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徐尚同 [公元1904年-1948年]

  • 徐尚同(1904-1948),原名兴业,生于广东翁城镇的一个书乡家庭。1925年,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回到翁源县立中学(现三华中学)任教。1937年,任县立中学校长。 1938年春,徐趁参加省教育工作会议之机,托人聘请在穗的知名人士来翁任教。中共广东省委认为徐是年轻有为的校长,思想...[详细]

谢惠 [公元1932年-1948年]

  • 谢惠,女(1932-1948年),陆丰县河口兆水坑(今属陆河县)人。原是邻村一姓张商户的童养媳。后靠胞兄谢国良及堂兄谢谷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才摆脱童养媳命运。谢惠机灵活泼,民国30年(1941年)进河口中心小学读书。不久参加地下党南溪支部组织的少先队,协助地下党开展革命工作,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还...[详细]

谢宠燊 [公元1902年-1948年]

  • 谢宠燊(1902-1948年),石望乡竹步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23年(1934年)7月,毕业于私立广州大学。同年9月,由学校选送到国立金陵大学读文科研究生。毕业后被委任福建省三都澳登检处主任。两年后转任教育科长,民国29年回家闲居。民国34年任春湾菁苹中学校长。任职期间,在...[详细]

伍学祯 [公元1908年-1948年]

  • 伍学祯(1908-1948),今坑口镇狮村葫芦坑人。民国14年(1925)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11月任中共四雍支部书记。民国31年2月任中共四雍区委书记。民国34年2月,广四武装起义时,是坑洞口起义点的领导人之一。由于条件不成熟,起义队伍转移,与四会大队会师,挺进北市,破仓分粮...[详细]

吴建昌 [公元1924年-1948年]

  • 吴建昌( 1924~1948),连平县忠信柘陂人。民国30年(1941),吴在柘陂华南小学读书。当时中共地下党员钟明在该校任教,吴积极参加钟明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于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3年下半年,吴建昌等人在柘陂组织了一批青少年学生,创办进步刊物《火花报》,积极宣传中共洛川会议精神...[详细]

吴干恒 [公元1925年-1948年]

  • 吴干恒(1925~1948),家名海良,上陵镇人。家境清贫,靠租耕为生。他读小学三年级后,因家庭经济每况愈下,便辍学务农。 民国36年(1947)7月,中共九连工委在组建武工队恢复武装斗争时,广泛开展反“三征”、破仓分粮,摧毁国民党乡村政权,扩大人民武装等工作,并开辟了“三南”游击区。吴干恒...[详细]

王治江 [公元1921年-1948年]

  • 王治江(1921~1948) 商县人。自幼由于家境贫寒,靠给地主长年干活为生。 1946年秋季,王治江参加了谢华在林岔河领导的游击队,任第五中队中队长。由于他熟悉当地情况,经过发动群众,在很短时期内游击队迅速壮大。为了充实武器装备,在谢华的安排下,王治江经过周密调查,弄清了林岔河保...[详细]

汤定之 [公元1878年-1948年]

  • 汤定之(1878-1948)名涤,字定之,小字丁子,号乐孙,亦号太平湖客、双于道人、琴隐后人,室名画梅楼、茗闲堂。 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清代名画家汤贻汾(1778-1853)之曾孙,幼年失怙,生于清贫,随母习学,年未弱冠而书画皆通。中年长居北京,与萧逊、王云同是民国年间北京画坛的重要画家。...[详细]

覃绍烈 [公元1880年-1948年]

  • 覃绍烈(1880~1948) 又名永寿,字眉山,清末秀才,本县西河乡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师范大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时获硕士学位。宣统元年(1909),他回国任汉南中学堂(地址在汉中中学)学监,以其所学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了一些改革。并暗向学生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详细]

丘国贤 [公元1911年-1948年]

  • 丘国贤(1911~1948),河源县三河流洞村人。1944年8月,弃教从戎,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参加曾生领导的东江纵队第三支队,说服父亲,带头捐献稻谷50多担,并经过多方努力,各方支持,共捐粮食300多担,购买了几十支枪和一大批药品、弹药运往部队。1947年9月,中共三河地下党组织...[详细]

强自刚 [公元1914年-1948年]

  • 强自刚(i914~1948),小名康柱,偏桥乡西云阳村人,他是宜君县马列主义最早传播者强自修的胞弟。 1937年自刚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他和同村地下党员刘树林一同到陕甘宁边区党校学习。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学习刻苦认真,提高很快,深受学员和老师的赞誉。毕业后,曾在中共...[详细]

彭成蚕 [公元1927年-1948年]

  • 彭成蚕(1927-1948年),陆丰县五云罗洛村(现属揭西县五云镇罗洛村)人,民国30年(1941年)小学毕业后到阿婆墟仁济堂药店当药童工,终日劳累,收入微薄。民国32年被解雇,地下党员彭少明介绍他在培正小学当一年级教员。民国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设在培正小学的地下油印室工作,按时完成党交给...[详细]

欧阳强 [公元1894年-1948年]

  • 欧阳强,字效暖,号翰生、俊湘、加修,1894年10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杌边乡麻子村的一个归国华侨家庭。父亲欧阳可赐,年轻时由于生活所迫,漂洋过海,以做苦力谋生,直到40多岁才回到家乡定居。欧阳强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四,幼时读过几年私塾。 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养成欧阳强豪爽的性格和耿直的个...[详细]

莫廷森 [公元1900年-1948年]

  • 莫廷森(1900-1948年),字子乔,三区那乌(今春湾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政科。学成回来得县长李伯振器重。民国15年8月出任阳春县立中学校长,把原来初中四年制改为三年制。 民国17-22年(1928-1933年),廷森先后任台山...[详细]

麦信坚 [公元1863年-1948年]

  • 麦信坚(1863~1948),字佐之,广州市黄埔区南基村人。 早年,麦信坚入香港师范书院、北洋医学堂等校学习。1888年,任北洋医局医官。在北京期间,麦信坚医愈了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顽疾,深得李鸿章的赏识,将其推荐给朝廷为慈禧太后治病,仅一个月,便治好了慈禧太后的病。慈禧太后十分高兴,要重酬麦信...[详细]

罗际康 [公元1902年-1948年]

  • 罗际康(1902-1948),字丽庄,号阜群,南雄城人。父罗昌言,清末廪生,长期从事教育,民初曾任南雄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际康自小勤奋,学业超群。弱冠,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随即投身国民革命,曾在黄埔军官学校任少校教官,旋升任上校秘书。北伐后,在“教育救国”思想影响下,回乡办教育。民国30年(19...[详细]

罗光 [公元1918年-1948年]

  • 罗光(1918-1948年),蟠扶乡金坪大寨人,出身贫苦。1947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任蟠龙农救会会长,领导蟠龙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反三征”斗争。1948年2月,国民党军进蟠龙扫荡,不幸在家被围捕。敌人严刑拷打,要其供出农会干部和游击队去向。罗坚强不屈,被打断腿骨,鲜血直流,敌人用石灰渍其伤...[详细]

罗羿 [公元1923年-1948年]

  • 罗羿(1923~1948),和平县热水镇人。出身农民家庭。年少在东华小学读书时,就接受党的教育。民国一29年(1940)刚满十七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31年在四联中学读书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利用寒暑假回到热水家乡,与中共党员组织宣传队,排练演出剧目,宣传我党“国难当头,抗日救国”的...[详细]

卢灿 [公元1922年-1948年]

  • 卢灿(1922~1948),原名卢积仁,广东东莞县人,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学生。1944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后调到粤赣湘边纵队北江一支队钢铁连任政治指导员。卢灿性格开朗,喜爱诗歌歌曲,善于运用唱歌的形式来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卢作词的歌曲《红色的马》,曾在东江纵队二支队和...[详细]

李谟斋 [公元1906年-1948年]

  • 李谟斋(1906-1948年),张店乡张店街人,原名文臣,曾化名文冥。家贫穷,八岁丧父,靠母亲纺花织布为生。1922年从西平金刚寺小学毕业考入该县职业学校-蚕桑学堂,在校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反帝爱国-。 1925年,谟斋于西平职业学校毕业后,去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