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李成山 [公元1917年-1950年]

  • 李成山(1917~1950)涞源北大沟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涞源城,他所住的村虽未沦陷,但他对日军在侵占区杀人、放火、0妇女等暴行非常痛恨。1938年,八路军在涞源开辟抗日根据地后,他立即投身于抗日斗争,先后任村自卫队班长、分队长、武委会主任和中队长及区大队部干事。...[详细]

胡桂秋 [公元1917年-1950年]

  • 胡桂秋(1917-1950) 男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共党员,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进行着长期而艰苦的隐秘斗争。长沙和平解放后,民政权,党组织又派其参加湖南地区的缴费建证工作。1905年4月其带领六名同志在押解巨款途经广东乳源附近时,遭土匪伏击,为保护国家财产,与土匪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详细]

郝亮 [公元1917年-1950年]

  • 郝亮(1917-1950) 原名郝开明。1917年9月出生于贫农家庭,莱西市院上镇郝家许村人。1936年参加“民先”,1938年入党,同年7月参军,先后在八路军胶东五支队、华东九纵任战士、教员、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军组织部长等职。1950年郝亮同志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二十军五十八...[详细]

郭英 [公元1920年-1950年]

  • 郭英(1920-1950),福建省福州市人,时居南平市(今延平区)。1948年12月参加革命,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北游击队战士,参加了解放闽北的斗争。闽北解放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任140师418团警卫-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赴朝参战。1950年12月在朝鲜战场失踪,1951年...[详细]

耿介 [公元1920年-1950年]

  • 耿介,原名耿志诚,宣威榕城十字街人,1920年11月出生于四川泸州。舅父耿敬先早三年参家滇军,官至旅长,因受排挤而退役回家赋闲,家境日趋衰落。 耿介幼年时,在四川泸州上小学。1935年在昆明虹山中学上初中,毕业后升入昆华工校读高中,后转入云南大学附属中学。耿自幼聪颖,又长期随父身处军营,对国...[详细]

高振霄 [公元1876年-1950年]

  • 高振霄(1876~1950)字云麓,别署闲云,又号顽头陀,别署洞天真逸,鄞县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进士,官编修。善书,宗二王参以南北。民国后寓沪教授书法,鬻书自给,间画墨梅,每日临碑读书,至老不衰。 ...[详细]

符传钵 [公元1899年-1950年]

  • 符传钵(1899~1950),字景范。塔洋镇千秋大廉坡村人。出生书香门第。1919年,公费选送法国里昂大学深造,经8年苦读,取得法学博士,是县内最先获博士学位者。回国后,在广东绥靖公署及省府供职数载。1939年,出任琼东县长兼游击队指挥,部署作战应变事宜。县城失守后,县府迁移烟塘伍园一带,策动民...[详细]

戴望舒 [公元1905年-1950年,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详细]

陈子明 [公元1925年-1950年,革命烈士]

  • 陈子明(1925-1950),福建省尤溪县溪尾乡本洋村人。生于1925年3月,1950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9军80师238团战士。1950年11月27日在朝鲜新兴里战斗中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1951年10月1日烈字第1744号确定为革命...[详细]

陈隆吉 [公元1927年-1950年,革命烈士]

  • 陈隆吉(1927-1950),福建省尤溪县西滨乡七里村人。生于1927年12月,1948年12月参加革命,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4师340团警卫-士。1950年12月28日在朝鲜临津战斗中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政治部于1951年6月3日批准陈隆吉为革命烈...[详细]

陈光洽 [公元1924年-1950年,革命烈士]

  • 陈光洽(1924-1950),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乡坂面村人。生于1924年1月,1948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79师336团一-士。1950年11月在朝鲜柳临战斗中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于1951年10月25日烈字第59号确定为革命烈士。...[详细]

常藩侯 [公元1882年-1950年]

  • 常藩侯(1882—1950年)名恒芳,寿县保义集人。幼年读书,18岁中秀才。时值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之际,他目睹清廷腐败,国事日非,乃阅读卢骚的《民约论》和上海的《苏报》,以及其他一些进步书刊。同时,看到上海的黄克强、章太炎、章士钊等人的革命活动,便毅然投笔从戎,立志以身许国。 光绪二...[详细]

蔡大元 [公元1918年-1950年]

  • 蔡大元(1918~1950年)出生于梅山镇梅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秋,考入港门五高小学,在校长何绍尧和进步教师的教育下,常与学生一起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1939年2月日军侵占崖县,蔡大元参加“抗日救国后援会”,跟随孙珠江等在保平、东盐灶、梅山一带进行抗日活动,破坏...[详细]

白连喜 [公元1920年-1950年]

  • 白连喜(1920~1950)化名李振东。满城北章村(今属保定市新市区)人。参加革命后,在满城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工作,带领民兵与敌人作斗争。1948年春,担任冀察地区昌顺县政府秘书兼县粮食局局长。同年8月,调任昌顺县南口镇镇长。平津战役开始后,昌顺县驻军较多,南口镇成为全县转运粮草的集中地,每天约有...[详细]

覃祖荣 [公元1910年-1950年,革命烈士]

  • 覃祖荣(1910~1950)壮族,桥板乡温塘村人,农民。1950年春解放军进村时,即参加革命,参加征粮、收缴社会0、组织农会和民兵。被选为村农会主席、县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陈廷和(1914~1950)桥板乡温塘村人,农民。1950年解放军进村时,即参加革命,被选为村农会副主席。 19...[详细]

奏克祯 [公元1931年-1950年]

  • 奏克祯(1931—1950),女,出生于桂林市,日寇入侵广西时随家疏散到平乐大中街。秦克祯在平乐中学读书时,参加平乐中学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读书小组,阅读进步书籍,逐步接受革命思想。 1949年7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参加平恭钟人民解放大队任政工员。恭城解放后,参加恭城县征粮工作队,到莲...[详细]

朱耀华 [公元1886年-1950年]

  • 朱耀华(1886~1950)长沙县唐田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黄埔军校毕业,1926年北伐时任团长。以作战勇敢,人称“朱三猛子”。1930年,继张辉瓒后任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参与对湘鄂赣根据地的扫荡。1937年抗战爆发,率部守上海大场,因全军覆没,明耻自责,自杀未遂,解甲归田。住石常梅树...[详细]

朱为鉁 [公元1891年-1950年]

  • 朱为鉁(1891—1950),号映光,松旺镇松山村昌穆庄人。1909年入广西陆军小学就读,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胜利后,于1914年考入北平陆军大学炮科深造。1917年冬毕业后。分派回广西旧桂系陆荣廷部队广西模范营当营长,后相继为广西炮兵团第二营营长,广西陆军步兵第二团团长。1922...[详细]

周之贞 [公元1892年-1950年]

  • 周之贞(1892~1950年),字友云,一字苏群,晚号懒拙庐主。北滘圩人。少时就读于里塾。17岁赴新加坡谋生,在侨商陆祐手下当文书,后来自行集股经营,家道渐达小康。之贞秉性侠义,热心社会活动,在槟城加入洪门会和中和堂,被推为“大哥”,曾资助康有为保皇变法活动。后结识孙中山,服膺反清革命,于光绪三...[详细]

周玲荪 [公元1893年-1950年]

  • 周玲荪(1893—1950),海盐武原镇人。毕业于县立蔚文高等小学堂,1912年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深受教师李叔同(弘一法师)影响,喜爱音乐、图画,从此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1918年经李叔同推荐,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艺术系主任。1921年改为东南大学后,兼任附中音乐教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