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黄明光 [公元1911年-1950年]

  • 黄明光(1911~1950年) ,壮族。清宣统元年(1911年)1月生于凌云县天峨区西马乡下亭村安马屯(今乐业县马庄乡打路村) 。黄明光有5个兄弟,他排行第四。由于家贫,幼年没有进学校念书。只是在参加游击队之后,才学会了认字和写信。他年青时同三哥黄明章背井离乡,到过幼朗乡的幼里、百安、陇那屯及贵...[详细]

黄化民 [公元1896年-1950年]

  • 黄化民(1896.12.12~1950.11) ,外号黄老鸡、罗鸡四。太平镇仁安六堤村人。出身贫寒,兄弟5人。排行第四。父生烂皮癣,村人误作麻疯,被撵死于野。母改嫁,兄弟流浪。8岁给思兰村(今属古龙镇)黄姓人家放牛为生。其间,常偷村人小鸡喂养而得外号。在山间放牛与盗贼交往,得贼首赏识,十三四岁被...[详细]

黄高志 [公元1926年-1950年]

  • 黄高志(1926~1950),钟山县两安瑶族乡龙窝村人。1944年中学毕业,考上平乐师范。 1947年在两安中心校当教师,思想倾向革命。1949年夏,经中共党员钟焕昭同志的培养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积极投入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在两安一带宣传革命思想,散发《党章》、《爱青会会章》、《...[详细]

花衡山 [公元1926年-1950年]

  • 花衡山(1926~1950),原名花桂香,壮族,第四区那伯村赖忒屯(今思阳乡那板村)人。 花衡山出生贫农家庭,1948年冬于上思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在本屯小学任教师,开始受进步老师的影响,倾向和支持革命。1950年考入“上思县青年干部训练班”,尔后,被推荐到宾阳专区干校学习, 3个月后结业,...[详细]

贺醒汉 [公元1896年-1950年]

  • 贺醒汉(1896-1950),原名兴汉,乳名伏生,岳阳县鹿角镇人。早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纺织学校,曾在县忠信小学任教多年;北伐时任第八军宣传员;北伐结束后回县任县立中学训育主任。在此期间,曾参与县农民协会的工作。“马日事变”后,为躲避弛方团队搜捕,到南京投奔其弟贺衷寒,先后任国民党南昌行营第一宣传处...[详细]

何凌登 [公元1915年-1950年]

  • 何凌登(1915-1950) 1915年出生于福建省闽候县。1938年参加革命队伍。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九军军部参谋。 同年10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21日午夜,在入朝行军途中,突遭敌机低空扫射,何凌登同志牺牲在指挥车中,时年35岁...[详细]

何际元 [公元1908年-1950年]

  • 何际元 (1908~1950) 何际元,号印三,宁乡县草冲任堂湾人,清光绪三卜四年(1908)生。1926年春入黄埔 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历任直属部队连长、营长,1937年后任武汉禁烟督察处巡缉队长、粤汉铁路护路队长,1941年升湘鄂赣边区挺进指挥部调查室E校主任。 1942年6月...[详细]

郭灿若 [公元1895年-1950年]

  • 郭灿若(1895~1950年),名景星,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人。洛阳平乐郭氏正骨,在清末已驰名全国。敦灿若是平乐正骨高手郭聘三之子,是郭氏的第五代传人。民国期间,继承父业在平乐行医。他医德高尚,造福乡里。平时只要有病人登门,无论逢年过节,都能做到有求必应。对患者提来的礼物,除少数农产品如玉米棒、红...[详细]

傅增湘 [公元1872年-1950年,近代藏书家、教育家]

  • 傅增湘(1872~1949)著名藏书家,校勘、版本目录学家。字润沉、复字流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笔名书潜、长春室主人等。四川江安县人。幼年随父宦游出川。 1888年,应顺天乡试中举,189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人保定新军幕府和直隶总督幕府。次年,授翰林院编修,旋任顺...[详细]

樊鹏 [公元1910年-1950年]

  • 樊鹏 (1910—1950) 樊鹏,又名樊才林,向化乡人。樊于1937年因贩 被捕入狱。出狱后即勾结匪徒张小和尚、张贤良等人抢劫向化镇恒济公典当,樊坐地分脏,得银9斤。1939年,樊参加施鼎新、蒋煊洲的抗日游击队,担任蒋队义务情报员。未久,又拜土匪陆安石为老头子。 1940年,樊脱离施鼎新部...[详细]

董永德 [公元1921年-1950年]

  • 董永德(1921~1950年),男,壮族,新州镇人。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在西隆县城参加培训后,组织委派到北楼乡(今沙梨乡)人民政府-队任队员。为配合解放军消灭盘踞在县内的土匪, 参加征粮运粮,保障部队粮食供应。1950年6月匪首张十二率一伙匪徒包围攻打沙梨乡人民政府,董永德和全体工作人员奋力...[详细]

翟家梅 [公元1905年-1950年]

  • 翟家梅(1905~1950),女,壮族,屏山乡团结村人。 1946年,翟家梅的丈夫李文艳被国民党政府抓去当兵。从此一去不回还,两个孩子成了孤儿,自己也成了寡妇。1949年夏,共产党游击队在团结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成立农会组织,她带眷参加农会。游击队的领导和队员到她家住宿,她热情招待,并千方百...[详细]

戴自振 [公元1925年-1950年,革命烈士]

  • 戴自振(1925—1950),百寿县三皇乡(今永福县三皇乡)人。民国三十二年到桂耕师范学校读书,当时学校有进步人士汤松年任校长,地下党员郭文杰、钟士民、黄半文等任教,他受这些师长的影响,思想上向往革命,并参加了学校许多进步活动。民国三十五年毕业回到百寿附郭乡表证中心校任教。此期间,他组织同事们秘...[详细]

崔伯温 [公元1896年-1950年]

  • 崔伯温(1896~1950年) 壮族。五村乡五村街人。建国前,他曾任五村乡乡长、区长。 当时,从天保的足荣、那甲、东凌至田阳县的坡洪、洞靖一带,只要五村崔伯温一声号令,随时可以召集千把武装,可谓南部山区“地头蛇”。民国23年崔伯温私开金矿,被国民党政府通缉后,跑上云南富宁,结识共产党人黄庆金...[详细]

陈信玉 [公元1896年-1950年]

  • 陈信玉(1896 - 1950)出身望族,清末民初爱国乡绅,广西蒙山县人,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陈文统)之父。 爱国事迹抗战时期,日寇入侵蒙山,陈信玉曾组织乡团抗日保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批避难蒙山的文化名人(简又文等)。陈不以行医为业,但熟读《本草纲目》,常自制一些药丸免费为佃户救死扶...[详细]

陈士华 [公元1925年-1950年]

  • 陈士华(1925—1950),山东郯城县人。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入伍。1949年6月,随军南下至临海县,任中共涌泉区委-委员、区农民协会主任。次年4月任区副书记。 在涌泉区工作时,率武工队下乡剿匪。访贫问苦,深入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建立剿匪基点村,开展剿匪活动,多次取得胜...[详细]

陈庆保 [公元1876年-1950年]

  • 陈庆保(1876—1950)陈庆保,武宣镇下北街人。他的一生,以种植胭脂李果为业,是武宣培植优质胭脂李果创始人。20岁时,从外地引进胭脂李果树苗,在鹰咀地(今镇红砖厂)种下230棵,4年开花结果,7年以后,产量达五六千斤。 1929年,陈庆保种下第一代的胭脂李树已逐渐衰老,产量逐渐下降,他重...[详细]

陈奇栋 [公元1920年-1950年]

  • 陈奇栋(1920~1950年) ,男,壮族,广西省平果县人。1950年3月受西隆县人民政府委派任德化乡(今德峨乡)人民政府乡长。当时西隆边远山区,山高林密,土匪还未全部消灭, 势力妄想推翻人民政权。同年6月13日,匪首杨世昌率200多名匪徒攻打德化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德峨岩洞,今德峨小学附近)...[详细]

陈纪德 [公元1922年-1950年]

  • 陈纪德(1922~1950),钟山县回龙乡龙眼墩人。1948年前,他在桂林两江师范学校读书,思想倾向革命,经常与同学一起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休学。1948年秋,他被聘为大桥中心校教师,积极投入中共地下党组织演的进步戏剧,教唱革命歌曲,刻印革命文件《农会组织法》 等各项工作。194...[详细]

陈汉英 [公元1930年-1950年]

  • 陈汉英(1930—1950) 女。原籍融县游华区双善村人。后迁柳城县沙塘街(今属柳州市郊区) 居住。1947年由沙塘小学考入柳城县中学。年半后因家庭困难休学。1949年入昌潍中学读书。1949年12月陈汉英在柳江县干部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分配到本县第二区工作。 1950年2月,她下乡发动群众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