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兆祥(1883—1948年),字瑞五。壮族。大同乡鲤龙村人。少年时学练击射。民国10年粤桂军混战,旧桂系失败,其散军周六部队从宜山窜进县境内的坡豪、大同一带地方骚扰。 覃兆祥向亲友借用0,招呼悍勇青年猝击敌人,群匪溃窜外地。后来,进桂林省立优级师范,专攻史地。毕业后,先后在庆远中学、百色中...[详细]
赵和尚、法号宜波 (1872-1948年),灌南县新安镇人(新安镇红庙当家和尚)。少时胸怀“学有所成、利济苍生”之志,刻苦钻研医学、针灸术。后来赴镇江金山寺受戒,深受精于医药的高僧所赏识,留寺两年多,得其精心传授。回庙后,在主持庙务中,对各科医术仍钻研不辍,精中医妇儿科,针灸等。尤以针灸术为...[详细]
张镇道(1912——1948),又名张明,新圩乡新圩街人。1931年秋桂林三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广西大学。因家庭经济困难,在西大读了一年后,第二年改考公费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师专) 。张镇道就是在这里接受马列主义的教育.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张镇道师专毕业后,到龙州师范当教师。...[详细]
章其布(1923~1948)蒙古族,生于乌珠穆沁右旗诸尔干台吉苏木的一个贵族家庭,8岁时,其父明珠儿请巴达玛旺楚做家庭教师教他,他好学上进,成为当时乌珠穆沁草原的一位才子,20多岁被举荐为苏木章盖(苏木长)。 1946年,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锡盟分会派杨0、补旭带领工作队到乌珠穆沁草原开展工...[详细]
张坚(1924-1948) 上海市人,1924年生,1939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牺牲时任华野七纵二〇师作战科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和模范机关工作者,多次立功,当选特等工作模范,获“人民英雄”奖章。兖州战役他率全连首先登上城墙,荣获“兖州英雄连”称号。在大王庄争夺战中,亲临前线指挥,身...[详细]
曾金全(1923—1948),又名曾-。阳朔镇县前街人。出生于贫民家庭。15岁入阳朔国民中学, 1940年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读书。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夏在桂师毕业后,到灌阳任教,担任中共灌阳党小组长。1944年日军发动湘桂战役前夕,根据省工委关于发动群众抗日的有关指示, ...[详细]
袁石安(1904~1948),平江县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集团军总部机要室主任、河西警备司令部办公厅主任、新疆警备司令部政务处处长、西北行辕高参,授中将军衔。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谢宝树 (1904~1948)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 杨乐如 (1904~194...[详细]
袁达雄(1924—1948),古城乡北豆村人。小时进入石角小学读书,勤奋好学,喜爱打球、游泳。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考上南宁三自初中。1943年又考上南宁尚实高中。 1944年底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游击区陆川县抗日自卫军任一支队一大队文化教员,随部队攻打清湖、盘龙,开八角粮仓,...[详细]
叶旭明(1924—1948),樟木林乡新华村人,1942年,在桂林高中读书时受到中共地下党的教育,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秋,桂林沦陷后,旭明疏散回乡,不久,到樟木林中心校当教师。1946年春,他重回桂林复学,因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而被列入广西当局镇压的黑名单。未几,中共桂林地下组织即介...[详细]
阎世华(1930-1948) 安徽凤台县人,1930年生,十五岁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5年解放入伍,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野三纵十九团十连二排长。淮海战役攻克宿县时,他率领全排像钢刀一样直插电灯公司敌防御阵地,完成了攻击任务。在阻击黄维突围的小周庄战斗中,他指挥战士用高粱秸火烧敌坦克,并...[详细]
杨少白(1921-1948) 男,广东省人,生于1921年。1938年在陕北为抗击日寇主动要求入伍。曾历任医助军医、副院长、军医队长等职。1945年东北解放后到东北从事战后建设工作,历任辽南军医处处长兼后勤副处长、牡丹江医政科长、阿城医务科长、独立七师卫生部副部长等职。杨少白同志在工作中积极...[详细]
杨立斌,山东无棣人,1918年出生。1932年被日本侵略军抓劳工到了东北。1945年11月,杨立斌参加了我军新组建的炮兵部队,先后任炮手和排长。参军后,他刻苦钻研技术,苦练杀敌本领,将部队的一门残缺不全的“四一式”老炮收拾的得心应手,此后,这门老炮跟随他南征北战,轰垮了无数碉堡,消灭了众多敌人,...[详细]
杨立(1920——1948)原名杨杰新,出生于防城县光坡乡。他虽然出身剥削阶级家庭,但自小富有正义感,在防城中学读书时即参加革命活动。1943年,他把分家所得的钱拿来支援革命。 1947年5月,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又拿出一斤多黄金和一些钱,购买了两挺轻机 及其他武器, 支持组建农...[详细]
杨本珍(1925~1948),灵山县佛子镇杨家坡村人。曾任武工队队长。 他家庭较富裕。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佛子中心校读小学,受到进步老师的教育和影响。 1943年考入灵山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 学校当局强迫学生参加三青团的斗争,是中共灵中地下组织培养发展的对象。 ...[详细]
颜大嫂(1907~1948),女,灵山县佛子镇蓬葵麓村人。颜大嫂,姓方名秀清,原籍三海镇石龙村人。1925年与佛子镇蓬葵麓村颜家茂结婚,家境清贫。是勇敢机智的中共地下交通员。 颜大嫂是一个农村妇女,在陈铭金等的启发教育下,她知道了农民贫穷的根源,懂得了共产党是为穷人翻身解放的, 因而她对党无...[详细]
许云龙(1913-1948) 常州人。先后在苏州、上海做工。抗战爆发后参加上海工人救亡协会,后回常州组织抗日游击武装,发展到数百人,1939年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编入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1941年,打入汪伪常州特工站西门组。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奉命打入伪“武进防务委员会”、“忠救军...[详细]
谢宝树(1904~1948),字明诚,湘阴县石塘乡人。曾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继入黄埔军校,并参加东征。民国15年随北伐军赴赣,任江西农村信用合作社筹备处特派员。16年任都昌县县长,12月,因镇压反动组织“五人团”和“-靖卫团”,被国民党以“共逆”通缉而离开都昌。20年抵南京任中央实业部...[详细]
肖志一(1890~1948),独流村人,中共党员。他在抗战初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把长予肖延生送往部队参加八路军。土改运动中,他站在斗争前列,还动员次子担任了村干部,一道斗地主、闹革命。解放战争时期,他忘我工作,并支持三子肖玉生参加了武工队。肖志一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详细]
项树本(约1890—1948),庆元松源镇南门村人。木匠师傅。1924年重建咏归桥,出榜招募良工,揭榜应招。潭深施工难,采用木拱伸臂结构(俗称鸦鹊窝架),将力点支承于深潭两岸,中间不设桥墩,避开深水作业,形式美观古朴,富有民族特色,至今桥基岿然无损。承建县合作金库木结构办公室,300多平方米面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