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寅(1924-1949),又名李明,横县百合镇河塘村人。194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在横县中学高中部读书时,曾任学生会主席,和进步教师一起,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学习进步书籍和刊物,创办《石报》、《星报》,报导-的消息,传播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的罪行,他们领导学生反对县政府...[详细]
倪畅予原名倪润芳,祁西渚口村人,生于1904年。她自幼读书,1920年赴安庆就读于安徽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1925年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当时上海大学是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合办,校长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教师中有共产党人瞿秋白、萧楚女等。倪畅予在学习期间,接受了革命思想。 倪畅予凭父母之命在上海与...[详细]
莫和兴(1921.9~1949.8),代号莫冷。灵川镇木马村二排人。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即当雇工。 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秘密联络员。1947年7月“灵田起义”以后,他被组织上指定为木马村农民小组领导成员之一,后又担任“白面红心”的木马村村长。 木马村地处湘桂铁路和桂黄公路的东侧,南距桂林仅10公...[详细]
毛承祀(1912~1949年),溶江镇富江村冷江屯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毛孝先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进步农民,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的活动和安全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1948年8月,桂北人民翻身队(以下简称游击队) 张俊、李宏成、蒋合生和张禄生等人到富江冷江一带筹备钱粮,为部队北上开...[详细]
路祖安(1930-1949年) ,原名安彝,融水乡古鼎村人。伯父路璋,叔父路璠,是早期中共党员。1945年,就读于融县县立初级中学,后因家贫,辍学回家种田,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农闲时常随村上木匠师傅外出谋生。 1949年6月,路祖安参加柳北游击队,后来编入第四大队十二中队。1949年8月上旬...[详细]
陆相荣(1932~1949),两河乡长安村人。从小刚强勇敢,绰号“牛皋”。1949年3月起,他为游击队送情报, 4月初正式吸收为爱群部队刘承廉武工队队员。因他个子矮小而机灵,分配他专搞交通联络工作。 同年8月23日,武工队派他从烟竹水村去深浦源送一份情报。当他起程不久,两河乡陆英则保安中队就包...[详细]
陆徵祥(1871-1949) 北洋军阀政府官僚。字子欣,又作子兴。上海人。初系基督教新教信徒。1892年北京同文馆毕业。曾任清政府驻外使节翻译、秘书。1903年任驻俄使馆参赞。1906年任驻荷兰公使。1911年调任驻俄公使。同年入天主教。1912年任袁世凯政府国务总理和外交总长。后多次任北洋...[详细]
卢建文(1924—1949) 巷贤镇卢柱村卢庄人。壮族。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毕业。1947年秋,在南陔学校任教,与陈衷、卢哲等认识。1948年建文到宾阳中学任教,他利用课堂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同年夏,国民党县政府几次想追捕卢哲。卢哲到宾阳芦圩中山学校任教,从此...[详细]
楼曼文(1908—1949),女,又名方娘,小名梅园,萧山岩山(今楼塔镇)伊家店村人。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1921年随家迁居杭州。1924年就读于杭州女子中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楼曼文参加杭州学生联合会,并被推选为中学生女代表,上街--。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她在浙江...[详细]
李子鲜(1923.3~1949.10) ,乳名阿旺。灵田乡镇义行政村坪丘村人。中共党员。自幼家贫如洗, 负债累累。父-替人当兵一去不回;两个姐姐分别于9岁和14岁时被卖作童养媳; 母多病。 他从十多岁就给人家看牛、打工、砍柴、烧炭,与母相依为命。镇义多山,(他练就一副强壮体魄,肩挑200斤柴炭翻...[详细]
利贞厚(1920—1949),又名谢生,汉族,爱店人。高小毕业后,无钱升学,随父做工,拜拳师学得一身武功。1938年到国民党龙州教导队当兵,因不满于国民党军队的腐败,1940年初开小差回家。1941年中共地下组织爱店特支办读书会,秘密传播革命思想。利贞厚踊跃参加读书会活动,成为地下党的 积极分子...[详细]
黎永定(1916-1949),重庆市石柱县临溪乡人,共产党外围组织民主战士联盟成员。1947年参见川鄂边游击队,以临溪乡乡民代表作掩护,积极开展游击活动。1949年8月3日,与侄儿黎克文同时被捕,押送万县专署,9月6日,在万县大桥头被国民党万县专署专员公开杀害。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详细]
李瑶林(1912—1949),桐木镇王二村人,壮族。李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上本村私塾,勤奋好学,喜欢和穷孩子交朋友。 1930年,李瑶林考取象县中心小学。小学毕业后,被象县政府委任为麒麟乡 (今龙屯、古车、王二等村一带) 隘池村(今桐木镇邓池村)村长;不久后,调任古车村村长,但他看到...[详细]
李肖白(1905~1949),今汨罗市高坊镇人。其家殷实,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在国民政府军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参谋科科长、处长等职。 民国27年始,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人事科长、人事室主任、人事处长。30年,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特检处处长,后改任邮航检查处处长,授...[详细]
刘益基(1921~1949),灵山县平山镇灵家村人。小时家贫而好学,无钱进学校读书,他就站在教室窗外听老师讲课,由于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写得一手好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外出挑担、做小本生意以维持生活,在县城结识了进步青年黄文法等,还听到了许多八路军抗日杀敌的事迹。 1942年8月,陈铭金到灵家小...[详细]
刘祥绪(1928~1949),原名景星,白沙乡(今属绍水镇)水南山村人。因家贫,仅读村小学两年,10岁起,就给地主放牛,12岁跟父兄种田。1944年县境沦陷,其家物被日军洗劫一空,耕牛被抢走,父亲不幸又病故,刚满16岁的祥绪与兄用肩膀拉犁耕田,备尝苦难。 1949年夏初参加桂北游击队俞定远武...[详细]
刘善泽 (1885~1949) 刘善泽,字腴深,晚号天隐,浏阳县大瑶长口瑕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幼聪颖,4岁就读,10岁能文,14岁能诗,18岁补县学生员,援例入成均,授训导。同邑名宿李雨亭嘉其早慧,以女妻之。刘善泽尤精经传注疏之学,曾与湘阴郭复初编修立约,合疏小戴记,以补乾嘉...[详细]
刘禄坤(1879~1949),字宠臣,别字廉卿,笔名小岩,灵山县平南练(今平南镇)大宾村人。 少年时, 延名师就读,勤奋聪颖,博学多才,曾肄业于灵山钟灵学堂,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科考取入灵山县学(即考取秀才)。光绪三十一年,经两广提督学院,参加岁科两考取优等,补廪膳生。光绪末年兴新学,又考...[详细]
刘发林(1932~1949) ,绍水镇秀石村公所水南山村人。1949年4月参加桂北游击队越城部队。同年7月1日在蒲竹园(属绍水镇)战斗中负伤,隐蔽于白塘村堂姐(刘荣的胞姐)家。由于村长告密被抓,关在当时的白沙乡公所(今属绍水镇),严审,要他供出游击队的情况。刘发林始终回答:“不知道! ”敌人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