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泉周(1919—1949),镇海柴桥镇(今属北仑区)人。早年学业于宁波新学会社(书店),后毕业于宁波中学,继进西南联合大学,参加爱国-。1944年加入中共领导的民主青年同盟,投身-。次年至上海,供职公交公司保养场,后被推任公司员工福利会理事长。上海解放前夕,组织公交工人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破...[详细]
郑克(1920-1949) 广东省饶平县黄岗人,1920年生。幼年因家贫,随婶母侨居泰国谋生。在党的影响下,1933年参加了党领导的群众组织,1936年6月在泰国加入共产党共青团,次年5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7年7月抗战爆发,即回国加入新四军。历任干事、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时任华东...[详细]
郑高(1924.5.16—1949.6.1) ,鹤龙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2年毕业于灌阳县国民中学。1943年至1944年在巨望乡清塘村小学和县表证中心校任教师,结识了革命知识分子蒋念洁和中共地下党员曾金全等人,参加了进步教师学习小组,阅读了《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 、《政治经济...[详细]
赵子谟(1930年~1949。5),南丰县城人。194j毕业于南丰初中。为谋生只身赴南昌,在中正医学院细菌科当练习生。其间,他积极与进步同学组织“读书会”,节衣缩食订阅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 1948年12月,赵子谟设法筹资赴香港寻找共产党组织,适遇郭沫若,深获教益。从港返昌后,他联合进步...[详细]
赵连昌(1887~1949),著名石匠,壮族,进远乡政州村人。初小文化。11岁随父习石工,14岁能凿石磨、石臼,石墩、砌片石墙,16岁通各种石工工艺。外出谋生足迹遍及云南、贵州、越南、老挝。25岁左右,技艺娴熟,砌片石栏屋,不用灰浆也牢固。更善石雕,精于狮、龙、虎、风、象、飞马、飞鼠等飞禽走兽...[详细]
赵建谟(1926~1949),壮族,平福乡汪城屯人。出生于富有的家庭,父亲赵炳荣曾任国民党军官和上思县县长等职。 赵建谟7岁时入南宁粤华小学读书,后在南宁读初中。1940年日本侵略军入侵桂南,南宁沦陷,他随校迁到融县三江,初中毕业后曾加入广西学生军战地工作团,参加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昆仑关之战。19...[详细]
赵佳白(1883~1949),字楚玉,岳阳县甘田乡人。岳州金鹗书院毕业后,任教于县立高等学校,在校加入同盟会。民国1年,因时局恶化,为逃避通缉,潜往日本。回国后,在长沙为湖南都督谭延起草《讨袁(世凯)书》,深得谭的赏识与信任。历任宜章县长、益阳县长、省立图书馆馆长。15年,任京汉铁路南段少将监...[详细]
赵存仁(1916-1949),男,山西省崞县人,一九三七年入伍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四师十一团政治委员等职。一九四九年六月在陕西战役中牺牲。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详细]
张志明(1915~1949),原名汉臣,别名野萍,横山县波罗城人。 志明出身小市民,在五弟兄中排行二,家庭生活的拮据使他在少年时代就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民国十一年(1922)志明入本镇高小读书,一直名列前茅。民国十五年(1926),他暗中联络几个好友,向劣绅白海山家扔西瓜皮、洒尿、“指...[详细]
张载熙 (1917~1949) 张载熙,宁乡县洋泉镇福田桥(今属回龙铺乡福田村)人,1917年8月生。少时就读于宁乡县玉潭学校,后入浏阳礼乐局国学专修学校、湖南中和国学自修专科学校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笔从戎,于1939年11月考入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第三期。武汉 失守后,根...[详细]
张开月男,1906年出生,江州乡六板村人,壮族,农民出身,决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求解放。 1949年7月参加崇善县江州那贞乡游击活动,任板备乡农会会长(主席) 。1949年11月,从六板村来江州途中被土匪杀害。时年43岁。...[详细]
张殿阁,辽宁鞍山人,1925年8月24日出生。生前系鞍山市-铁东分局公安排驻和平分驻所公安班班长。1949年8月30日,在盘查一犯罪嫌疑人时,与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壮烈牺牲,年仅24岁。1949年11月10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政治部批准张殿阁为革命烈士。 ...[详细]
张春如(1887~1949),广西平南县鹏化里人(今大鹏乡),出身豪绅家庭。青年时受学于北平陆军学校,毕业后到广州认广东督军莫荣新为谊父 (莫荣新是桂平盘石人,未仕前走瑶山,常在大鹏居住) ,在莫部任旅长,兼任广东煤炭局长。任职期间,-受贿,其后拿了20万元白银回乡起大屋置田地,称霸鹏化山。 ...[详细]
曾庆邦(1925~1949),化名覃全、黎明。阳朔县金宝乡人,中共党员。 1940年在阳朔中学读书,成绩优异,1943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桂林师范学校。1944年秋,日本侵略军逼近广西, 同年9月,曾庆邦在兴坪参加战时青年服务队,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不久,为 国民党桂林民团指挥部归并服务队,...[详细]
余绍宋(1883—1949),字越园,号寒柯,龙游人。日本东京政法大学毕业。清宣统二年(1910)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1912年,任浙江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翌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修订法律馆顾问,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详细]
虞克韩(1920.7~1949.7) ,化名孙红,壮族,龙州镇驮苗街人。1936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龙州中学就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毅然投笔从戎,于1938年10月,参加广西学生军,参加抗日战争。1940年春,回龙津县农业合作指导室工作。1945年初,在“抗日图存,保家卫国...[详细]
喻家福(1923—1949年),延东乡同禾村人。民国32年(1943年)秋,考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受革命思想陶育。翌年秋,日寇侵桂,休学回原籍,曾任延东乡同禾小学教师。34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复学桂师,被选为学生会理事。其时,全国人民要求“民主”、“进步”“和平”之呼声日益高涨,该校在中...[详细]
叶雄(1928~1949年),原名毛初民,乳名兆生,曾用名毛玉刚,原籍灵川县麒麟乡鹿头村毛家屯,后为谋生计,随父母迁居桂林市。 1945年,毛初民随兄毛兆翔在桂林读书时与中共地下党员吴腾芳有联系,参加一些进步活动。同年,弟兄俩在灵川老家与共产党人接触时,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并准备抓他们。-连夜跑...[详细]
叶良辅(1894—1949),字左之,杭州人。1916年毕业于地质研究所,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20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获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先后任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教授。1935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著有《北京西山地质志》、《中国接触变质铁矿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