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张裕元 [公元1885年-1944年]

  • 张裕元 (1885年~1944年) 又名张国春,清丰县张田楼村人。自幼好吃懒做,早年开过染房、卖过油。1936年去天津,0旧兵痞来清丰招兵 ,拉地方武装,自任所谓民团团长、民团总指挥;1938年改行做生意。1939年,张裕元参加抗日救国会,未几被日本侵略军(简称日军)抓去,旋屈膝投降,充当汉...[详细]

张于道 [公元1911年-1944年]

  • 张于道(1911-1944) 原名张南明,新场镇人。 抗战前,张于道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抗战开始,失学在家。张家是新场富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1938年,中共浦东工委根据“灰色隐蔽”方针,动员张于道利用其张信昌绸布店小开的社会地位,做抗日工作。1940年秋,张于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详细]

章瑞庭 [公元1878年-1944年]

  • 15岁给小站一家船主当伙计,常为袁世凯练兵的小站营地运送军需物品,发展到为军队承包军装被服,如东北军军装全由其承做,章由此起家,并开办恒源帆布长,自产自供帆布布料,后又协议与直隶纱厂合并组成恒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恒源纱厂)。 1930年,章又接办北洋纱厂,成为当时著名的工商业者。章瑞庭热心教...[详细]

张靖诚 [公元1903年-1944年]

  • 张靖诚(1903~1944),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在启东(今启东市)竖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利用伪职为中共从事地下工作,烈士。民国32年(1943年)春,伪“清乡”公署委任张靖诚为中古、中庆、南阳、博仁四乡联合办事处主任,兼启东商会会长。后来,在中共海东区委的直接指导下,他利用这种身份...[详细]

张富田 [公元1928年-1944年]

  • 张富田,1928年2月出生于陕县李村乡王彦村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从小跟着父母在家务农,过着穷苦的生活。1944年11月,八路军南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陕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仅17岁的张富田,积极报名参加民兵组织,后调李村区干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不断...[详细]

张圯 [公元1917年-1944年]

  • 张圯(1917~1944年) 张圯,原名妙根,今奉城协新村人。家境清贫,由姨母资助读至中学。“八·一三”后失学,不久入赘于泰日梁典南陈姓家。曾参加伪地方守望队,当该队书记员,人呼“张书记”。民国30年加入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张做事机警谨慎,旋被任命为本县东乡征收主任,常带一 队活动于头桥、洪...[详细]

俞守仁 [公元1920年-1944年]

  • 俞守仁(1920~1944年) 俞守仁,川沙县孙小桥镇人。少时家贫,14岁到上海一水果店当学徒。抗战爆发后,回到川沙参加别动队李志明部,不久当上区队长。民国28年,李部移防本县泰日桥,俞渐感该部军纪涣散、无意抗日,便借故归农,入赘于梁典(今泰日乡面丈大队)一裴姓石匠家,改名裴忠杰。为生活所迫...[详细]

殷逸 [公元1919年-1944年]

  • 殷逸(1919~1944),原名殷朝法。民国8年(1919年)出生于丹阳。抗日英雄,革命烈士。民国26年于丹徒黄墟师范毕业时,正值上海抗战。毅然投笔从戎,参加管文蔚等领导的抗日自卫武装。次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部队军需,办小农场以解决给养,并动员母亲卖掉土地为部队购买0。民国28年春,随新四...[详细]

姚锦林 [公元1875年-1944年]

  • 姚锦林(1875~1944),字锡舟,川沙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租界当马路小工,擢班首,遂结识杨斯盛、江裕生等建筑界知名人物。光绪二十六年,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二十九年,外白渡桥重建,需拆除的旧桥桩却拔不上来,工部局的外籍工程师一筹莫展,姚锡舟揽下这一难事。他在苏州河里停上几条大船,...[详细]

杨以德 [公元1873年-1944年]

  • 杨以德(1873—1944),字敬林,绰号杨梆子,天津人,祖籍山东,落魄盐商后裔。杨年幼时家道中落,生计艰难,经人介绍在老龙头火车站(即今天津东站)当检票员。在此被天津北段 督办曹嘉祥看中,派他到津榆铁路侦察处当侦探员。因破获大案,名声大噪,于是得到袁世凯的赏识。 1906年,杨以德升任津榆...[详细]

徐吉 [公元1916年-1944年]

  • 徐吉(1916~1944年) 徐吉,又名永明,今四团乡镇西村七队人,幼年求学于四团圣果小学,停学后进新桥顾同发轧花厂做工。20岁前后,当保长两年。因家庭遭土匪抢劫受害,遂于民国30年春,卖田置 ,联结5人投汪伪和平军五十团,在该团二营六连当兵。同年9月起义后赴浙东,任新四军浙东纵队二大队四中...[详细]

许德祐 [公元1908年-1944年]

  • 许德祐(1908~1944),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丹阳城镇人。地质学家。从省立苏州中学毕业后,于民国16年(192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兼修社会科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经同学陈鲤庭介绍,加入田汉、洪深办的南国剧社担任导演。民国19年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入蒙伯里大学攻读地质学...[详细]

谢骙 [公元1910年-1944年]

  • 谢骙(1910~1944),字仲佶。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广西宜山县城关人。中共党员,烈士。民国14年(1925年),到桂军某部当抄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桂军开赴上海,作战负伤。伤愈回广西,升任营长,后到皖北,任国民革命军第一三八师第四一四团副团长。民国28年2月,出任安徽霍丘县县长。...[详细]

夏诒霆 [公元1878年-1944年]

  • 夏诒霆(1878~1944),字挺斋。清光绪四年(1878年)生,江阴县(今江阴市)澄江镇人。近代外交官。他早年以附贡生获清廷驻德使馆官费生资格留学欧洲,学成后历任清驻西班牙、法国等使馆书记官、秘书官等。辛亥革命后回国,历任袁世凯政府国务院秘书、驻日本横滨总领事、代理驻西班牙全权公使等,民国5年...[详细]

吴孟玮 [公元1915年-1944年]

  • 吴孟玮(1915—1944)原名吴春岫,温县北贾村人。青年时代在开封师范读书,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曾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封市委书记,后被捕。1936年获释后到西安《秦风口报》任副主编,笔名陈菲。1938年9月。在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鼓舞下,吴孟玮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联络员王黎...[详细]

吴毓麟 [公元1871年-1944年]

  • 吴毓麟(1871—1944) 字秋舫,天津人,原籍沧县。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曾留学欧美,历任候补知府、海军练习舰教习、水师提督署洋务委员、京榆铁路监工员、陆军部考功官、邮传部帮办、海军视察。1912年授海军中将,继任大沽造船所所长、海防指挥官兼北洋铁工厂总办。1918年任直鲁豫巡阅使署顾问、督办...[详细]

卫民 [公元1917年-1944年]

  • 卫民(1917-1944) 本县四团八甲卫家宅人。原名光弟。8岁入本村蒙馆读书,后进盐仓小学。1928年转入祝桥小学高小部。姐夫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卫民自幼受到他的思想熏陶,向往革命。1937年底日军占领上海,次年,卫民参加中共浦东工委组建的抗日队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卫鸿宾 [公元1917年-1944年]

  • 卫鸿宾(1917~1944),句容行香上王庄人。出身农民。青年时期,意志坚强,不畏权贵。1937年日军入侵,卫鸿宾目睹日军烧杀暴行,悲恨交集。他积极参加地方抗日活动,配合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发动群众参加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动员青年参军支前,征粮收税, 转运物资,支援抗战。1939年加入中国...[详细]

王紫京 [公元1876年-1944年]

  • 王紫京(1876—1944) 号都超,宝鸡县长春乡(今杨家沟乡)太公庙村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以学业优异补廪。从维 人宋伯鲁(清末御史、礼泉人)处,读到许-新派主办的刊物,深受感触。嗣因维新失败,康、梁亡命日本,宋伯鲁潜回原籍,他遂无意科举,拟投身教育事业。光绪二十五年(1...[详细]

王元清 [公元1917年-1944年]

  • 王元清(1917—1944),又名王泽,丹阳县人。出身农民家庭,自幼求读,18岁以教书谋生,参加-阁组织的宣传抗日救亡的“文社”。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抗日自卫团,并以大汪家小学为基地,组织“青抗会”、“儿童团”,用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民国28年(1939)4月加入共产党。民国29年6月,镇、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