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于芷山 [公元1882年-1951年]

  • 于芷山(1882-1951),原名于世文,字澜波,号芷山,辽宁省台安县黄沙坨子村人。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将领、伪满洲国汉奸。出身于地主家庭,早年在杜立三处从匪。1914年4月入奉天讲武堂学习。1920年任步兵上校团长,不久将扩编为旅,任少将旅长。后升任师长兼张作霖侍从武官长。1927年10月任东北军...[详细]

云灯 [公元1904年-1951年]

  • 云灯,俗名魏长龙,礼门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家贫,7岁出家方广寺为僧,从师诵经拜佛,勤于佛事,苦心钻研佛学,同时从事农业劳动,善于管理经营,寺内和道场等收入都用于修理殿堂、厢房,后遂升为方广寺住持僧。 方广寺位于深山密林,民国21年(1932),安德县游击队和地下交通员经常在这...[详细]

岳得义 [公元1901年-1951年]

  • 岳得义,长汀策武乡河龙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于贫农家庭,民国二十年(1931)七月参加革命,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兆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粮食巡视员。二十三年(1934)十月,红军长征,得义留地方开展隐蔽斗争,一次在牛岭动员群众,坚壁清野,不幸被捕,被判12年徒刑,押至南门苗圃...[详细]

游子光 [公元1883年-1951年]

  • 游子光(1883~1951年),又名太尊,秀篆人。幼年家境清贫,父耕母织。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游子光南渡暹罗(泰国)谋生。初在乡村垦荒种植,后收购农产品至京城曼谷贩售,获利甚丰。进而在曼谷开行坐店,经营土产,数年后遂成巨商。民国7年(1918年)游子光回乡完婚,第二年重返曼谷,并带去家乡酿...[详细]

游元贞 [公元1900年-1951年]

  • 游元贞,别名鲁诣,南平县(今南平市)王台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幼时读私塾,后在南平闽北中学高中毕业,考入福建法政学院。毕业后,任国民党南平县党部执行委员、福建省议会议员。民国32~36年(1943~1947)任国民党南平县党部书记长。民国36年,国民党“行宪国大”代表选举,游元贞...[详细]

叶永年 [公元1901年-1951年]

  • 叶永年 (1901-1951),曾用名叶永春、叶松龄、叶松明、叶兆祥。山东省海阳县人。1916年来东北,在黑龙江省亚布力俄国人办的格瓦斯火锯厂做工。1926入伍当兵。1929年任东北军第二十六旅三十六团上尉副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与该团团长刘汉章密谋投靠日本侵略者,他...[详细]

严正 [公元1911年-1951年]

  • 严正(1911~1951),字文祚,外号严瘌子,泰宁县新桥乡柞树下人。兄弟四人,严正排行第二。严正于民国17年(1928)毕业于泰宁县立杉阳初级中学。民国19年,在北乡民团余思聪部下任分队长,经常夜晚带领其小分队捕杀区、乡苏维埃干部、赤卫队员,民国22年6月间,有10多名红军到朱口买猪肉,住宿在...[详细]

杨向荣 [公元1895年-1951年]

  • 杨向荣(1895—1951),字向之,号智全,乳名保儿,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人。小时家贫,仅读书数年即缀学务农。1911年在北村加入红帮,1918年投靠军阀榆林镇守使署井岳秀,并任蒙边剿敌总指挥。1922年经冯玉祥介绍加入基督教。杨向荣死心踏地为军阀卖命,1922年至1936年间在陕北佳县、神木、府...[详细]

杨光祥 [公元1926年-1951年]

  • 杨光祥,1926年7月生于云南省广南县。他自幼聪明好学,从广南培风小学毕业后,于1945年7月考入云南省昆明市昙华寺金江中学。他在读书期间,对旧制度不满,追求光明和自由,如饥似渴地阅读《列宁选集》、《联共(布)党史》、《新华日报》、《简明哲学》等进步书刊杂志,对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有...[详细]

杨宝山 [公元1919年-1951年]

  • 杨宝山,1919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父15岁时就给地主扛活,由于长年劳累成疾,在杨宝山幼年时代,吐血身亡。母亲生下杨宝山七兄妹,有三个妹妹夭折。母亲由于长年患病无钱医治,于1939年病逝,遗下兄妹四人在苦难线上挣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杨宝山于当年...[详细]

徐经济 [公元1900年-1951年]

  • 徐经济(1900~1951)字子材。陕西临潼人。早年毕业于三原工职学校,以爱好体育投考金陵南通体育学校。1924年7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学生第四队学习,加入国民党。毕业留校学习飞行。1925年到驻河南的国民军第二军胡景翼部,任督办公署手 营排长、连长、营长。国民军第二军失败后回陕,在冯之明...[详细]

薛永黍 [公元1890年-1951年]

  • 薛永黍(1890~1951年),祖籍金门。童年在家乡念书,后赴福州英华书院肄业,毕业后到美国西根大学深造,获教育学士,嗣又攻读历史,考取历史学硕士。先赴菲律宾宿务中学执教,民国19年(1930年)应邀任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兼附属高中部主任。民国26年,受聘任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 七七卢沟桥事变...[详细]

谢廷昌 [公元1876年-1951年]

  • 谢廷昌,字杞楠,建瓯县东峰镇桂林村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清末设学校,廷昌赴北京就读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1912)毕业。民国初年,建宁府中学堂改名为建瓯中学校,学堂监督更名校长。廷昌由闽都督府建郡宣抚使冯金荣聘为校长,迄民国6年改组为福建省立第五中学,省派丘梧接充校长,他乃离职。 民...[详细]

吴毅丞 [公元1882年-1951年]

  • 吴毅丞(1882~1951) 字乃武,瓦房店镇人。清末秀才,民国二年(1913)任县自卫局局卿,四年(1915)任西区保卫团长,八年(1919)任北京政府众议院候补委员,九年(1920)任京东河道处工程委员,十一年(1922)任广东政府大本营咨议。十五年(1926),北伐开始后,吴毅丞离广东回紫...[详细]

吴香山 [公元1903年-1951年]

  • 吴香山(1903~1951) 字阶兰,一名吴文馨,白河县小白石河人。10岁丧父,由祖母阮氏抚养成人。读私塾6年,辍学后曾执塾馆,兼学中医。 白河地处秦头楚尾,山大林深,交通闭塞民国初年,豫陕川鄂驻军中常有哗变出来的队伍,到竹山与白河交界山区抢掠、“绑票”,民众深受其苦。民国十四年(192...[详细]

吴连元 [公元1880年-1951年]

  • 吴连元 本县八家子乡人,又名吴升三,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地主家庭,是本县有名的汉奸之一,-抗联的刽子手。 1894年吴在家念了1年书,1899年在八家子街经商。1923年在八家子康家炉担任甲长,共达6年之久,1930年到拉林街担任保卫队长兼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侵略者,...[详细]

吴国璋 [公元1810年-1951年]

  • 吴国璋,原名凤宝,乳名继生,1918年10月16日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吴国璋幼年曾帮过工讨过饭,7岁时就下地做活,9岁给地主家放牛,经常挨打受饿。阶级仇恨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孕育着。 1929年,商南地区(今属金寨境内)的农民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吴国璋看到农民...[详细]

武超 [公元1920年-1951年]

  • 武超(1920~1951),别名啸虹,化名陈震,平利县城人,从小读书,毕业于安康中学。民国28年(1939)在战干团第四期青干班受训,回县后任战干团平利通讯联络站站长。对雇工极其苛刻,任意打骂,并打断女佣人邱氏的手臂。任书院巷小学校长时,残酷体罚学生,贫苦农民谢老八的大女儿被他一脚踢中丧命。民国...[详细]

吴丙炎 [公元1887年-1951年]

  • 吴丙炎(1887~1951),江西南城人。幼年丧父,在私塾读过一年书。13岁,邻人带他至建宁学徒,见他身材瘦小,谁也不愿收留他。后来,盐务局的一位同乡,把他介绍到县盐务局打杂,并议定三年内盐务局只供给衣、食、住,不给工钱。一年后,有一次盐务局奉令上报仓盐存量,局长问管理人数字,管理人说要查帐才知...[详细]

翁光国 [公元1898年-1951年]

  • 翁光国字任民,光泽县司前乡举贤村富家坪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民国11年(1922)于福建省立第六中学初中毕业后,受聘到家乡邻近的管家洲李氏家塾教书,受李氏的青睐,以女儿嫁给他为妻,并出资帮助他在举贤庙角开设商店。 民国22年土地革命运动席卷全县,翁认为有机可乘,遂弃商从军,投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