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民(1919~1948),百良乡合义村人。1937年在西安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捕关押在西安集中营,但因查无实据获释。1939年转赴陕甘宁边区。1947年返合,任合阳游击支队第一连连长,指挥有方,英勇善战。1948年8月,部队在牛庄遭敌袭击,效民临危受命,率部向敌群勇猛冲杀,不幸腹中三...[详细]
刘忠瑶(1922―1948),福建省闽清县坂东乡坂中村人。1942年考入南平高县商业学校,积极投身学生活动,宣传抗日救亡。1945年秋到福建学院求学,革命思想日趋成熟,成为-的重要骨干。194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中共福建省委派遣回到闽清任中共闽清县委委员,以元都梅真小学教导主任的公开身份...[详细]
刘学诗,又名刘霄琛,1920年出生,河北省景县人。1947年12月随大军南下,开辟桐柏新区。23日,被任命为光化县委书记和光化县独立营政委。26日,他带领县党、政、军进入光化东乡开辟光化新区。以东乡为基础,组建区、乡、村革命政权,分化瓦解土顽武装。1948年4月,刘学诗在指挥李祠碑战斗中不幸牺牲...[详细]
刘廷献(1929~1948)革命烈士,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任战士。在莱阳战斗中,他一人缴获六O炮1门、 3支,荣立二等功。1948年12月15日,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斗中英勇牺牲。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详细]
刘庭梅(1931-1948),福建省建瓯县玉山乡岭口村人。1947年7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支队战士,参加了南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1948年5月在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军保安团逮捕,面对敌人的残酷刑讯坚贞不屈,不久被敌人残忍杀...[详细]
刘努俤(1924-1948),福建省南平县(今南平市延平区)洋后乡人。1924年8月出生于贫苦家庭,1948年1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支队顺昌县游击大队排长,参加了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斗争。1948年8月在顺昌县洋口执行任务时遭受大刀会民团袭击,在战斗中...[详细]
刘克平(1872—1948),字志岑,东昌府区城内人。1904年任聊城农村学堂代理庶务长。1924年任聊城正神商业学校校长。1928年北伐军攻占聊城,被民众推荐为聊城县长。1945年任聊城参议长。幼喜书法,初学欧体,继学魏碑,悟得名家之神,自称一路。其书端庄工整,钢健不折,笔力遒劲,挺拔清癯。清...[详细]
柳可(1926―1948),福建省寿宁县斜滩镇梧冈亭村人。1946年考入福建学院,同年在福州入党,任福建学院党小组组长,积极开展学生-。1947年调入中共福州市委城工部工作。1948年秋因“城工部事件”蒙冤罹难。1956年党中央在重新审理“城工部”事件后为被错杀的同志平反,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柳可...[详细]
刘朝绅(1920-1948年),乳名亦松,化名刘淑平,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人。幼年随父辗转江苏芜湖、广西桂林、厦门等地,1929年回福州。在英华中学读书期间因日寇觊觎闽海,于1938年夏随校迁往顺昌县洋口镇,在参加战时民众教育时接受革命思想,于1939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详细]
刘戡(1906年-1948年3月3日),字麟书,号三寿,中国湖南桃源县桃花源镇膏田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1933年,刘戡任国民革命军83师师长,奉调北上援助宋哲元部,参加抗击日本侵略的长城抗战。战后,晋升为93军军长。1943年,日军攻占洛阳,陕西震动,在胡...[详细]
林正钳(1915-1948),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连云村人。1915年10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7月参加革命斗争,为连云乡贫农团成员。1948年8月,国民党当局调动保安团残酷镇压连云乡农 动,林正钳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残酷刑讯坚贞不屈。同年8月21日在金鸡山被敌保安队杀害,壮烈牺牲。...[详细]
林昭义(1905-1948),福建省尤溪县联合乡连云村人。1905年6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7月参加革命斗争,为连云乡贫农团成员。1948年8月,国民党当局调动保安团残酷镇压连云乡农 动,林昭义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残酷刑讯坚贞不屈。同年8月21日在金鸡山被敌保安队杀害,壮烈牺牲。...[详细]
林依细俤(1916-194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作战。1948年5月,福长林游击支队在闽侯青口阻截敌军运送物资的车队,林依细俤在这场战斗中牺牲。...[详细]
林依堂(1916-1948),福建省闽侯县尚干乡(今祥谦乡)人。1916年12月出生于贫苦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开创闽中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斗争和反“清剿”作战。1948年10月25日在尚干五虎山五鼎岩与敌军战斗中被捕,经受残酷...[详细]
林英(1920—1948),惠阳县秋长镇滩头村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念高小时,抗战爆发,他参加村里的儿童团,任团委员,率领儿童团宣传抗日。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冬,参加村里的自卫队。民国28年(1939)5月,赴坪山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民国30年(1941)4月,参加叶...[详细]
林孙泰(1924-1948),福建省南平县(今南平市延平区)洋后乡大坪村人。1948年3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支队战士,参加了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斗争。1948年8月,国民党军保安四团袭击洋后乡大坪,林孙泰在战斗中弹尽被捕,经受残酷折磨后被敌杀害,壮烈牺...[详细]
林石枋(1924-1948),福建省平和县山格田乡中央村人。1948年8月参加革命,时为闽南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10月在南靖县葛竹被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抓捕后杀害,英勇就义。...[详细]
林启樟(1911-1948),福建省南平县(今南平市延平区)土堡乡人。1946年12月参加革命,历任甲傍贫农团长、南沙尤(南平、沙县、尤溪)游击队交通员,参加了闽淅赣边区南沙尤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斗争。1948年7月初,时盘踞在游击区边缘、名义上保持中立的大刀会土匪郑元路部突然撕下伪装投靠国民...[详细]
林毛牙(1908-194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8年5月,福长林游击支队在闽侯青口阻截敌军运送物资的车队,林毛牙在这场战斗中牺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