公元1893年-1953年]

  • 程鸿博(1893年~1953年),又名达夫,西南上九村头村人。初在佛山和香港当工人。民国14年(1925年)参加省港大-,并入广州劳动学校学习。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1926年)初派回三水县组织工农运动,10月,调任中共广州市金属业总工会支部组织干事。民国16年(1927年)任中共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