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锡麟(1905—1951),字君白,号二溪,歙县岩寺人。先从黄宾虹学画,后毕业于上海美专国画系。画宗新安派,工山水,亦善花卉、人物,笔法浑穆,画风似渐江、查士标,安徽省博物馆藏有其山水轴,黄宾虹、汪采白等称誉其为新安画派后起之秀。曾在省立徽州师范任教多年,并组织徽州师范师生假期回乡工作队宣传...[详细]
鲍钧(1911~1951年)字如衡,化名石德林,乐江乡同乐村人。生于地主家庭。青年时被任为乡民团后备队队长。1937年,毕业于广西民团干校。1938年加入国民党。之后,历任村、乡长。1947年被选为县参议员,翌年为参议长。 鲍得高官厚禄后,生活更为腐化,把大小事交他人办,自己常跑桂林、柳州等...[详细]
朱炳,字剑秋,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身地主家庭。1917年在省立第五中学毕业。1918年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建瓯执行律师事务。1927年初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葛越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建瓯革命工作。同年5月建瓯驻军联合国民党 逮捕共产党人,他在国民党“清党”时被通...[详细]
周子达(1904~1951) 化名吉兴魁,本县蒲河区人。1919年毕业于高级小学,1940年肄业于陕西师范讲习所,1944年毕业于陕西战干团。1940年任宁陕第五乡公所干事,同年加入国民党。1942年任汶五乡副乡长,1944年起任汶五乡乡长,国民党区分部书记,侦防组通讯员、四一防谍室四分所所...[详细]
周寿娃(1911~1951)又名兴文。陕西商州人。曾任国民党地方军自卫队队长、常备队队长、营长、突击大队队长、绥靖警卫团团长等职,最盛时拥有 2 000多枝, 290多枝,轻重机枪26挺,炮2门。1933年起,残杀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500余名,- 妇女600多人,0、0人民财产无法计算,是横行...[详细]
周观春(1907~1951) 本县关口街人,曾用名周省耕。 周于1927年至1937年在太山庙初小任校长。1937年任县学租管理员,1939年至1940年任县动员委员会书记。1942年任县粮食科长。1945年至1949年担任县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参议长、县党部执行委员、三青团干事、直属第...[详细]
阙治安(1906~1951) 八河道人,出身贫苦,早年被裹胁入陈定安匪部,民国二十二年(1933)逃回乡,被钟又可任用为自卫队分队长,后任庙目乡联保主任。钟又可死后,继任古道乡长。初,阙治安仅有钟又可送给他的3支枪,后增加到171支,他利用合法身分网罗亲信,扩充武装,在洄水湾一带横行无忌,被人称...[详细]
郑元路 原名包新路,外号麻子路(因脸麻而得名)。南平县(今南平市)塔前乡塔前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两岁丧父,母亲改嫁到西芹南洲村,遂改郑元路。从小顽劣好, ,好逸恶劳。12岁就号称“孩子王”,上山砍柴,强迫别人抬他上山,待人砍好柴,又强迫凑搭一担给他。 郑元路17岁当起...[详细]
郑丹诚,字天植,号廷直,浦源村人,光绪六年(1880)生于书香门第。受胞叔谟光影响较大,自幼聪颖勤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养,才识不凡。二十八年,郡试庠生名列生员第一,优行增生。民国初,丹诚考入福建高等学堂,修业五年实科毕业,任宁德县莲峰小学教员,历任文、理、数、英语等科教学。民国8年(1919...[详细]
赵维卿,原名赵连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于延寿县夹信子区下石嘴子村一地主家庭。小学文化。伪康德元年(1934年)被伪夹信子区公所任命为甲长,在任期间,有00行为。 1935年,中共方正县委派杨春凭借同学关系说服赵维卿,让他利用有利身份,为抗日大业做出具体贡献。在杨春的教育帮助下,赵维...[详细]
詹华场(1927~1951年) 詹华场,民国16年(1927年)出生于大田县太华乡万湖村,当年父亡,13岁就开始开荒种地,与母亲相依为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万湖乡民兵连分队长。1950年参加剿匪、反霸斗争。 1951年11月15日夜半时分,一架-民党当局派遣的飞机窜入万湖上空,...[详细]
张仲愚(1899.10 — 1951.2),嵊州沙园村人。1923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丝织专业,后去上海,入纬成绸厂。1926年,与同行的几个技术员合股开办宝华绸厂。1927年,任天衣绸厂厂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关厂回家。 1938年,张仲愚当上了国民党嵊县画图乡乡长。1941年底,嵊县县城...[详细]
张治公(1881~1951年),又名张树林,河南省伊川县人,出身于绿林世家。祖父张士耿是清末“刀客”,叔父张黑子曾与“中州大侠”王天纵一道在嵩县杨山聚义,后张黑子被清南阳镇总兵谢宝胜捕杀,张治公遂上杨山,与王天纵等结为“杨山十大兄弟”。 武昌起义爆发后,张治公率部跟随王天纵攻打洛阳,因谋事不...[详细]
张树庭,名捷标,乳名松子,学名张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二月生于宁化县济村乡长坊村。生父张老蟾,因患痼疾去世,遗孤四人,寡母无力抚养,把4岁的树庭卖给济村秀才张仕波为子。 民国11年(1922年)张树庭由禾口道南小学考入福州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回宁化晓华小学任教。民国16年加入国民...[详细]
张亲民(1904~1951.4.15) 原名全安,城关人。国民党员。毕业于陕西省立一中。民国十四年(1925)在河南陆军训练处受训,曾任第9师某部排长。17年(1928)后历任汉阴县-长、安绥军少校参谋、汉阴县保安大队附、田粮委员会副主任、县参议长、县党部执行委员、国大代表、县勘乱建国委员会主任...[详细]
张介臣(1900~1951) 名善一,又名介臣,宁陕县城关镇人。生性乐观、豪爽。早年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善一报国无门,为糊口计,曾经营杂货铺。因生意萧条而倒闭。后又承包烟酒税务,又因生活开支挥霍,挪用白银200多两,被当局关押,经保释回家住闲。1926年因家事纠纷,加之夫妻...[详细]
张海鹏(1867—1951),奉天盖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汉奸。原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为奉系元老之一。张作霖死后在张学良麾下任洮辽镇守使,驻守洮南,因向张学良谋求黑龙江省省长未成而投靠日本并宣布就任伪边境保安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海鹏在日军的唆使下,在洮南宣布独立,就...[详细]
张枫庭原名张维铭,民国时期,松溪县北路大恶霸。他祖籍江西临川,清光绪廿二年(1896)出生于松溪城关,粗识文字,曾在福建省陆军混成团第一支队随营学校当过学兵。民国16年(1927)祖墩乡豪绅伊模田组织民团,聘他为教练。由于他善阿谀奉承,骗取信任,不久提升为副团总。他还仗懂得一点军事,渐渐不把伊模...[详细]
曾文光(1896~1951年) 曾文光,吾祠乡厚德村人。出身豪富。军阀混战时,投靠民军杜有清,任营长,恃势横行乡里,蹂躏百姓。1943~1946年间积极-,率部围剿共产党闽中游击队,杀害武陵游击队人员和家属40多人,被委任为福建省保安处咨议,漳平县民众自卫总团团副。 1949年4月,他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