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黄维章 [公元1889年-1952年]

  • 黄维章 (1889~1952),壮族,公正乡那罗屯人。省立师范肄业,青年时参加辛亥革命,曾在黄明堂(钦州人)部任职。代理过旅长。后辞职归农。 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略军在钦州登陆后,黄维章参加了联村抗日会和抗日自卫队。 31年后,先后当选为上思县参议员、参议长。34年冬改选参议...[详细]

黄昆山 [清][公元1896年-1952年]

  • 黄昆山,清光绪二十五年(1896年)生于甘田乡上吉街,民国12年(1923年)在旧桂系驻百色的刘华堂师部任少尉军事委员。后受刘华堂委派来乐业收编股匪吴大、李方园等。黄通过吴大、李方园手下的营长李武(黄的姐夫)做其调停工作,把吴大、李方园收编归刘华堂部管辖。刘华堂认为黄做得很成功,便提拔他。民国1...[详细]

黄彩璠 [公元1919年-1952年]

  • 黄彩璠(1919~1952)壮族,合群乡合群村安马屯人。1940年考入广西省立高中,1945年于云南国立语文专科学校毕业。曾任云南省路安中学和华圩中学教师,私立湖南宏清中学教师,隆山初中代训导组长,隆山中学校长。 1941年,黄彩璠在桂林高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桂林发生“七·九”事变,...[详细]

侯天佑 [公元1927年-1952年]

  • 侯天佑(1927-1952) 四川省营山县人,生于一九二七年,一九四九年参加革命,他响应祖国号召,参加了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六三团猛虎连任战士、副班长。桃李坪战役中,他作战勇敢,为人民立一大功,一九五一年六月,铁原阻击战,侯天佑等八位同志奉命坚守铁原西南法化洞北山阵地,连长命令一定要...[详细]

何国兰 [公元1924年-1952年]

  • 何国兰(1924—1952) 女。白圩镇龙楼村拉圩庄人。瑶族。解放后,积极参加剿匪反霸斗争,1952年土地改革时任龙山乡人民政府妇女代表。她任劳任怨,积极工作,发动妇女,斗争地主恶霸。 1952年4月,地主何国权上山为匪,她积极参加追捕,不幸于龙楼赵村中弹牺牲。...[详细]

郭静唐 [公元1903年-1952年]

  • 郭静唐(1903—1952),原名寅生,一名挹青,字琴堂,余姚周巷(今属慈溪)人。1917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被推为省学生代表。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浙师”毕业后回姚任教。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与楼适夷等创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传播革...[详细]

龚政 [公元1887年-1952年]

  • 龚政(1887-1952),号雨庭,覃塘桐岭村人,清庠生。宣统二年留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法政,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民国2年(1913年) 选为北京政府国会议员,兼《天坛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民国7年任广东省造币厂长。民国9年任广东省财政厅长。民国22年任贵县修志局长,主持编纂《贵县志》。...[详细]

冈田启介 [公元1868年-1952年,日本第31任首相]

  • 冈田启介(おかだ けいすけ 1868年2月13日-1952年10月17日),日本第31任首相(1934年7月8日-1936年3月9日)。出生于日本福井藩(今福井县)。海军大学毕业,日本海军大将。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1936年2月26日在二·二六事件中因兵变而倒台,从此开始了日本军部统治...[详细]

傅宴如 [公元1904年-1952年]

  • 傅宴如(1904—1952) ,北陀乡敬业村人。父学儒,富有家财,每年收租7百多担,生子宴如一人,从小娇生惯养,时称“金观音”。傅小时在家乡读私塾,27岁时才去梧州二中读初中,但因不习惯于紧张艰苦的学校生活,只读了一年便辍学。时值乡绅徐命三等倡办北陀中心小学,宴如被聘为首任校长。这所小学因有这样...[详细]

方叔章 [公元1882年-1952年,岳麓书院]

  • 方叔章 (1882~1952) 方叔章,原名方表,长沙人,光绪八年(1882)生。县试录为秀才,后人岳麓书院,二十八年以公费留学日本,人早稻田大学攻警政。在日本,他结识孙中山、黄克强、戴季陶、杨怀中、杨度、程潜、沈钧儒、薛大可、柳午亭、李肖聃等人,其中与杨度最友善。 回国后,方叔章在...[详细]

邓伯珲 [公元1907年-1952年]

  • 邓伯珲(1907~1952) 字奎昌,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广西宾阳县人。广西大学矿冶系毕业后,民国25年(1936年) 10月,奉派在合山煤矿股份公司任实习员,次年9月任广西省政府技士(仍在合山任职)。民国27年(1938年)2月后,历任助理工程师、副工程师、工程师、合山探矿队...[详细]

陈小平 [公元1877年-1952年]

  • 陈小平(1877~1952),本名陈煊,岳阳县五垸乡人。清末,曾任甘肃省临洮县代理知事;回岳后,任县商会职员。民国6年任岳阳商会副会长,9年任会长。 民国2~15年,北洋军阀与西南军阀为争夺湖南,先后7次争夺岳阳。每次争夺,商民遭抢,城垣被焚,百姓苦不堪言。为应酬过往军队,组建军事执行所,任...[详细]

陈季侃 [公元1883年-1952年]

  • 陈季侃(1883—1952),名訚,绍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辛亥革命后出任甘肃皋兰道,力革时弊,严禁 。1920年,任甘肃省省长。1925年,任“五省联军”秘书长。抗战爆发后回故乡办中学,任董事长。抗战胜利后,任浙江省参议员、省通志馆编纂。新中国建立后,任职浙江文史馆。...[详细]

曹雨山 [公元1888年-1952年]

  • 曹雨山(1888~1952),名思温,横山县响水堡人。 雨山幼读私塾。民国二年(1913)从陕西省立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回县,受聘镇川任教。次年任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兼劝学所所长。治学严谨,育才有方,巡视各地,兴办学校43所,学生由数百增加到一千六百多人。民国十三年(1924),第一高等小学...[详细]

覃秉寿 [公元1908年-1952年]

  • 覃秉寿(1908—1952)覃秉寿,字松质,壮族,通挽乡安村人。他在桂林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在荔浦中学简师班工作。1936年奉调回武宣中学任教。是年11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陈岸来武宣,吸收覃秉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建立中共武宣支部,覃秉寿任支部书记。 民国26年(1937年)...[详细]

朱紫贵 [公元1886年-1952年]

  • 朱紫贵(1886~1952) 安康新城人,著名花工。是“朱丹池花园”第三代传人。他身材不高,体力不济,且染有吸食鸦片的恶习,培植花木却有一技之长。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避难西安期间,曾传旨祝寿,地方官吏搜罗花木盆景表示忠心,“朱丹池花园”亦遭劫难。朱紫贵承父业,收拾残局,遍访名师,刻苦学习花木盆...[详细]

周翊襄 [公元1910年-1952年]

  • 周翊襄(1910~1952),又名方正,今杨家滩镇金盆湾人。民国17年(1928),周考入湖南省地方自治训练所学习1年。毕业后,派为零陵地区自治筹备分处委员,负责《零陵自治旬刊》。民国19年调任湖南“剿共”宣传委员会宣传干事。民国21年1月,任省公路局特别党部筹委会组织干事,后任秘书干事。在此期...[详细]

周平 [公元1927年-1952年]

  • 周平,1927年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水带乡潘宅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周平家靠父亲和哥哥给地主打短工维持生活。周平一天天长大,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乡亲们能过上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的好日子。 1945年,周平参加人民军队。冬去春来,周平跟着部队转战南北,历尽艰难。他工作积极,作战机智、勇敢,打了不少胜仗...[详细]

郑锡光 [公元1930年-1952年]

  • 郑锡光,附城区松山村(今州洋乡松山村)人,民国19年(1930年)5月生。 新中国成立初,国民党残余势力盘踞浮鹰、四礵、西洋等沿海岛屿,经常在海上骚扰破坏,杀人劫掠,严重威胁渔民海上生产安全。1952年春,中共霞浦县委决定实行“劳武结合,武装护渔”。松山村建立武装护渔队,护送渔船出海和回航,...[详细]

赵飞翰 [公元1865年-1952年]

  • 赵飞翰(1865~1952年) 赵飞翰,号凤洲,福州郊区盖山乡六凤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飞翰乡试中优贡第一名(优元),第二年赴京于保元殿朝考,列一等第三名。故自有诗云:“壮年优行贡成均,一等第三试亦频。何似探花郎及第,平生惯作第三人”。不久飞翰任山东荣城县知县。荣城有恶棍李光灿,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