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黄春源 [公元1889年-1951年]

  • 黄春源(1889~1951年) 字碧泉,号芹溪。建阳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对古典文学与书法造诣较深,曾以诗会友,一时名扬全城。 黄春源平易近人,淡于利禄,长年素食布衣,生活俭朴。辛亥革命后,虽然倡导新文化,但女子仍然禁锢在家庭,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春源慷慨解囊,于民国8年(...[详细]

侯香岑 [公元1875年-1951年]

  • 侯香岑 (1875~1951) 字璧谿,籍贯梅城。清光绪元年(1875)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勤奋好学,9岁入私塾,23岁中秀才,写得一手好书法、秀文章。光绪三十年科举废,侯凭学渊源,励志行医济世,潜心钻研歧黄医术。 香岑早年与辛亥革命前辈黄乃裳乃师友关系。受其影响,同情并支持民主...[详细]

洪钟元 [公元1892年-1951年]

  • 洪钟元(1892~1951年) 洪钟元,字乾若,清光绪十八年生,今溪尾乡高山村人,后迁住城关镇。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毕业,私立马江船政学校肄业。民国12年(1923)为东路讨贼军留闽第一师师长卢兴邦录用,先后任师司令部书记官、闽北各属绥靖委员公署秘书长、南平县县长、卢部驻福建省城办事处主任...[详细]

贺振伦 [公元1902年-1951年]

  • 贺振伦(1902~1951) 字经武,龙驹寨贺家村人,毕业于陕西中山政治学院,历任西安玫瑰女子中学教员、国民党西安市党部委员、陕西省党部委员、淳化县县长、国民党陕西省第四区党务督导员等职,曾以商县国大代表身份参加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总统选举。解放前夕,任中央新编第五军政工处长。1949年11月...[详细]

贺少章 [公元1899年-1951年]

  • 贺少章(1899~1951),又名贺宗善、贺印,平利县八仙乡人。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他从小上学,16岁结婚,遂弃学随父贺清澄(清代监生)管理家务,经营商业,主要对农民进行地租和0剥削。民国21年(1932)其父死后,主持家务,对人民群众极尽搜刮之能事,不仅是八仙的土豪劣绅,更是国民党在平利县的要...[详细]

郭冠杰 [公元1892年-1951年]

  • 郭冠杰(1892~1951) 郭冠杰,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5岁丧父,靠母亲务农为生。早年入丙村三堡学堂,就读之余,充当厨役以维持学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随堂兄郭典三到广州,参加过同盟会的 活动。其后考取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四期,与该校教官邓铿及同学邓演达过从甚密。翌年,由邹鲁主盟...[详细]

高又明 [公元1886年-1951年]

  • 高又明(1886~1951)名明德,字又明,晚年号师佛子。陕西泾阳人。12岁时在泾阳巨富柏森家给其子柏惠民做书童伴读,后肄业于三原宏道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四川开始与井勿幕交往。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井勿幕在奉孙中山命回陕西发展中国同盟会会员时,即介绍高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陕西同...[详细]

匪扬 [公元1918年-1951年]

  • 匪扬(1918~1951年),乳名志从,字其光,化名范瑛,斜滩镇元潭村人。民国7年(1918)生。先后任过国民党政权的武曲、斜滩、南阳、托溪、平溪等乡(镇)的乡(镇)长。 1949年,匪扬勾结斜滩、武曲、凤阳一带的地主豪绅及部分国民党军、政、特工人员,向当时败退经寿宁的李延年兵团残部购买了大...[详细]

杜振宇 [公元1922年-1951年]

  • 杜振宇(1922-1951年)阿城县小岭杜家崴子生人。1947年7月,在平岭区参加工作任工作队员,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948年12月提为平岭区区长。是年,他带领平岭区担架队去吉林省蛟河县支援解放战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9月4月调任天恒区区长。 1950年9月,杜振宇被调到阿城后方病院...[详细]

丁超 [公元1884年-1951年]

  • 丁超 (1876-1954),字浩忱。辽宁省新宾县人。1911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回国后,历任陆军第二混成协第四标教练官、东三省军械局科员、陆军学校副官、奉天军械厂科长、吉林都督府副官长等职。1919年任北京步军统领衙门总参议兼军械库总办。不久返回东北,充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详细]

邓星稀 [公元1916年-1951年]

  • 邓星稀(1916~1951年),亦名牲稀,又名畲客,福鼎县前岐西宅人,生于民国5年(1916年)。民国21年在前岐饼店当学徒,后被雇为做饼工人。民国27年,在前岐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由中共浙南特委介绍到皖南新四军教导队第二大队六中队学习。民国29年7月学习结束后,由中共浙南特委分派其任中...[详细]

邓仕均 [公元1916年-1951年,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

  • 邓仕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又名邓世军,1916年生,四川苍溪人。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等职。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腊子口、山城堡、平型关、保北等100余次战役战斗。作战机智果敢,英勇顽强,12次负伤,9次立功,获“战...[详细]

戴子良 [公元1891年-1951年]

  • 戴子良(1891~1951) 戴子良,广东海丰人。青年时代在该县公平墟盐店当店员,后赴马来亚,在柔佛、古莱和新加坡经商,经过多年经营,成为当地中层资产者。 戴氏人缘好,除与上、中层人士有来往外,也经常接近初抵马来亚的侨胞,关照他们的生活,深得侨胞爱戴,曾被推举为育英小学董事长、古莱和新加...[详细]

崔相官 [公元1928年-1951年]

  • 崔相官(1928-1951年)朝鲜族,住阿城县城车站街。1945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历任战士,班、排、连长等职,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作战英勇,先后曾立过3次大功。1951年在朝鲜松鼓峰战斗中,他率全-士担负阻击任务,为赢得总攻的胜利,在阵地上坚持了一...[详细]

陈兆龙 [公元1875年-1951年]

  • 陈兆龙(1875年—1951年),字彬候,出生于漳州城,漳州中西学堂毕业后,应科试进秀才。清末因殴打大岸项日本布教所教士,日本帝国特务阿贞部对此责难,从而避事远走安南(今越南),不久任安南中华学校校长,并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时,回国任闽南同盟会会长,主持漳州...[详细]

陈言廉 [公元1909年-1951年]

  • 陈言廉,字志谦,乳名诗琴,南安东田甘露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其父陈恩冬,以染布、务农为业。言谦从小读书,20岁泉州培元中学高中毕业。这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入闽,在泉州举办军训,言廉报名参加。民国17年(1928)军训结束,言廉随后加入国民革命军,从此,步入军旅生涯。入伍后,被任命为国民...[详细]

陈学仕 [公元1925年-1951年]

  • 陈学仕(1925~1951年) 陈学仕,又名学序,别名希列,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 民国32年(1943年),学仕入南平中学初中部学习,被选为班长,第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民国34年冬,他回福州入英华中学高二学习,以学生身份为掩护,负责南平中学和英华中...[详细]

成竹亨 [公元1899年-1951年]

  • 成竹亨(1899~1951) 平梁乡人。国民党员。民国18年(1929)毕业于北京陆军测量学校,历任鄂北清乡司令部参谋书记、安康绥靖司令部参谋等职。任职期间积极进行-活动。 25年(1936),解甲归田,先后担任平梁乡乡长、县参议会副议长。其间,他依仗权势,霸占民女张氏为妾,敲榨姚某银币30...[详细]

成殿超 [公元1882年-1951年]

  • 成殿超(1882~1951) 原名典朝,派名国班,白河县磨子坪乡火石沟人。幼时家贫,勤奋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其父卖掉1石2斗稞地,助其应试,中“秀才”(此为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一时赋闲,在家设馆教书数年。民国初年,在挚友柴守纯和钱爱榘的引荐下,到知县孙麟阁属下供职,后任白河县财政局长...[详细]

陈邦文 [公元1917年-1951年]

  • 陈邦文(1917~1951年)上坪人,出身于上坪乡“首富”的地主家庭。其父陈祥彩曾任上坪地主武装的“团总”。陈邦文自幼娇生惯养,日事嬉游,不愿读书,成人时文化水平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程度。由于依仗家庭财势和堂兄陈邦永(第三区区长)的提携,陈邦文青年时期就任保长、联保主任和槐西、龙青、古马、洪田等乡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