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玉(1863-1944),桂阳县和平圩人。幼读书,略有文化。父辈喜爱昆曲,与桂阳昆文秀班艺友有来往,金玉常随父倾听昆曲艺人演唱。因此,自小深受昆曲艺术熏陶。15岁就入昆文秀班拜雷鼎秀为师,攻小生行。由于金玉勤奋好学,才艺敏捷,戏路宽广,很快成了昆文秀班的台柱子。他擅演《玉簪记》、〉丹亭》、《...[详细]
谢高升(1920—1944),湖北天门石河镇界牌村人。1940年冬在天北区参加革命不久,于1941年至1942年编入天门县游击大队和天京潜独立十二团一营三连二排当战士。1944年11月编入五师十五旅转战大悟山,在野人山一带与国民党顽军作战时牺牲。石河镇 天门市辖镇。1955年设石河区,198...[详细]
吴云(1915—1944)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第25团政治委员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王家让(1912—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辎重兵团团长。 抗日英烈;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王家让是其中之一。 2015年8...[详细]
王澄,1914年生于江苏省镇江。1932年王澄在镇江中学读高中,正值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的失败,使他对国民党政府推行的反动政策十分不满,和同学们一起组织抗日宣传活动,还积极参加了军事防空训练,随时准备报效祖国。 1937年日军进犯上海后,王澄被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派往启东久隆镇防空监视哨...[详细]
王伯乔(1871~1944),字贞杰,威远县向义镇里河沟人,少年时代曾就读于1874年由四川学政张之洞创办的成都尊经书院,师从经学大师王闿运,四川留法预备校毕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总督岑春煊为训练新军,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王伯乔任教官。宣统元年(1909),王伯乔随四川新...[详细]
谭志诚(1909—1944)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4军分区16团政治委员 一九零七年出生,湖北省人,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员。晋察冀军区十四分区十六团政委。 一九四四年牺牲于山西省平谷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唐维禄人称“赛白猿”(1868-1944),宁河东丰台人,自幼务农。在当时,世道昏暗,百姓生活艰难,唐维禄由此决心学武,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百姓。 1903年,35岁的唐维禄跟形意拳大师申万林习武学艺,种地出身的唐维禄肯吃苦,悟性好,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在宁河一带颇有名气。 1912年,...[详细]
松野觉(1918—1944),日本广岛县宇品人,1940年1月被迫征入丸山旅团来华作战。1941年12月,在江苏如东县双灰山战斗中,被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俘虏,经新四军敌工人员的耐心启发教育,他逐步认清了侵华战争的罪恶,毅然参加了新四军。后又加入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苏中支部。每到一处,他都动手刻...[详细]
邱水牛(1912—1944),湖北天门蒋场镇黑流村人。1940年渔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后,他经党组织动员,参加新四军五师第四团队。1942年冬编入襄河军分区主力团任排长,1948年随部队开辟发展襄南洪湖等抗日根据地,在潜江一次作战中牺牲。蒋场镇 蒋场镇(Jiangchang Zhen) 天门市辖...[详细]
秦永智(1904~1944﹒1),河北卢龙人。 1942年6月,他结识滦县抗日工作人员周吉。周吉见他忠厚老实,倾向革命,便与他商定,每月在滦县接头提供滦东敌情。从此,秦永智家成为抗日“堡垒户”。1943年,抗日游击队长高恒带队来铁路沿线活动,常在他家落脚。期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秦永智把盘踞...[详细]
彭仕复(1901-1944),蒲江县西南镇金花坪(今光明乡金花村)人。早年,投身军旅戎马。1933年,任四川陆军李家钰四川边防军第五混成旅李注东部第十二团团长,驻防新津。1935年,任第四绥靖区第一零四师第三旅陈绍堂部第九团团长。1936年被国民政府委任为陆军步兵中校。 1937年抗日军兴,...[详细]
穆岳(1910―1944)曾用名春芳。辽宁盖平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东北大学学生-北平。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曾被当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山西抗日前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任中共浑源县委书记,组织各级农、青、妇抗日团体,建立浑源县基干游击队。...[详细]
马玉如(1910—1944)八路军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回民大队大队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马能义(1922—1944),湖北天门蒋场镇蒋场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先后任郑滩乡通讯员,南港乡联队长。1944年冬,请假回家时被捕,越狱时被敌伪开 打死。蒋场镇 蒋场镇(Jiangchang Zhen)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6年为天门县第八区,1958年改称公社,198...[详细]
马登云(1906—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9军98师293团团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罗贤彪(1917—1944),湖北天门小板镇罗湖村人。1944年春在本地参加革命不久,任天汉县天南办事处横东联乡游击队文书。10月随部队转战小板夏得口时,遭日伪军捕杀。小板镇 小板镇位于天门市东南方,东经113°12′ ,北纬30°26′,西距天门市区约4.5公里,东距武汉120公里,总人口...[详细]
罗起佑(1912—1944),沙县早期共产党员。又名罗佑,字于德,沙县夏茂镇人。1927年沙县茂溪小学毕业,同年秋赴福州就学。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于福建省立农林高级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学院政治学系。在福州求学期间,秘密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29、1930年曾两次被捕,经组织营救获释。...[详细]
李洗凡(1922~1944﹒6),女,原名李春华,河北卢龙人。 1942年春,她赴虎头石小学任教。秋,冀东军分区十二团一营开辟滦东抗日根据地,驻虎头石村。李洗凡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教唱抗日歌曲。1943年初,村里建立民兵组织,领导把了解敌情的任务交给她。她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各种方法巧妙地侦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