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青(1896—1950),小名阿奎,德清新市人。其父一度开设书场,莲青耳濡目染,对曲艺萌发兴趣。恰值著名艺人全如青在新市说评话《五虎平西》,遂拜在全的门下,学说评话。因擅长说功,故将《五虎平西》改为以“狸猫换太子”为主要内容的说功书,并改书名为《狸猫换太子》。说书中吸收戏曲表演艺术,模拟人物...[详细]
许胜南(1921~1950),壮族。原名许安芳,参加革命后改名许晨、许胜南。吞盘乡弄乃村枯就屯人。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幼时因家贫穷,到12岁时才入学读书,在校同情穷苦同学,不满老师体罚。有次,校长(村长兼)和老师把欠交学费的24名小学生关在学校里,不给回家吃饭,逼家长缴纳学费,待...[详细]
小矶国昭(1880.3.22-1950.11.3),日本41届首相(1944.7.22-1945.4.5),陆军大将(1937.11),典型的官僚。九一八事变前后风云一时。因长的像老虎和长期在朝鲜任职,被称为朝鲜之虎。文武双全的战犯。战后,他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接受审判,被判处无期徒刑。1950年...[详细]
伍文湘(1902——1950),国民党军少将。石寨乡古兆村人。毕业于南宁军校高级班、黄埔军校第四期。曾任国民党军副师长、桂东师管区副司令。解放初期组织土匪-,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反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50年被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同年(公元1902年)出...[详细]
伍廷飏(1893——1950.3),号展空。国民党军中将。黎村镇温泉村人,毕业于广西陆军干部学堂。 伍廷飏历任李宗仁广西自治军统领、黄绍竑“广西讨贼军”第二团团长、第二纵队司令。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五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一师师长。后脱离军旅,先后随黄绍竑在...[详细]
巫海洋(1921—1950) 三里镇加滩屯入,壮族。出生予贫农家庭。初中毕业。1941年后,在本县东抚、石门、万寿等小学住教,经常阅读革命刊物——《群众》。1947年秋,在万寿小学任教时,正值中共地下党发起“古思起义”,国民党当局对革命除用武力镇压外,还征集一些老师组成政工队,进行-宣传。巫海...[详细]
吴春燕(1926~1950)女,长安镇人。14岁在融县初中毕业,1942年考入柳庆师范,在日军沦陷期间,她肩挑行李随校转移,辗转数百里,坚持学习至毕业。1945年秋后,她先后在西隅乡小学、柳州实验小学、大埔小学任教,在与中共党员共事中,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经常向学生宣讲革命道理,启发学生投奔革命...[详细]
文涛(1886~1950),又名文湘岩,出身于醴陵县铁口乡豪绅之家。民国22年2月任华容县县长。抵任后,一手抓“铲共”,一手抓钱财。在任一年半,先后3次撤换、委任县财政局长,从中0受贿,并伙同-钱财;把从醴陵带来的亲信安插到各个要害部门,帮其增加摊派项目,巧取商铺捐、田亩捐,大肆侵吞各区乡保安经...[详细]
韦绍雄(1924—1950) 西燕乡 村人。壮族。贫农成份。高中毕业。 1947年,他高中毕业回来,经常到县城书店买《大众报》等进步书刊。1948年秋,乡警到村追粮,他与乡警争辩:“要了公粮为啥还要附加粮?什么道理?”乡警辩不过,用 托将他打晕在地。 1949年春,他同中共地下党组织取...[详细]
韦绍光(1899—1950) 澄泰乡云龙村云周庄人。壮族。贫农出身。初小文化。 在旧社会,绍光为地主打工,当牛作马。上林县解放后,工作组依靠他作根子。他工作积极, 立场坚定,斗争坚决。1950年2月被委为白圩区高岭乡农会主席。他动员贫、雇农踊跃起来参加农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并积极协助政府发...[详细]
韦儒瑾(1912~1950) 大坡乡岗尾村人,壮族,农民。1949年参加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6大队, 后任村农会主席。1950年5月18日,他在家召开农会骨干会议,会后在家住宿。翌日清晨,被300多土匪武装包围,他顽强战斗到弹尽,与两个儿子(一个14岁,一个12岁) 同落匪手。在毒刑拷打下,他立场...[详细]
韦高振(1900~1950),原名仕宝,后改名漫。原籍钦州县小董人,后落籍靖西。1932年4月参加革命, 曾任中共滇黔桂边游击大队长、联队副总指挥。1937年叛变革命,投靠国民党。 韦少时家贫,19岁时误伤人命,逃来靖西。初在县城西门外姓邱的屠户当伙计,后姓邱的投军,乃做散工。民国10年(1...[详细]
王云安(1887~1950年),又名祥发,河南省洛阳人。王云安家乡军屯村是少林通臂拳武术之乡,他自幼耳濡目染,渐渐对武术产生了兴趣,有空就模仿大人的动作苦练起来。天长日久,他练成了少林通臂拳。 民国21年(1932年)开封摆擂比武。王云安代表洛阳县前往打擂。在开封相国寺的擂台上,高大魁伟的王...[详细]
王以彭(1932—1950),瑶族,朝川乡杨溪村(今属西岭乡)人。1949年春,王以彭考入省立平乐中学高中班。在平中期间,参加共产党组织的秘密读书小组,阅读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想启迪,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经莫家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以彭机灵、沉着、大胆,入党后任交通联络员,回...[详细]
王晓东(1899~1950),壮族,南圩乡发立村人。 1919年, 王晓东受自称自治军第九司令卢子美的委任, 在刘家堂旅当连长。1929年至1931年, 王任隆安县长。1930年1月,红七军第一纵队解放隆安县城,成立县革命委员会。 王晓东率县团兵配合国民党军队“围剿”红七军第一纵队。当一...[详细]
王绍益(1911—1950),桐木镇北街人。绍益少年好学,上中学时就阅读了不少马克思、列宁著作,对革命事业甚为倾慕。 王性格豪爽,胸怀大志。19 46年,桐江乡乡长梁君侯肆虐乡民,侮辱桐木中心校校长。 绍益抱不平、亲临乡公所与梁论曲直,使梁不得不登门向校长道歉。 1949年5月, 王...[详细]
王理孚(1876—1950),字志澄,号念庐,后改名锐,字剑丞,又号海髯,平阳鳌江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就读浙江武备学堂,因家贫辍学。二十九年,回鳌江在小成学院任教。次年,学院改为鳌江公学,理孚任堂长。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协助孙诒让在温处学务分处工作。宣统元年(1909)夏,当选为浙江...[详细]
田海(1925~1950),黑龙江省城山屯人。1945年10月,他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九军一四五师侦察队当侦察员。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全中国随军南下,1950年到达钟山,驻在英家。是年农历四月十一日,大股土匪包围了四哨村,正在抓人抢劫之际,驻在英家的部队赶去解围。田...[详细]
陶梦武(1926—1950),壮族。两江乡培群村大陶屯人。民国31年(1942年)在省立武鸣初中读书。1947年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破孩”的-,并参加中共地下党在学校组织的“读书会”。1947年下半年,陶梦武按照中共地下党的安排,回县东区开展革命活动,在东区小陆乡组织进步青年建立“革命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