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切(1908-1948),福建省晋江县永和乡周坑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参加了晋江沿海游击区的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力“清剿”福建各地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叶文切随闽中党组织转入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时任中共南安县金淘区区委委员...[详细]
叶启然(1914-1948),福建省建瓯县迪口乡下庄村人。1947年7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区下庄村贫农团成员,参加了南古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参加了保卫闽淅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斗争。1948年7月24日在执行任务途中被国民党保四...[详细]
叶蓬达(1920-1948),福建省建瓯县迪口乡下楼村人。1948年春参加革命,时为闽浙赣边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队联络员,参加了南古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参加了保卫闽淅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战斗。1948年7月,叶蓬达在送情报前往徐坑村白石岩我游击队驻地途...[详细]
叶定波(1930-1948),福建省霞浦县松城镇万贤街人。1945年考入省立福安师范,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成为福安师范学生-的一个主要领导者。194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上山加入闽东游击队,参加游击战争。1948年5月因“城工部事件”蒙冤罹难。1956年中央重新审理“城工部事件”后为被错杀的...[详细]
叶大吉(1919-1948),福建省建瓯县东游镇盛地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区盛地半山村贫农团团长,参加了南古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参加了保卫闽淅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斗争。1948年8月17日在盛地半山村被国民党军保安...[详细]
严吓秋(1921-1948),福建省建瓯县迪口乡郑外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队队员,参加了南古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参加了保卫闽淅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斗争。1948年9月被国民党保四团抓捕,杀害于郑外村。1986年4月...[详细]
严蔚文(1887—1948),惠阳县水口镇人。岭南军事将官班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国民革命军东江指挥所主任。第六路军总部副官处长。民国25年(1936)10月授陆军少将军衔,抗战期间任第三十五集团军参议,第九军官总队副教育长。民国35年(1946)7月退役。后病逝。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详细]
杨治锦(1915-1948),福建省沙县富口乡白溪村人。1915年10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闽浙赣边区闽北游击支队沙县大队队员,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1948年11月到将乐县执行任务时,途中被当地农民设置的虎...[详细]
杨德隆(1911-1948) 籍贯四川省阆中县。1929年参加县地方武装,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长征到达陕北后,在 工作。后调往内地,开辟革命根据地。历任津浦路纵队参谋长、新四军4师特务营营长、华东野战军10纵队29师87团团长。在多年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曾被誉为“英...[详细]
许泽普(1879~1948)许子素(1909~1976)许泽普,字慰农,号伟迪。安国西桄村人。许子素,许泽普之子。许泽普出生于药商家庭,青年时考入北洋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保定育德中学任博物教员。辛亥革命后,许泽普当选为直隶省议会议员,遂迁居天津。在津结识了诸多商界名人,为实现其实业救国之抱负,与同...[详细]
徐风林(1920-1948),福建省建瓯县迪口乡大布林村人。1948年5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游击区埂埕外政贫农团队员,参加了南古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保安团“清剿”的游击战争,参加了保卫闽淅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战斗。1948年7月24日晚在召开秘密会议时,被国...[详细]
吴永文(1926-1948),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金坑村人。1926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2月参加闽南抗日游击队,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的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规模“清剿”福建各地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吴永文随闽南党组织转入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时...[详细]
吴永德(1930-1948),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七高磜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南乌山游击队班长,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8年在攻打梅林乡的战斗中身负重伤,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医治无效牺牲。...[详细]
吴行端(1924-1948),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梅林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粤赣边区纵队闽南第八支队四大队秘密联络员,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8年10月在车圩大金山战斗中牺牲。...[详细]
吴双顺(1929-1948),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人。1947年5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南游击区乌山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游击战争。1948年6月在漳浦县湖西与国民党军保安团的战斗中牺牲。...[详细]
吴瑞添(1930-1948),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梅林村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活动,系闽南游击队的接头户,长期为革命队伍和地下党组织提供帮助,在救治伤员、传送情报、安排宿营、购买物资、护送人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9月在车圩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军保安团杀害,壮烈牺牲。...[详细]
武晋氏(1903~1948)女。新城(今高碑店)泗水营村人。出生于晋家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7岁嫁给泗水营扛长工的武兴山。多年的苦难生活,磨炼出了她刚毅、疾恶如仇的性格。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辛桥区委书记李自玉来到泗水营村宣传和组织抗日工作。她积极协助区委工作。在区委书记李自玉的培...[详细]
吴春土(1911-1948),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七高磜村人。早年参加革命活动,从红军时代开始,长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提供帮助,在救治伤员、传送情报、安排宿营、购买物资、护送人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共产党游击队的老接头户。1948年9月7日在车圩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军保安团抓捕,此后在车圩...[详细]
吴财寿(1923-1948),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人。1948年4月参加革命,时为闽粤赣边区纵队闽南第八支队四大队战士,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8年12月在公田村与国民党军保安团的作战中牺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