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刘启耀 [公元1899年-1946年]

  • 刘启耀 (1899-1946) 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担任乡苏政府主席、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省反帝大同盟主任、江西省苏主席、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红军长征后,率部坚持游击斗争,突围中他负伤与组织失散,讨米度日,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详细]

刘强 [公元1917年-1946年]

  • 刘强(1917——1946)原名刘润祯,出生于防城县那梭乡。194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防城农民中入党最早的一个。1941至1944年间,他大部分时间来去于扶隆、灵山、合浦、南宁等地, 以贩卖盐、 烟草、药材等为名,机智勇敢执行地下党交给的通讯联络等任务。 1945年回家乡炮台一带搞武...[详细]

刘鼎 [公元1916年-1946年]

  • 刘鼎(1916~1946)长沙县麓山镇(今望城县雷锋镇)人,1916年生。家贫,早年曾在长沙码头和第一纱厂做工。193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稠中共湖南省委工作,次年任湘潭县工委书记。抗日战争后期多次来长沙河西指导抗日斗争。曾组建“长沙县岳麓抗日司令部第二突击队”,经常袭扰日军据点...[详细]

李廷相 [公元1877年-1946年]

  • 李廷相(1877~1946年),字子良,又名李生,回族,河南省洛阳老城人,自幼好学,考取秀才。民国初期,就读于河南省公立政法学堂,毕业后,初任清化县(今河南省博爱县)司法承审员,后相继任光山、罗山、南召、确山等县县长和偃师、中牟、邓县、宜阳、沁阳、孟县、卢氏、嵩县、陕西省兴平县等13个县的司法官...[详细]

黎三林 [公元1906年-1946年]

  • 黎三林(1906~1946),原名寿彬,陵城镇人。资质聪颖,童年就读于县城“五知学校”,青年时代入广州广雅中学读高中。因受马列主义薰陶,追求进步,加入共青团组织。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辗转回籍住黎家庄。在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领导下,往返于宾阳、来宾、贵县、陆川等地从事 农运活...[详细]

李明 [公元1925年-1946年]

  • 李明(1925-1946) (女)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张定村。十六、七岁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被群众称为“妇女的好带头人”。1945年九三胜利后,参加挺进东北工作队,被分配到本溪,任石桥子区妇救会主任。1946年7月20日石桥子武工队在偏岭执行任务时,李明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惨遭杀害...[详细]

李楚凡 [公元1864年-1946年]

  • 李楚凡(1864—1946年),又名祖湘,横山乡稔坡村人。清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科附贡,任广东省恩平、东莞等县知县。民国历任广西恩阳、凌云、广东博罗等县知事,保准以道尹存记任用,后任下四府公路管理局长、旧桂系广西咨议员等职。1909年与蓝石明、范介寅等合股成立“恒心公司”,开发石塘山种植...[详细]

廖藻 [公元1871年-1946年]

  • 廖藻,(1871~1946)字莘农,两河乡鲁水村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湖南试用知县。后任马南厘捐局总办,广西省议会议员,西延州同,恭城县知事,奖五等金质单鹤章,咨调广东即补县知事。历任佛山新涌税厂韶州东西厘厂总办,历充西延筹备设立县治委员。三委全县知县均不就。民国22年至24年...[详细]

廖基棫 [公元1861年-1946年]

  • 廖基棫(1861~1946)字次峰,宁乡人,廖树衡子。曾就学于父执隆观易。光绪二十二年(1896)主管常宁水口山矿务,母丧归。辛亥革命后,协助其父选辑陶密庵、刘复园遗诗,继续辑录《廖氏五云庐志》,并亲为校雠。1932年撰修宁乡县志。抗战时避居山间,撰写不辍。后于矿场汤泉间成立诗社,友朋唱和,成《...[详细]

梁君量 [公元1924年-1946年]

  • 梁君量(1924~1946),女,灵山县平南镇塘肚村人。曾任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组训组长。194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梁君量出身于地主家庭,生活富裕,然而她却背叛剥削阶级,选择了革命道路。1938年在灵山中学读书时,就接受革命思想熏陶,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号召,积极投身抗日...[详细]

梁砺金 [公元1866年-1946年]

  • 梁砺金(1866——1946)。自良镇古旺村人。从小有志气,1895年去香港,听了孙中山的革命宣传,接受“兴中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纲领,参加了革命,同年9月9日参加了广州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兴中会会员遭受搜捕,梁砺金潜回香港,不久去马来西亚攒钱支援孙中山革命。他深入...[详细]

梁国基 [公元1893年-1946年]

  • 梁国基(1893~1946),号立亚。中渡镇人。 少年时入中渡两等小学堂读书,1908年考入桂林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昌陆军中学。 民国3年(1914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2期,毕业后回广西供职。 1925年,曾帮助保定军校学友黄绍竑打败沈鸿英而出谋献计,为新桂系统一广西奔走。 1...[详细]

喇世俊 [公元1865年-1946年]

  • 喇世俊(1865~1946),字秀珊,回族,临夏市喇家巷人,幼年就读城内私塾,聪慧好学,光绪十九年(1893)中恩科举人。光楮二十一年(1895)入京应试,为请废"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参与在京应试举人-(史称公车上 书)。 喇世俊中举后,任董福祥部军务秘书数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随清军护圣驾...[详细]

凯特尔 [公元1882年-1946年]

  • 凯特尔出生于德意志帝国布伦瑞克的Helmscherode,父亲是中产阶级地主,凯特尔在哥廷根完成学业,他在1901年开始他军队生涯成为官校学生,后在德军下萨克森第6野战炮兵团服役,1909年他娶妻Lisa Fontaine是富裕地主千金,婚后子女6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西战场德军第46野战炮兵...[详细]

吉格木德 [公元1915年-1946年]

  • 吉格木德(1915~1946年) 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国34年(1945年)参加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民国35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喜扎嘎尔旗(今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教导团副团长。同年9月,兴安军区派吉格木德到索伦开展民主建政、减租减息、参军参战、支援...[详细]

胡嗣瑗 [公元1869年-1946年]

  • 胡嗣瑗(1869—1946) 清朝遗老。字晴初,亦字琴初,又字愔仲,别号自玉。贵州贵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精通史学,擅长诗词、书法。点翰林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总办,又曾充当直隶总督陈夔龙的幕僚。辛亥革命前后任江苏金陵道尹、江苏将军府咨议厅长。民国初年因文名被直隶都...[详细]

黄世德 [公元1914年-1946年]

  • 黄世德 (1914-1946) 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镇畈上湾人。1929年参加赤卫队,后编入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仙居区便衣二队队长、中共红安县八里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游击六大队中队长、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团长、鄂东独二旅六团政治委员、新四军四分区鄂皖指挥部指挥...[详细]

黄禄祥 [公元1879年-1946年,近代教育家]

  • 黄禄祥(1879-1946) 近代教育家。字齐生、号青石,晚号石公。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自学商道。1898年任“群明社”商店经理,并热心开展业余教育工作。多次主持兴办贵州达德学校。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旋发动贵州起义,成立贵州军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积极倡办勤工...[详细]

黄从善 [公元1927年-1946年]

  • 黄从善(1927~1946),女。灵山县平山镇灵家村人,是黄从鸾的胞妹。1943年在中学读书时她就跟姐姐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1945年2月8日,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1946年5月8日,在白木村开展地方工作,遭国民党保安一团围攻,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在狱中,当局威逼利诱,她始终立...[详细]

黄从鸾 [公元1916年-1946年]

  • 黄从鸾(1916~1946),女,灵山县平山镇灵家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然而她却背叛剥削阶级,走上了革命道路。194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思想进步,工作积极。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2月8日,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失利后,随蒙英翰、 江浩声等人在灵东北、灵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