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张漫萍 [公元1910年-1947年]

  • 张漫萍,1910年出生,河南荥阳人。1926年夏至1932年春,在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到北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7月,因叛徒告密被捕,被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 在狱中,张漫萍在薄一波、杨献珍等同志领导的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同敌人...[详细]

张敬贤 [公元1910年-1947年]

  • 张敬贤,1910年出生于北京市顺义县唐洞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自幼养成了胆大过人、好打抱不平的性格。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地方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后参加革命队伍,1943年任平谷、三河、密云联合县第四区区小队长。 1943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加紧控制占领区,建立了宪兵外围组织,番号为一四一八部...[详细]

张鸿远 [公元1884年-1947年]

  • 张鸿远 (1884--1947),族名张步朝,字飞生,洵阳县大河南张家院人。幼时家境贫寒,父以卖豆芽为生。清朝末年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后被保送入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结业回陕,入陕西陆军任下级军官。1911年10月陕西新军起义后,任营长、南路游击司令等职。作战勇...[详细]

曾辉 [公元1906年-1947年]

  • 曾辉(1906~1947),男,原名曾启静,别名曾从境,曾用名曾日升、曾启发,江西吉安人。 1930年参加红军,经历了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战争及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排长、管理员、教导员、政委等职。1937年8月,奉命到延安抗大学习。抗大毕业后担任冀热察军区平西挺进军随营学校总支书记、挺进军直属...[详细]

于战海 [公元1924年-1947年]

  • 于战海,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崇礼县西纳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因父病故随母搬迁到张北境内大囫囵镇居住。他自幼务农,1944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刚刚20岁的于战海,就被日军抓去当了伪军。在此期间,他目睹日军到处-烧杀,无恶不作,凶残地杀害中国人民,心中感到异常愤慨,当他看到全国人民都在积极...[详细]

宇克勇 [公元1925年-1947年]

  • 宇克勇,1925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他幼时家贫,未入校门。后来迁居新金县瓦窝镇徐屯村吴屯。青少年时的宇克勇勤劳朴实,为人忠厚。他愤恨地主老财对贫苦农民蹂躏和压榨,渴望翻身求得自由解放。1946年9月,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年月中他毅然离开家乡,报名参加了人民军队。每次战斗,他都是冲杀在前,表现得...[详细]

岳忠 [公元1925年-1947年]

  • 岳忠,1925年出生于北京市延庆县大沙岭的小山村。其家境非常贫困,几亩沙地养活不了一家七八口人,每年秋后,父亲总得带着几个孩子四处流浪,乞讨度日。那时的岳忠,人虽瘦小,但骨子里却继承有燕赵壮士们的志气。 自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延庆县,几天时间就全都成了日伪军的天下。百姓们不甘受辱,陆续有几...[详细]

袁金铠 [公元1870年-1947年]

  • 袁金铠 (1870-1947),字洁珊,一字兆佣。辽宁省辽阳县人。其远祖于清初投旗,隶盛京礼部正黄旗。年二十补县学生员。肄业沈阳萃升书院。1907年投于盛京将军赵尔巽之门,以知县用。宣统元年膺选奉天咨议局议员。1911年5月.赵尔巽继锡良任东三省总督,他任总督公署参事。辛亥革命发,鼓动赵尔...[详细]

殷禄才 [公元1912年-1947年]

  • 殷禄才 (1912-1947) 殷禄才(又名殷国清,号殷骡子),出身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父亲早亡。在旧社会,由于遭受国民党区乡政权和地霸的00,逼迫多次搬家,不堪忍受,年满二十岁的殷禄才就有反抗斗争的勇气。1933年7月,殷禄才约几人将高田乡陈正杰的枪拖出六支,开始组织农民队伍。1935...[详细]

尹灵芝 [公元1931年-1947年]

  • 尹灵芝,1931年出生于山西省寿阳县赵家垴村。父亲尹尔恭耕种五亩贫瘠薄地,自幼给人放羊、扛长工、弹花、打铁,饱受剥削压迫。灵芝苦水里生,苦水里长,由于生活所逼,灵芝3岁时,母亲去太原给资本家奶孩子,家庭0了,1岁的妹妹灵变被送到界石由姥姥抚育。她来到太平村跟着二姨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二姨杜二凤...[详细]

杨运 [公元1924年-1947年]

  • 杨运,原名杨万宏。1924年出生在河南省郾师县缑氏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是个穷机匠,全家以织布出卖劳力维持生活。 杨运童年时因为生活困难,在念小学时便一边读书,一边承担父亲干不过来的繁重劳动。1938年,14岁的杨运小学毕业后,为生活所迫无钱升学,而被学校留下来当了小堂役。当时这座小学校有...[详细]

杨玉成 [公元1927年-1947年]

  • 杨玉成,1927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大厂县西马庄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杨凤德耕种自家的十几亩薄田,一年到头勉强维持生活。玉成长到十几岁,开始在本村上小学。他断断续续读了三年书,就帮父亲种地去了。 幼年时的杨玉成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饱尝了-奴的种种凄苦。他立志要消灭侵略者,为中华民族0雪耻。1...[详细]

杨秀英 [公元1902年-1947年]

  • 杨秀英,1902年冬出生于北京市通县东南前北营村的一个农民家里。1914年,母亲病逝后,秀英就用她那瘦弱、单薄的肩膀,为父亲分担生活的重担,艰难地拉扯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这一年,她才12岁。 两年以后,仅仅为了减少一张嘴的吃喝,父亲忍痛把她嫁到了小甘棠村的梁家。 1944年,小甘棠村的...[详细]

杨文忠 [公元1901年-1947年]

  • 杨文忠(1901~1947),1901年10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四方山下杨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五口人,仅一亩多山地,主要靠父母帮工为生。杨文忠少年时给地主放牛,稍大一点,又当长工,亲身体验过受剥削、受压迫的苦楚。 1926年,在武汉读书的共产党员阳协堂受党的派遣,返回大悟山区,秘...[详细]

杨杞松 [公元1915年-1947年]

  • 杨杞松(1914-1947),别名杨光辉,化名杨易木,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延寿村人。出生于1914年6月,曾就学于莆田公学初中、哲理中学高中部,期间参加互济会,任莆田中心县总副主任。1934年初考入上海私立职业学校,因参加-被拘捕。此后转回家乡,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初期,任中共...[详细]

杨山光 [公元1884年-1947年]

  • 杨山光(1884~1947年),名岳,字仲觐,泉州北郊印塘里石塘村(今属北峰镇)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杨山光13岁应府县童子试,以默写忆经入学为秀才。父亡,到厦门建兴钱庄陈子挺家当家庭教师。不久,考上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毕业后,进日本明治大学专攻法律,加入兴中会,后转入同盟会。...[详细]

杨瑞玉 [公元1921年-1947年]

  • 杨瑞玉(1921~1947年) 杨瑞玉,女,祖籍晋江石狮,民国10年(1921年)生于福州台江利发埕的商人家里。瑞玉7岁就读文山小学。民国22年考入文山女子中学。民国25年,瑞玉读初中毕业班时,抗日救亡浪潮冲向社会各个角落,瑞玉和挚友张聪敏、郑君玉等组织读书会,在课余时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写读...[详细]

杨九畴 [明][公元1620年-1947年]

  • 杨九畴,又名日□,明泰昌元年(1620)出生于顺昌县谟武乡。 杨九畴自幼务农,为人刚毅武勇,嫉恶如仇。因反抗土豪地霸的欺压剥削,聚集贫苦农民数十人,于顺昌、将乐两县交界的会石村劫富济贫,发动农民抗租抗税。清顺治四年(1647)7月,杨九畴率领起义军与另一支由王国用领导的义军联合,兵分水陆两路...[详细]

徐生芳 [公元1914年-1947年]

  • 徐生芳,又名来生,1914年5月8日生于山西省赵城县(今洪洞县)小李托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只求学六年,但聪明好学,品学兼优,22岁便在大李托村小学任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入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丧权辱国。徐生芳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联络进步青年,阅读进步书籍,立志为...[详细]

许国柱 [公元1919年-1947年]

  • 许国柱,1919年2月18日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老观坨乡大兰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许国柱3岁时,身患多病的母亲,因无钱医治而离开人世。全家靠父亲给地主扛活和种一垧薄地来维持生活。许国柱9岁时,他父亲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硬着头皮供他念了四年书,后因生活所迫而辍学,开始跟父亲干农活。为了养家糊口,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