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梓华(1912——1951),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梓木人。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队,次年入彭杨步兵学校学习,结业后历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班长、副排长、随军长征。 1935年5月,蒋介石企图歼我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24日晚,红军先头部队一举夺取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渡口,缴获渡...[详细]
韩春河(1900~1951),绰号“东北风”,今烟庄乡王村人。16岁到军阀部队当兵,后回家乡为匪。1931年被民国县政府逮捕,判刑10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冠县党部企图利用土匪拉武装,即将其从狱中放出。他在冠堂路以南纠集土匪、旧军人、地痞、游民等,四处收 ,拉起一支千余人的武装,名为“华...[详细]
董荣清(1884~1951),浙江绍兴人。早年在家乡染坊做事。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到上海,在德商开设的爱礼司洋行靛青化验间任职员。数年后任新康颜料号经理。民国13年(192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化学,期间加入美国化学协会,并游历欧洲,考察化工生产。学归后,初拟开办醋酸厂,未果,继而...[详细]
毕武斌(1930--1951),芜湖人,出身于职员家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幼年就读芜湖西门铁锁巷小学。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年底芜湖沦陷,随父母避难于四川重庆,读完小学和初中。1946年随母亲返回芜湖,就读于安徽省立芜湖高级商业学校(今安徽省商校)。1949年6月,商校毕业,考入芜湖...[详细]
柏文龙(1916~1951),绰号“小白龙”。江苏宝应人。沪西地区恶霸,号称“沪西半边天”。柏文龙15岁起就以-、偷窃为生。后拜流氓张有铭为“老头子”。曾开设龙泉浴室、昌平大戏院和, 台。日伪时期,充任汪伪 局侦缉员,在沪西地区勾结日军,与流氓徐兆林、朱连顺等为伍,广收门徒。并纠集地痞、流氓,组...[详细]
赵督生(1913——1951),东莞塘厦蛟乙塘村人。早年以行医、教书为业,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0月,参加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11月初任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中队副政治指导员。1940年9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民运队长。1942年...[详细]
姚作宾(1891~1951)四川南充南部人。1918年赴日本留学,明治大学政经科毕业。“五四”运动后期为北京“全国 ”领导人,1920年因组建“另一个”“中国共产党”轰动一时。1922年参与接收青岛,历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交涉课课长、代理接收委员兼交涉员、督办公署顾问等。1933年任青岛中国石油公...[详细]
许兰洲,1872年出生,河北南宫八里庄人。字芝田。幼学儒习武,青年从戎,有“赛天霸”之称号。任清军五营统领,后入湖南讲武堂,毕业后入北洋军。 1912年,许兰洲已任协统(少将旅长),驻扎黑省。蒙古郡王乌泰叛乱,许进驻大赉镇压,有功于中国统一。 1914年,许兰洲任黑省陆军中将师长,任国栋...[详细]
许克俭(1923—1951)今资邱镇前东庄村人,著名革命烈士。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10月参军,在费北县大队独立营三连当兵。194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县大队升级,他随该部队调往东北,历任班长、副班长、排长。1948年11月在辽西战役中立大功2次。1949年7月在长胜街战斗中...[详细]
王振渚(1878~1951),字季凫,苏仙区良田镇铺下村人。弱冠考取秀才,名列榜首。不久科举废,因家贫,设馆于良田两湾洞,有人讥之:“我们每年拿几十担物谷,可以养老你。”王一气之下,愤而投笔从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广东陆军将弁学校。毕业后,派充广东新军排长,与赵伯先、黄兴、倪映典等...[详细]
汪盈科(1894.7~1951.3.6),字子进,徽县水阳乡宋碥村汪家台子人。幼年启蒙于家乡义学,稍长就学于徽县高级小学堂。 民国16年(1917年)考入甘肃省立第三中学(天水)。毕业后任教于徽县第一高级小学,后任该校教导主任和校长。民国29年(1940年)任教于徽县吴山女校,同年接任女校校...[详细]
孙海筹(1893~1951年)沙边村人。1917年赴南美洲智利国经商,办过中文报纸,曾任南美洲侨务视察专员。1931年归国,热心家乡教育,出钱出力筹建沙边小学,被选为建校委员兼总务主任,率先捐出白银五百大圆,经2年努力,建成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小学。1937年被委任为中山县第四区区长兼 局长,严令禁...[详细]
邵根贵(1901—1951),又名桂根、国贵。浙江省建德檀村镇童宅坞大坞里村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建立大坞党支部,邵根贵任支部书记。5月,中共兰溪永柱区委派李取、邵根贵到寿昌为组织农民暴-动 进行准备。6月,邵根贵来到寿昌县城附近活动,领导贫苦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抗交苛捐...[详细]
潘矩楹(榘楹).男,(1882年——约1951年。建国后在京被捕,不久卒。),字丹庭,山东省济宁市人。 早年入“新建陆军——步兵随营学堂”(“新建陆军”是完全按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的军队,对新兵的选拔征募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等规定。“新建陆军”军中设有步兵、...[详细]
龙怀麟(1906~1951),侗族,东一里(今鹅公岭苗族侗族乡)人,出生于恶霸地方家庭。1927年8月,由省立第二师范毕业后回县任教。1931年,依靠兄长、县铲共义勇队第一队长龙腾汉的权势,升任县初级中学首任校长。1934年加入国民党。 1938年8月,龙怀麟派人暗杀了县抗日救国自卫团团长莫...[详细]
刘介丞(1904--1951年)本名刘茂藩,字介丞,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人。1921年考入襄阳二师,受肖楚女之教育,因参加 被校方开除。由于社会进步势力声援与支持,迫使校方收回成命。1926年冬考入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毕业后,被省党部派往保康,任县党部筹...[详细]
林步云(1930-1951),化名陈博,仙游县榜头坝下村人。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参与领导东乡农民暴-动 ,5月被通缉,从而转移到莆田。1931年2月,人中共莆田县县委委员,1932年9月,任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委员。以后回仙游开展革命斗争,直到仙游解放。...[详细]
李辉(1927~1951),建立镇区桐木堡(今丑溪口乡)人。1948年,高中毕业后,被国民党军队抓丁。次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继而投入淮海战役、上海战役。作战勇猛,多次受部队嘉奖,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二次。 1950年随志愿军炮兵十六团赴朝鲜作战,任炮兵排长、连长等职。1951...[详细]
劳健章(1894—1951),又名劳健,字笃文,号“思宜馆主”,浙江桐乡人,清京师大学堂总监劳乃宣次子。精书法,尤钟小楷,善治印,著《篆刻学类要》。 又著《老子古本考》二卷,参校唐以来写本、石本凡数十家,己说迭见,影响颇巨,此书后来屡被各家称引。又曾以四色分校《集唐字老子王弼注》。 妻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