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江(1921-1948),福建省建瓯县东游镇盛地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东北支队战士,参加了建瓯、古田、屏南边界地区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1948年10月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保四团逮捕,面对敌人的残酷刑讯坚贞不屈,不久被敌人活埋在盛地天...[详细]
王志华(1919~1948)原名王恒茂。涞水龙门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民兵中队长、青年救国会主任、房涞涿县民兵大队指导员、第五区武装部长。1938年,龙门村恶霸富农王相义父子侵吞村民渔产,王志华带头争讼,使王相义败诉被罚。1939年至1940年,龙门一带连续两年水旱成灾,粮...[详细]
王雄虎(1921-1948),福建省诏安县秀篆乡人。1948年2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南游击区乌山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11月7日在南靖县程溪狮仔寨与进犯的国民党保安团作战中牺牲。 ...[详细]
王同业(1922~1948)革命烈士,河西郭乡钟家辛庄人,1946年10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任胶高支队副连长。在沙河西门战斗中,荣立二等功。另外,还荣立三等功2次。1948年,在莱西水沟头战斗中,带领全-士击退敌人7次进攻,最后壮烈牺牲。 ...[详细]
汪锦钟(1896-1948),福建省建瓯县芝城镇南门街人。1896年11月出生,1945年11月参加革命,曾任闽粤赣边区闽北游击队战士、班长。1947年4月参加了古田澄洋-,此后担任新组建的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分队分队长,率部参加创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根据地的斗争。1948...[详细]
王汉庭(1914—1948),湖北天门竟陵办事处庆云街人。幼年丧母,靠父卖小菜维生,小弟送人为子,他10多岁到舅父家学织袜。抗日战争时期,妻儿相继病死,他不堪忍受日军的统治,于1940年到天东干驿、马湾一带投身抗日队伍,在游击队里参加了打击日伪倪彤部的作战。不久,随着游击队的壮大,被升级到李人林...[详细]
王成章(1921~1948)革命烈士,北王珠镇小高村人,1942年5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任胶高支队指导员。1944年,在伏击日寇时,荣立特等功。1945年,在董家屯一带,带领战士毙敌8人,缴获步枪6支、手榴弹24枚。1946年,他率两排战士在河崖村摸进敌营歼敌40余人,俘敌80余人,缴获长短枪...[详细]
童瑞林(1926-1948),福建省建瓯县迪口乡店村人。1948年2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浙赣边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队通讯员,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参加了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参加了保卫闽淅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战斗。1948年8月在梅岭村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军保...[详细]
童光富(1921~1948)海南澄迈县太平乡强朗村人。1936年考进澄迈中学就读,次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1940年入美合抗日根据地“琼崖抗日公学”学习,“美合事变”后,在澄临办事处任文书。 1942年调入第四支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提拔为中队长。1943...[详细]
谭耀,男,1923年12月出生,龙门县王坪镇江-厦村人,是粤赣湘边纵队第三支队黄虎大队战士。1948年2月2日在龙门县平陵镇白石墩与国民党 派军队作战时,不幸头部中弹牺牲。199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追授其为革命烈士。 来源:龙门县地方志办公室...[详细]
宋华堂(1925~1948)革命烈士,里岔乡高木寨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任班长。同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作战勇敢,攻占了敌人碉堡,荣立一等功。之后,在部队强渡运河过程中,他带领全班担任架桥抢险任务,不顾敌机轰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荣立二等功。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详细]
施万中(1920—1948),湖北天门岳口黄家滩村人。抗战爆发后,他在岳口堤街开勤行。渔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他协助渔南党组织从事地下活动,传送情报。1944年冬至1945年初,他在抗日爱国民主人士涂云庵动员下,毅然参加新四军的抗日队伍,随部开赴新四军五师驻地宣化店。不久,参加中原突围,根据党组织...[详细]
石淳(1918~1948)河北昌平(今属北京)人。曾任过小学教师。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石淳怀着抗日救国的愿望考入国民党军官学校六分校十五期,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任下级军官。在重庆,他目睹国民党上层官员纸醉金迷、-腐败的现状,思想上十分苦闷,决心跳出泥坑,投奔共产党。当时,他曾多次给新华时...[详细]
任祖光(1926-1948),福建省福州市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941年,福州沦陷,其父被日本侵略军残杀后抛入闽江。血海深仇激起了任祖光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时为英华中学学生的任祖光积极参加抗敌救亡运动。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战胜利后,受命在三民中学开展学生活动。1947年初,根据...[详细]
裴棋兴(1912-1948),福建省建瓯县迪口乡霞溪村人。1947年8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浙赣边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根据地霞溪贫农团班长,参加了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斗争,参加了保卫闽淅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战斗。1948年9月,裴棋兴受命前往游击队驻地传送情报,途经霞溪村水尾峡头时,...[详细]
潘先灿(1926-1948),福建省闽侯县荆溪乡仁洲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闽侯游击队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8年6月在仁洲战斗中不幸被俘,不久被敌杀害。...[详细]
欧阳述宽(1924—1948),乳名心宽,湖北天门张港镇河山村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9岁开始农作,11岁丧父,12岁起帮地主做长工、打短工。1944年8月,被陈必祥部拉去当伪军,次年编入国民党政府军。1946年8月,如沟获得解放,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诉苦运动后,阶级觉悟得到了提高。次年2月...[详细]
吕新(1906-1948),福建省诏安县秀篆乡人。1947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为乌山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在南靖县与进犯革命根据地的敌军保安团作战时牺牲。 ...[详细]
李仲辛(1912—1948),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毕业。曾任军令部无线电信教导大队少校队副。1935年任军令部上校科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侍从参谋,参加南京保卫战。1939年6月任第94军185师参谋长。1941年7月任第94军185师553团团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