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吴午琴 [公元1884年-1952年]

  • 吴午琴(1884~1952),名至颁,以字行,常乐圩镇人。广东岭南大学农业专业毕业后,返廉州中学任教。期间,积极撰文介绍广东顺缚县发展蚕桑业的经验,后辞去教师工作,独自挂起“合浦县常乐乡阜南吴氏蚕业试验场”的牌子,开始从事蚕桑的试验和繁殖示范工作。 还以县参议员身份宣传种桑养蚕的好处,以及常...[详细]

吴乾鹏 [公元1911年-1952年]

  • 吴乾鹏(1911~1952),海南省琼山县大致坡镇文风村人。父亲是美术教员,少年时随任教员的父亲在琼山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26年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就读。1927年9月,考上北京大学美术系,专修西洋美术,六年学业,四年修毕。1931年提前以优秀成绩获得毕业证书。1...[详细]

吴瑜 [公元1904年-1952年]

  • 吴瑜(1904~1952年),字孟玖,县城东门街人。1932年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法学院政治经济学系,获法学士学位。先后任思恩县修志局局长,广西省民政厅科长、主任秘书,三江县、百寿县(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永福县)、天河县(新中国成立后并入罗城县)县长。解放初期被人民政府处决。...[详细]

王士文 [公元1906年-1952年]

  • 王士文(1906—1952),又名王文生。壮族。武篆区色故村人。1923年毕业于东兰县立高等小学校。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参加广西东兰第一届农讲所学习,结业后任乡农民协会组织委员。 1929年任武篆区苏维埃政府组织委员。1930年3月任中共武篆区委书记。革命处于低潮时,王士文奉派到右江...[详细]

王泉 [公元1920年-1952年]

  • 王泉(192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6师政治部副主任,陕西省醴泉县人。1937年5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秘书、股长、科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王泉同志在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千辛万苦、忠于党和人民、忠于革命事业。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详细]

王积沂 [公元1877年-1952年]

  • 王积沂(1877—1952),字撰春,平湖人。自幼颖悟好学,精于算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秀才。清末曾在嘉兴府学堂教授算学,后转苏州学务公所任职,得州同知衔,例授儒林郎。三十四年游学日本,钻研数学。回国后,应张元济之聘,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日本数学家上野清所著《大代数讲义》,作为我国...[详细]

王堉 [公元1890年-1952年]

  • 王堉(1890~1952),字育三,今临湘市桃林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考入湖南陆军小学,民国1年被选送南京入伍,半年后转送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3年毕业。不久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骑兵科,5年,回湘任赵恒惕师见习排长、骑兵排长。次年,因战功升任连长。9年升任营长,12年升任团长。15年初,在...[详细]

唐徽典 [公元1884年-1952年]

  • 唐徽典 (1884~1952) 唐徽典,善化县慕云市(今长沙县暮云镇)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其父唐树德,擅长巫家拳,对田字六肘尤为精到。他自幼随父习巫家拳,及长身材魁伟,膂力过人。一次,他用双手将罩在水中的扮禾桶举上岸来,面不改色,观者无不咋舌。因其排行第六,遂被人叫作唐六扮桶。...[详细]

唐朝纲 [公元1895年-1952年]

  • 唐朝纲(1895~1952年),男,壮族,潞城乡营盘村平吉屯人。幼时读私塾4年。民国9年(1920年),在广西自治军第二独立旅第三团团部任传达兵。10年,到南宁武宣一带参加攻打云南军,后升班长。12年升排长。13年自治军缩编被遣散回家,后经商。其前辈因从匪行凶打劫, 扰乱社会治安。15年3月,西...[详细]

谭宝禄 [公元1916年-1952年]

  • 谭宝禄(1916~1952),化名谭飞。壮族。出生在朔良乡渌羊村一个地主家庭,其父谭才胜,娶有5个老婆,后因与他的老表黄玉堂争财有矛盾,在某年去扫墓回家途中被老表杀死。 其祖父、父亲两代靠放0来剥削农民,在当时万岗、田东、平治三县共有田地近千亩,牛数百头。 宝禄青少年时期,在县城读过初中...[详细]

苏无涯 [公元1881年-1952年]

  • 苏无涯(1881~1952.10) ,字剑衡。赤水乡下赤村人。父庆璋,母李氏。无兄妹,父早逝,为遗腹子,靠其母抚养长大。幼随外祖父-在家乡读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偕其妻邓博倩自费赴日本东洋大学留学。同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负责联络、审查和发展广西籍同盟会员的具体工作。 光绪三十三年回到香...[详细]

覃启瑞 [公元1887年-1952年]

  • 覃启瑞 (1887—1952) ,字彩五。壮族。长乐乡板槐村人。父覃明甫於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都彝哨团总,占有长乐、嫩山大片好田好地,设粮仓、囤租谷,是长乐地方豪富之一。 覃启瑞曾在桂林法政学堂肄业,桂林优级师范毕业,任过东兰高等小学校教师、县教育视学员,县自治筹备会副委员长。民国...[详细]

覃琼高 [公元1921年-1952年]

  • 覃琼高(1921—1952) 白圩镇黄村人。壮族。高小毕业,在家务农。1948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8年冬南京郊区解放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志愿军连长。1952年3月在朝鲜上甘岭战斗中牺牲。...[详细]

平沼骐一郎 [公元1867年-1952年,日本第35任首相]

  • 平沼骐一郎(ひらぬま きいちろう 1867.10.25—1952.8.22),曾任日本首相。1867年出生在日本津山藩(今冈山县)一个藩士家庭。1939年1月,近卫内阁宣布总辞职,在军部和右翼团体的支持下,平沼骐一郎被近卫推荐组阁;3月平沼内阁宣布总辞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不久,平沼以甲级战犯...[详细]

潘琪 [公元1892年-1952年]

  • 潘琪(1892—1952),字小雅。1912年毕业于嘉兴省立第二中学,后去北京求学,因父病重辍学回家。曾在嘉兴从事教育工作。幼从父习画,擅长工笔人物仕女花卉,用笔精练,敷色清秀。1920年去上海,寓居豫园书画会,与画家王震、唐熊等一起卖画并从事慈善事业。抗日战争爆发,携眷逃难至重庆,曾在夫子池励...[详细]

农廷秋 [公元1930年-1952年]

  • (1930~1952)农廷秋,原名农光华。都甲乡定禄村小屯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抵抗美帝国主义侵朝,担任某机 班班长,荣获两次三等功。1952年10月15日上甘岭战役的第二天,537·7高地上战斗非常激烈,农廷秋在连长负重伤,排长牺牲,全连只剩下10人的情况下挺身而出,指挥...[详细]

宁可风 [公元1898年-1952年]

  • 宁可风(1898~1952),灵山县三海镇司马塘村人。是中华民国时期颇有政声的灵山、合浦、钦县县长,解放初的灵山县人民政府顾问。 宁可风毕业于广东大学高师系。他移风易俗,结婚登报而不办酒席,父亲去世也不做斋。 青年时从军,曾任粤军十一军某部政训处主任。民国15年(1926年) 6月,陈铭...[详细]

宁超武 [公元1896年-1952年]

  • 宁超武,字子高,号云中居士,别号朴斋。1896年,生于忻县后河堡乡炮张沟村。1915年,考入山西大学。1920年,留学日本,入庆应大学专攻哲学。1927年,学成归国,就职南京国民政府,任内政部科长。一年后,回省谋事,被阎锡山延揽于帐下,从省政府参事做起。1932年,阎锡山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宁...[详细]

马锡武 [公元1883年-1952年]

  • 马锡武(1883-1952),字辅臣,回族,张家川县张家川镇人,马元超之长子。 少年时期,马锡武在家读私塾、学-。他性情直爽,委任忠厚,主张正义。辛亥革命后受孙中山-的影响,力求进步,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运动,与革命党人胡景翼、杨虎城、邓宝珊、孙蔚如等人交谊颇深。北洋政府时期在吴佩孚部下任统...[详细]

马鹤卿 [公元1887年-1952年]

  • 马鹤卿(1887—1952),名斯臧,字鹤卿,绍兴孙端镇吴融村人。出身于诗书之家,幕僚门第。早年毕业于浙江法政学校,委职法院不就,从事新闻与教育工作二十余年,曾任《越铎日报》,主编副刊,后任同仁小学、绍兴职业学校校长。1930年以后,设律师事务所于绍兴城,连任两届绍兴律师公会会长。以撰状精湛著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