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五(1872—1948)原名台福云。诸城人。自幼拜师习唱东路大鼓,18岁已唱红家乡。20岁时进青岛演唱一举成名,而后曾到济南、烟台、徐州、沈阳、北京、太原、开封、南京等城市说书。擅长演唱《金鞭记》《响马传》《包公案》《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 ...[详细]
张顺乾,1917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韩村乡苏二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跟着父亲和哥哥给地主扛长工,母亲领着弟弟沿街乞讨。 7岁时,父亲和哥哥被地主逼债外出逃荒饿死在他乡,母亲忧病交加无钱医治惨死在土炕上。此后,张顺乾与叔叔相依为命。 1942年秋后,张顺乾离开家乡去南乐县找八路...[详细]
孙志谦(1914—1948)单县人。革命烈士。1935年在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冬受党组织派遣,回原籍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10月任鲁西南工委巡视员, 11月,帮助曹县党组织成立了中共曹县工委。翌年3月将曹县工委改建为中共曹县县委。这期间,他建立了从曹县到单县、从单县到...[详细]
苏洪波(1915—1948)原名李守业。寿光市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任广博蒲三县边区农运负责人。1939年11月任中共博兴县委委员、 -部长、县各救会会长。1943年1月任中共清东地委农委书记、各救会清东分会会长。1944年2月任中共渤海区第五...[详细]
时殿元(1863—1948)东营市东营区时家村人。山东吕剧的主要创始人。自幼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他虽然不识字,但记忆超人。1880年(光绪六年),山东琴书传入广北一带,民间艺人争相学唱。时殿元广采博取,学会许多曲牌和篇目,并不断吸收其它曲种的唱法,逐渐形成自然洒脱、幽默夸张、善于形象表演的艺术...[详细]
沙培琛(1926~1948),邳县(今邳州市)红旗乡窦场村人。烈士。出身于佃农家庭,幼年随父母乞讨为生。民国33年(1944年)被伪军刘斐然部抓去当兵。民国34年10月3日,刘部被摧垮,沙培琛参加八路军,编入鲁南八师二三团一营七连七班当战士。原伪军王继尧部3000余人盘踞枣庄城,常常挑衅制造磨擦...[详细]
周德纯,1918年出生于北京市昌平县东崔村一个富裕中农家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家境日益衰落,他只读过几年书。由于日军推行“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周德纯-参加了日军组织的“棍兵队”。他在“棍兵队”里经常挨打受骂,受尽了日军的-,心里埋下了0的种子。 1940年以后,昌(平)延(庆)县的...[详细]
任庆德(1919—1948)苍山县沙埠西村人。1938年春参加临郯青救团,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华野三纵八师二十三团一营教导员。翌年3月在洛阳战役中壮烈牺牲。战后,被三纵追授“战斗英雄”称号。经历历史事件: 洛阳战役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刘天祥 (191...[详细]
祁学瑞(1916—1948)海阳市二十里店镇野鸡夼村人。194 2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因精兵简政复员回家后,被选为农救会委员,积极领导群众进行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土改复查等斗争。1948年祁学瑞争先参加海阳担运团,随军支前。在淮海战役时,他担任运输分队炊事班副班长,被称为“不知疲劳的人”,并荣获“...[详细]
戚夯(1893—1948)原名戚伯黎,字牖民。武城县杨庄乡戚庄村人。1918年任武城“地方自治筹备会”主任。1925年任国民党武城县政府财政科长。1935年任济宁县财政科长。 1938年8月至1939年11月任武城县抗日游击队队长,后游击队改编为独立营,任营长。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详细]
乔绶卿(1908—1948)原名乔兴绂。肥城县(今肥城市)人。1928年,因竞选区长被诬告坐牢。“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在家乡组织起2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 1938年1月他率游击队参加了泰西起义,任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二大队参谋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其家族...[详细]
乔洪玉(1928—1948)女。临沂县梅家埠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带着孩子秘密为部队筹粮, 不幸被敌抓捕。在狱中,她受尽残酷折磨而严守机密。敌火烧其不满周岁的女儿,逼其口供,她仍一字不吐。敌于5月2 4日将她母女带至村西沙滩,以活埋威胁。乔洪玉跳入坑内,与孩子一起从容就义...[详细]
钱凤翔 (1914—1948)又名前进。济宁市中区人。193 6年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陈庄小学当教员。 1938年7月到鲁西北参加八路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东进纵队政治部-科科员。1939年春,转地方工作,任中共河北省宁晋县县委书记。1940年2月,任滏北区农会秘书,1941年2月...[详细]
聂继范(1924—1948)女。鱼台县王鲁镇大聂村人。1943年在湖西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毕业,被分配到鱼台县罗屯区做-工作,后调成武县二区(苟庄村)任干事。1946年9月,随大部队撤退到黄河以北休整。1948年在参加冀鲁豫区整党后,于四、五月间返回成武,任成武二区妇救会主任。...[详细]
梅永福(1914—1948)长山县第三区梅家村(今淄博市周村区张坊乡梅家村)人。1938年4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二十九中队,任排长。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秋, 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七团三营九连副连长。1941年冬至1944年,先后任清河军区司令部侦察参谋、...[详细]
吕永高 (1913—1948)莱芜县杨家横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 人。中共党员。1938年入伍。曾任鲁中军区警备4团政委。1948年在淄川洪山牺牲。 ...[详细]
卢志英(1905—1948)名宗江、子江,号育生,曾用名卢涛、王殿臣、周志坤等。 昌邑县望仙埠村人。8岁始读私塾,16岁就学于乙种桑蚕实业学校。毕业后,投身东北绥宁镇守使署军官讲习所,后随-战,目睹军阀战争之暴虐,民众生活之惨痛,遂毅然脱离奉系军队,回到原籍。1925年2月,入洛阳陆军训练处任队...[详细]
伦桂香(1920—1948)女。章丘县埠村人。早年在青岛日本大康纱厂当童工。“七七”事变后回家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埠村乡妇救会主任。1948年初因叛徒告密被捕。2月2日被敌人吊在树上,先割掉她的双乳,再剖腹(取出胎儿) 挖心。她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详细]
卢洪杰(1918—1948)沂南县小官庄村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1940年任村农民救国会主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加八路军,编入鲁中军区四团八连, 6月随部队到安丘参加讨伐伪鲁东“剿共”军厉文礼部。战斗中,他腰部负伤致残, 被评为三等残废。8月,他又参加了解放临沂城和在李家宅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