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余鸿钧 [公元1911年-1949年]

  • 余鸿钧(1911-1949),字景庆,曾用名李保纯、余皋平、李仲文,外号高佬余。小赤坎乡新村人。家境贫穷,父早年在加拿大种菜、卖鱼为生,病死异国。 保纯于江门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乡,与乡人余光耀在家乡办得英小学,后转江门教学,倡导新文化。民国21至22年(1932至1933)进入广州中国新闻...[详细]

颜国瑶 [公元1898年-1949年]

  • 颜国瑶(1898-1949年),字子美,陆丰县东海镇六驿村人,家境殷富。早年在陆丰龙山高等小学和海丰中学读书,受爱国主义思想影响,青年时期思想进步。民国11年(1922年)寒假,陆城一批进步青年组织成立“协进社”,该社宗旨为团结陆丰有识之士,共图革新社会以“驱除城狐社鼠清陆城”,推举进步教师郑重...[详细]

杨高林 [公元1895年-1949年]

  • 杨高林(1895~1949),乳名岭古子,生于乐昌县河南桂花村。青年时期,受到革命宣传的影响,投身于乐昌县农-动,成为农运的骨干分子。民国16年(1927),杨高林随工农革命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民国19年1月,成立中共大坪杨家支部,杨高林任支部书记。12月,当选为“中共湘粤边区工作委员会”委...[详细]

谢国良 [公元1921年-1949年]

  • 谢国良(1921-1949年),陆丰县河口麦湖兆水坑村(现属陆河县)人。民国29年(1940年)进龙山中学读书,民国31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秋初中毕业后,在五云洞培正小学任教。民国33年春组织安排他回河口南溪,在岗子背等小学任教,后期任中共南溪支部书记,采取灵活方式宣传抗日救亡工作。...[详细]

温静轩 [公元1890年-1949年]

  • 温静轩 (1890~1949),祖籍长安新筑。幼年时酷爱绘画雕塑,曾拜临潼县名师学艺。民国十八年(1929)随家逃荒来耀,留居县城。此后,耀县各处寺庙泥塑、壁画,多经其手。每年元宵节,兼为地方筹办社火,立意新巧,不同一般,人人称奇。以故,“画匠温师”远近闻名,妇孺皆知。 静轩一生致力...[详细]

容少兰 [公元1877年-1949年]

  • 容少兰(1877—1949),名锡贤,又名殿英,字永思,新会荷塘禾冈村中心里(今属蓬江区)人。青年时在乡教书,因违反封建礼教,逃到广州读书。后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在日本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毕业归国,曾参加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赴马来...[详细]

任凯南 [公元1884年-1949年]

  • 任凯南 (1884—1949) 湖南大学校长,经济学家。 湖南省湘阴县(今汨罗市)人,1884年8月出生于湘阴县塾塘乡。青年时期聪明好学,曾考取秀才,后考入清末兴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深造。留日期间,结识了黄兴并加入同盟会,竭力为辛亥革命...[详细]

钱兴 [公元1909年-1949年]

  • 30年代的前期,在广州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有一个杰出的学生领袖,他就是被中顾委委员曾生同志誉为“救亡擎旗手”的钱兴。 钱兴(1909。5~1949。11)出生于广东省怀集县(解放前属广西)诗洞镇凤南村一个颇为富裕的家庭,原名发年,号发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毕生要为复兴中华而奋斗”的抱负,改名为...[详细]

彭云珍 [公元1931年-1949年]

  • 彭云珍(1931~1949年),女,原名云花,本县五云镇鹏岭村人。父早逝,母改嫁,年幼的彭云珍和弟弟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 1947年6月,潮汕人民抗征队成立,彭云珍多次要求入伍,但武工队考虑到她祖父母年高体弱,需人照顾,没答应。1948年12月,她长途跋涉到陆丰参加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东北大队,...[详细]

彭云贞 [公元1930年-1949年]

  • 彭云贞(1930-1949年),女,陆丰县五云鹏岭村(现属揭西县)人,出生4个月时,父病逝,母改嫁,她和哥哥寿为彭与祖母相依为命。由于家贫,民国29年(1940年)才进小学读一年级,两年后因家里无力支持而辍学。民国32年春,陆丰大饥荒,彭云贞给北坑村痴呆人作童养媳。但她不屈于命运的安排,第二年出...[详细]

潘文治 [公元1882年-1949年]

  • 潘文治(1882~1949),番禺鹿步司朱紫乡(现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珠村,黄埔第一、二次建区时,东圃、珠村均属黄埔区辖)人,出身于贫苦家庭。1900年,得老师帮助,考入黄埔水师学堂(黄埔军校前身)学习驾驶,为第八届学员。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派往英国留学深造。归国后,于1919年任永翔舰...[详细]

欧阳珍 [公元1923年-1949年]

  • 欧阳珍(1923~1949),连平县三角百兴围人。少时家贫,初小毕业后就开始分担家庭生活的担子,到过河源、惠州、香港等地,做过小贩、零工、勤杂、狱卒,奔波劳碌,生活艰苦。 民国36年(1947)6月下旬,欧阳珍离家到和平青州投奔游击队,后加入“连和边区人民武装义勇追击队”,并担任班长。7月下...[详细]

李衍洛 [公元1916年-1949年]

  • 李衍洛(1916—1949),新会县荷塘镇篁湾鹤围塘(今属蓬江区)人。民国27年(1938年)毕业于广东空军航校。是中国空军飞行员。民国32年(1943年)8~10月间,中、美两国在广西桂林成立“中美空军混合团”,属下有3个大队,隶属中国空军,由美国陈纳德将军指挥,李衍洛服役于该“混合团”,时任...[详细]

刘宗信 [公元1913年-1949年]

  • 刘宗信(1913~1949),镇安县西口区程家乡人,1947年参加革命,曾任郧西庙川农会主席。任职期间,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1948年转为解放军战士。1949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主力部队撤走,刘宗信因熟悉当地情况被留作地方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军主力撤走后,...[详细]

刘文彩 [公元1887年-1949年]

  • 刘文彩 汉族 (1887年-1949年10月17日),字星廷,是川西地区中国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人,著名的大地主,军阀刘文辉之兄。 刘文彩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因其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被当地 群众称为“刘老虎”。 1921年,其弟刘文辉当川军旅...[详细]

刘敏儿 [公元1933年-1949年]

  • 刘敏儿,女(1933-1949年),香港人,她在元朗光明小学读高小时,校中有位姓伍的老师,思想进步,指导学生阅读进步报刊。敏儿从报刊上了解到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英勇善战的事迹,向往解放区。民国37年(1948年)5月的一天,刘敏儿放弃优裕的生活,和慧琼、丽琼等7位同学毅然离开...[详细]

刘开锡 [公元1905年-1949年]

  • 刘开锡(1905 ~ 1949),刘家坪白族乡双溪桥人,少时进私塾数年。稍长,跟随父母下地劳动。 1928年,贺龙回桑植创建湘鄂西革0据地,部队在堰垭整编时,开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贺龙见他很机灵,留他当马弁,他在贺龙身边,经常受到革命教育,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指挥才能的军事干部。1931年贺龙...[详细]

李少芳 [公元1930年-1949年]

  • 李少芳(1930-1949年),又名天、挺,陆丰县金厢江梅村人。4岁时随父母到碣石开米店,民国28年(1939年)在碣石八保小学读书,民国33年参加学校秘密组织青抗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民国35年党派李少芳到揭阳钱坑寨私立中学读书作掩护,秘密联系转送韩江纵队复员人员赴香港的工作。民国36年派...[详细]

李荣 [公元1875年-1949年]

  • 李荣(1875—1949),又名观妹,号华亭,外号李亚奀,龙川通衢镇葛藤村人。童年仅念过私塾,因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期前往广州谋生,后转入香港英国“厄瓜尔”号远洋轮船当海员。其性憨直,敢抱不平,曾入香港海外联义社,并被推选为孙中山宣传革命筹饷委员会主任委员。从此,与孙中山结下不解之缘。 189...[详细]

林孝图 [公元1893年-1949年]

  • 林孝图(1893—1949),字桥生,号兰陔室主,白马乡(长潭镇)峡里村人。祖父寅宾通经史,父汉桥为晚清秀才。其祖父、父亲早逝,由祖母陈定娥、母亲丘玉贤含辛茹苦抚育成人。他师从著名宿儒陈芝邺、丘逢甲,勤奋攻读,学识渊博。 1912年,林孝图在峡里村创办三仁学堂,主讲经史。1922年,他担任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