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林德铭 [公元1916年-1949年]

  • 林德铭(1916~1949年),民国5年(1916年)生于福鼎县城关。少顽劣。18岁时小学毕业。 民国24年,福鼎县教育科公开招考校长,林德铭借故要挟,教育科长无奈便委任他为茭阳国民小学校长。民国27年,县民政科有3名乡长候补,教育科欲排挤他,趁机向民政科推荐。他接到桥亭乡乡长的委任状,额手...[详细]

林炳炎 [公元1891年-1949年]

  • 林炳炎(1891~1949) 林炳炎,原名新福,广东清远县石角镇田寮村(今清远市清城区)人。父亲林寿汝是一位老实的农民,有子女多人。林炳炎居长,童年时曾就读于本村的私塾、小学。因家境困难中途辍学,到广州一家小钱庄做后生(学徒)。为老板的挚友赏识,推荐到汕头的钱庄做店员,负责外出收送汇单和钱币...[详细]

李克欧 [公元1895年-1949年]

  • 李克欧,原名郁文,1895年10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祖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武秀才,对晚辈训导极严。李克欧小时即随祖父习武。10岁时,人生灾难接踵而至,先是父亲不幸病逝,母亲-改嫁,随后祖父也离开人世。小小年纪的李克欧被抛入了苦难生活的深渊,当了一名放牛娃,饱尝人间痛苦和辛酸。到15岁时,李...[详细]

李家齐 [公元1911年-1949年]

  • 李家齐,1911年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现为长底乡)小德江村的一个布依族农民家庭。幼年失去父亲,靠母亲节衣缩食把他扶养大。虽家庭比较困难,但母亲还是东借西凑供他在本地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也无力支持他继续上学,他只有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下地种田。他从小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看不惯...[详细]

李厚坤 [公元1911年-1949年]

  • 李厚坤,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石首县高基庙一个贫农家庭里。他从小跟着父亲到地里干活,断断续续念了三年私塾。 1930年9月李厚坤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江右军三大队宣传队任上士,同年8月,调红三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团第二营六连任班长。...[详细]

廖鸣欧 [公元1902年-1949年]

  • 廖鸣欧(1902~1949) 廖鸣欧,字伯鹏,广东兴宁人。少年时家贫,随伯父去马来亚。廖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向往革命,经介绍回国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军事,于民国10年(1921)在步兵科第十五期毕业回广东,先后在大本营所辖的建国粤军李福林部第五军任讲武堂教练,李济深部粤军第一师二团七营营附,张...[详细]

蓝蒂裕 [公元1916年-1949年]

  • 蓝蒂裕(1916—1949),重庆梁平县人,人称蓝胡子,出身贫苦,1938年在万县师范学校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他到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暗中从事党内交通联络工作。“皖南事变”后,转移到重庆附近开展农运工作。1941年底,在江北县保育院第一次被捕,后挖墙逃出。 19...[详细]

康亚宗 [公元1935年-1949年]

  • 康亚宗(1935~1949),龙溪县乌礁洲溪墘村人,出生于一个勤奋朴实的船民家庭。康亚宗排行第五,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深得父母的钟爱,全家省吃俭用,送他进小学读书。康亚宗在学校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钦佩,他还热爱劳动,每逢课余或假日都上父亲的运输船上...[详细]

江竹筠 [公元1920年-1949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入党。 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1947年,在“反内战...[详细]

简长伯 [公元1880年-1949年]

  • 简长伯(1880~1949) 简长伯,祖籍广东,出生于英属殖民地沙捞越(今马来西亚)。青年时期在新加坡莱佛士英文学院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回沙捞越从商。 简氏学识渊博,处事公正,深得邑侨爱戴,曾被推举为沙捞越广惠肇公会主席。1939年,简氏在沙捞越参加当地抗日活动。南侨筹赈总会古晋分会成立...[详细]

黄玉才 [公元1909年-1949年]

  • 黄玉才,原名毓采,长汀策武乡策田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二日。他幼年丧父,母又瘫痪,靠亲友周济维生。15岁小学毕业后,外出当兵,在国民党18军11师胡琏部下当勤务兵。因刻苦军训,练习格斗、奔跑,能与跑马比高低,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被调到侦察队,不久,升为队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特务连长。...[详细]

黄协荣 [公元1928年-1949年]

  • 黄协荣(1928、11~1949、6),祖籍龙溪县角美镇石美村。出生于菲律宾。出生后不久,父母不幸相继亡故,不满周岁的黄协荣就由曾任菲律宾怡郎市华侨商会会长、爱国侨领的兄长黄协裕收养。1933年,黄协荣随携资回国办实验农场的黄协裕到故乡石美村定居,并在石美小学就学。 1947年2月,黄协荣进...[详细]

黄显声 [公元1896年-1949年]

  • 黄显声(1896—1949),满族,辽宁省岫岩人。在沈阳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 。 黄显声1918年考入北京大...[详细]

黄甘树 [公元1921年-1949年]

  • 黄甘树(1921年—1949年),漳州城区人。父亲是多年的老船民。他年少时进入漳州船民小学念书,认真学习,考核成绩均名列前茅。民国24年(1935年)毕业于船民小学。因家庭经济贫困,无法继续升学,从此一直跟着父亲跑水上运输。 1949年漳州解放,当时人民解放军乘胜准备解放厦门,黄甘树积极报名...[详细]

郑古悦 [公元1880年-1949年]

  • 郑古悦(1880~1949年) 郑古悦,清光绪六年(1880年)出生于金门县。8岁丧父,11岁入私塾就读。光绪二十六年到新加坡谋生,初任职同乡所设企业,后自营土产贸易。1910年,创办顺源公司,设分栈于印尼邦加岛槟港。继又组建益成兴公司,设分公司于雅加达和泗水。后又建立新加坡振裕成公司,成为...[详细]

何树森 [公元1927年-1949年]

  • 何树森(1927~1949),山西潞城人,共产党员。民国36年(1947)参军,在西北联军第38军17师50团6连当战士。民国38年(1949)5月1日,部队在郧阳整编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野19军57师170团6连排长。是年随军西进,解放平利。在平利境内带领本排参加马盘山、三合寨、朳子等战斗,...[详细]

郝世英 [公元1915年-1949年]

  • 郝世英(1915—1949) 洛南县杨圪乡人。 郝世英出身贫苦,7岁给财东放牛,12岁入私塾读书,15岁时,母亲病逝。贫寒的家境迫使郝辍学,后在一家杂货铺当过学徒。民国23年(1934),去县保安团当兵,民国24年(1935)在县小队副训练班任班长期间,联络中二区自卫队四班班长张廷珍等18人...[详细]

韩勇义 [公元1920年-1949年]

  • 韩勇义(1920.11-1949.2) 韩勇义,女,辽宁省桓仁县连二担岭屯人。父亲韩文庆是哈尔滨轮船公司“广济号”船长,1927年冬全家搬到哈尔滨道外北五道街。9岁在道外小六道街女子小学读书,并学会了俄语。她活泼开朗,好打抱不平,性格豪爽、刚烈。1933年父亲被日本侵略者破孩致死后,全家搬到...[详细]

范友文 [宋][公元1907年-1949年]

  • 范友文(1907~1049),龙安乡陈坑村洋高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46年,范友文在当地贫苦农民支持下,以合法斗争形式,击败了地霸走狗范栋材,当选为龙安保保长。嗣后,巧妙地抵制反动政府的抓丁、派款、征粮等暴行,保护了群众,而自己却多次被...[详细]

丁云林 [公元1921年-1949年]

  • 丁云林(1921~1949),陕西安康人。民国37年(1948)4月,在旬阳县黑岭山战斗中解放入伍,任55师163团1营1-士。在淮海战役中,荣获“战斗英雄”称号。民国38(1949)5月,大军从郧阳西进时,他向党组织表示“争取再立军功”、“火线入党”。5月31日,首次解放平利县城时,他要求“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