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麓水原名王培岳,1913年出生于当时的江西萍乡县宗里村,1927年在达成师范学校加入共青团,1929年加入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红军中,他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特派员、团政委等职。 人生经历 早年从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麓水参加了平型关...[详细]
王东海(1923—1945)又名王亚民。莘县尹营村人。193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鲁西北特委油印科科长。 1939年7月任中共朝北工委组织部长。1940年2月任中共朝城县委委员、宣传部长。1941年春任中共莘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42年冬任宣传部长。 1943年先后任中共莘朝县委委员、宣...[详细]
王彩春(1922—1945)海阳市留格庄镇彩春泊(原-村)人。1940年,参加农民抗日救国会, 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42年6月参加八路军。在前后16次战斗中,他出色地完成了13次架桥任务,并荣获“架桥模范”、“战斗模范”称号。在史家疃战斗中, 全排被敌包围,他临险不惊,沉着应战,弹无虚发,毙敌...[详细]
王爱中 (1911—1945)原名王同科。高密县(现为市)人。1938年秋,参加国民党山东省保安七旅十团,并开始与八路军山东纵队胶县办事处 (即中共胶县工委) 接触,在士兵中宣传抗日救国。1939年春,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将十团秘密地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胶高第三大队。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孙中轩(1920—1945)乳山县(今乳山市) 孙家疃村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8月,任牟海行署五区区长。他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增加雇工待遇和除奸反霸斗争, 并先后动员40多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8月调牟海县大队任职,11月24日,与数千名群众被日军包围在马石山...[详细]
孙连君(1921—1945)海阳人。1941年参加八路军。他从入伍第二年起,每次战斗都参加突击队, 担任爆破任务,先后炸毁敌碉堡15座,缴获轻重机枪3挺,步枪80支, 毙伤俘敌152名。194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胶东军区授予他“胶东军区战斗英雄” 称号,并被选为胶东临时参议会候补...[详细]
石潇江(1909—1945) 石潇江,原名石湘朴,1909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淄县大武乡石家毛托村。幼年在本村小学就读,1922年升入益都高小,1925年考入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因有爱国言论和革命行动而入狱。 1934年,石潇江在临淄通惠小学当校长。此时,日...[详细]
释观本(1868—1945) 字玉涛,俗姓张,名寿波。香山县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人,主张维新图强。东渡日本任横滨大同学校校长,笃志深研佛典,将澳门大宅捐献为功德林。民国19年(1930)赴鼓山出家,法名了一,号观本,为鼓山增补各祖师传记。抗日战争时期是曲江南华寺首座。战后返澳门,...[详细]
申宪武(1886—1945)字从周。滕县(今滕州市)城郊乡于岗村人。曾任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保安二师师长。青年时代闯荡江湖,混迹于滕县上层人物之间。1937年底其所部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收编为第七纵队四十三支队, 任支队长,1939年继续袭击抗日武装,残杀共产党人。1945年8...[详细]
申德辉(1917~1945),字安仁。今建湖县草堰口镇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烈士。民国28年(1939年),考取高邮乡村师范。次年暑假期间,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9年10月,盐阜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党组织安排申德辉去盐阜地委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盐城县十四区任区财粮员。...[详细]
潘琰(1915~1945),女。徐州市郊大郭庄人,后居徐州城。烈士。民国23年(1934年),潘琰考入徐州立达女子中学。在学校,她受新文化的熏陶,勇敢地向封建礼教挑战。她在潘氏家族青年中组织家庭协进会,经常开会交流读书心得,讨论国家大事。“一二·九”学生-消息传到徐州,各校学生义愤填膺,积极响应...[详细]
孟广彦(1894—1945) 胶南茉旺村人。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茉旺村党支部书记和党的地下政治交通员。他经常奔波于胶东半岛与沂蒙山区侦察敌情、送情报、 护送干部,为山东分局与胶东区党委的交通线畅通作出了贡献。1945年4月20日晚,因叛徒告密被滨海地区警备军逮捕。敌人对他抽筋、吊打...[详细]
马立训(1919—1945)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于家庄人。特等战斗英雄、山东爆破大王。出生于矿工家庭,12岁下煤窑做苦工,后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兵。1940年1月, 他在博山小田庄战斗中被解放入伍,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三营十二连当战士。10月随队到沂蒙山区作战。在进行反“扫荡”战斗时,他...[详细]
龙希贞(1903—1945),字元一,台儿庄区马兰屯乡龙口村人,出生于财势颇显的地主家庭。幼读家塾,10年不求进取,19岁弃读后,在家游手好闲,交结地痞流氓恶棍,与护院保镖一起玩刀弄 、耍拳舞棒,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他掷, 成癖,夏天常在瓜田小屋里聚, ,故乡人为他起浑号为"龙瓜屋子"。后经其父...[详细]
李子光(1911—1945)原名李怀名。东阿县黄屯乡王庄村人。193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底任东阿五区抗日政府民政助理员。 1944年秋任六区副区长。1945年4月26日上午, 到张道口村检查布置工作时被敌人包围,多处负伤昏倒后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5月9日凌晨在平阴城郊遇害。 ...[详细]
李希尧(1910—1945)又名李日新。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西解甲庄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莱阳县委书记。1945年“抗大”学习毕业后,曾任热河省土改工作队队长。被林东县地主武装杀害。 ...[详细]
刘占德 (1926—1945)沂南县苗家庄人。1939年入伍,194 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43年的第一次讨吴战役中炸敌碉堡,被鲁中军区记一等功,授予“0英雄”称号。1945年6月,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牺牲。 ...[详细]
刘雨辰 (1892—1945)字沛恩,别号震云居士。章丘县梭庄人。1938年3月,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起义, 组建了章丘抗日义勇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任齐东县副县长。1943年3月任邹平县抗日民主政府代县长。1944年调任渤海行署贸易局局长。1945年,组织上派他到延安学习,...[详细]
闽西北妇运领导者 林友梅,大田县人,1923年出生在大田县武陵一个士绅家庭。她14岁小学毕业,以优良成绩考入大田县立初中,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友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田县第一个女党员。不久,她回乡任教,担任中共武陵妇女支部书记。先后担任闽中工委大漳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