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朝东(1879—1949),字震皋,晚年号止戈居士,丁岗乡葛村人。幼随父读,后师从名儒赵蓉曾先生,与其子赵声同窗研读,情同手足。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江总督张之洞,选陆师学堂学生8人赴德国习步骑炮工各科,解以优异成绩得选,于次年去德学习5年。辛亥革命前回国,任江苏都...[详细]
蒋秀(1897~1949),女,河南省滑县人。幼家贫,4岁丧母,8岁当童养媳,后被人贩卖到博爱,与魏庄村农民赵存禄结婚。 1939年元月,张璋到博爱筹建“中共博爱县工委”,开展抗日斗争。是年冬,因工作需要,张璋住蒋秀家中。蒋秀在张璋的启发教育下,很快懂得了革命道理,提高了觉悟,加入了中国共产...[详细]
何邦富(1926—1949),大路乡南元村人。15岁去上海学徒,诸事勤勉,一次无意中打坏用具,遭店主侮辱,愤然回家务农。民国32年(1943)入伍。新四军北撤期间,留守镇江县为武工队员,参加九龙桥伏击战;镇压大路镇 镇长。民国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7年春节,随队长聂老虎活动于沙墩一...[详细]
冯立生(1905~1949),原名冯坤。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宝应县郭桥乡赵河人。爱国教育家。毕业于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求学期间,受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秘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深受启迪,先后参加了民国8年(1919年)的“五四”-与民国14年“五卅”惨...[详细]
范竹斋(1869—1949),名安荣,天津人,祖籍山东范县。17岁入天津双福成广货庄学徒。1901年任景德和棉纱庄驻沪经理。1906年与金桂山、潘耀庭伙设瑞兴益棉纱庄,任经理。1913年合资在津开设同益兴纱庄,任经理,后改为独资经营。 1919年,范竹斋参与集资创办北洋纱厂。北洋纱厂是由天津敦庆...[详细]
方昭媛(1918—1949) 女。艺名小飞燕。临桂人。原为育婴院孤儿,后被方华亭收养,跟随其学艺。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欧阳予倩领导的桂剧实验剧团,曾主演欧阳予倩编导的新编历史剧《梁红玉》、《桃花扇》、《木兰从军》等。与尹羲在剧中扮演梁红玉、李香君、花木兰的A、B角,演得惟妙惟肖,引起观众强烈反响,...[详细]
杜子良(1906—1949) 凤翔县陈村镇东街人。民国17年(1928)毕业于省立二中,先后任国民党陇东绥靖公署民团队长和第二旅部中、上尉军官。西安事变后,遭陷害被关押,激发了对国民党消极抗日政策的不满。民国27年(1938)后,任国民党军队少、中、上校。民国38年(1949)任新编...[详细]
陈默(1913~1949年) 陈默,字冰思,幼名秋坤。2岁时因父(同盟会会员)被害,随母移居头桥镇。头桥小学毕业后,即在泰日桥镇一药店当学徒,民国20年参加共青团(CY)。2年后去新场一药店当职工,因在民众教育馆办夜校宣传革命思想,遭国民党当局逮捕,从南汇解至松江,又转镇江感化院被判徒刑12...[详细]
陈可余(1897—1949),上党乡人。23岁入匪伙,绑架0,为害人民。抗战初,自立山头,广收门徒,聚集大批0,拼凑队伍,在日军卵翼下组织上党自治会。其武装被新四军打垮后,投靠国民党镇江县县长庄梅芳,任常备队队长,是杀害新四军特务营营长马峰,包围、解除特务营武装的罪魁之一。民国29年(1940)...[详细]
张子良(1914—1949)招远县(今招远市)东丁家村人。193 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招远县委书记、西海地委秘书主任、胶东新华书店经理、华东新华书店副经理等职。1949年5月因车祸殉职。 ...[详细]
张羽(1915—1949)原名金智,字若愚,化名王绳祖。济南市人。早年就读于济南尚实英文社、齐鲁中学。积极参加进步活动。“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到安徽工作。1937年底到中共闽赣省委工作。1938年底,受省委派遣,到长乐工作。他以长乐县民兵团团部书记的公开身...[详细]
张水锦(1891~1949)又名锦娘,贫苦渔家女,18岁嫁与石美渔民黄进川为妻,虽是女性,但秉性刚强,爱憎分明。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角美镇。9月20日、21日石码、海澄也先后解放,国民党军队退据厦门岛。为迅速渡海解放厦门,解放军10兵团31军91师派出部到石美,配合中共地...[详细]
张伯英(1871~1949),谱名启讓,字勺圃,一字少溥,号云龙山民,又号东涯老人。铜山县三堡榆庄人。近代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尔后,为了家庭生计,先后在彭城、南京、萧县等地开馆授业。民国3年(1914年),当年同窗好友、北洋军阀政府的陆军部次长徐树铮推荐其为秘...[详细]
袁长巨(1905—1949) 今流峪镇下崮安村人。著名革命烈士,出生于农民家庭。1938年秋参加当地抗日组织,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担任游击队分队长,积极发动当地群众,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40年,配合一一五师取缔了资邱尹家村 道会门“红 会”,配合一一五师六八六团攻克天宝山南大顶,歼灭叛...[详细]
姚全岱(1922—1949)泗水县人。曾任小学教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革命。在担任城关区财政管理员、粮库主任时,千方百计筹粮筹款支援前线, 受到上级嘉奖。1949年2月,奉命南下,分配到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二军军部直属队第一支队四大队, 后在浙江省杭州市军管会工作。7月,组织派...[详细]
严朴(1898~1949),又名达人,字君实,号玖东。无锡市区张泾乡寨门人。清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一日(1898年3月22日)生。中共早期党员。幼年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民国6年(1917年)到无锡长安桥大宋巷小学任教5年,又考入上海环球物品交易所。民国10年考入上海西门专科师范学校。受“五四...[详细]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详细]
徐振中(1912—1949)曾用名徐成安。青州市朱良村人。抗日战争期间与日军勾结,袭击八路军,残杀了许多共产党员、八路军干部和无辜群众,罪恶深重。解放战争期间继续与人民为敌。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被俘。后按山东省渤海区行政公署命令,在益都县阳河村被处决。 ...[详细]
徐农(1917—1949)沂水县徐家洼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沂水长安区委书记。1949年奉命南下,任浙江省汤溪县委书记,领导开展新解放区的各项工作, 并多次率大队配合主力部队剿匪。同年7月,县委机关遭敌包围时牺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