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傅国光 [公元1916年-1943年,抗日英烈]

  • 傅国光(1916年3月——1943年秋)河北省盐山县百尺杆村人。在北平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求学期间,参加了“一二·九”-,被开除学籍。1936年8月,以同等学历考入西安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学回乡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盐山县抗日政府文教科长、冀鲁边总动委会宣传部长、文救总会出...[详细]

冯克 [公元1914年-1943年]

  • 冯克,原名冯佩章,191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出生于博野县小庄头村。冯家世代耕读传家,重视读书,家教严格。冯克幼年即进入他的四伯父开办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1岁时考入博野高小。1927年,年仅13岁的冯克进入北杨村四存中学学习。四存中学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出资、四存学会筹建的一所既重视传统、又侧重实践...[详细]

崔长发 [公元1921年-1943年]

  • 崔长发(1921—1943),湖北天门汪场镇别台村人。1941年春参加革命,1942年任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手 队战士,1943年7月奉命到别台村侦察敌情,途径渔薪被日伪军捕捉,关押天门县城东寺庙被日军纵军犬咬死。汪场镇 天门市辖乡。为市西南农副产品集散地。1956年属天门县第八区,1...[详细]

陈宗胜 [公元1911年-1943年]

  • 陈宗胜(1911-1943),新四军第2师第5旅第13团副团长。 2020年9月2日,陈宗胜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陈淑蓉 [公元1920年-1943年]

  • 陈淑蓉,1920年10月生,贵州省遵义县人。 陈淑蓉少年时期在新城大悲阁小学读书,勤奋好学,后来考入遵义女子中学。在学校里,她接受了进步思想,受到了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积极参加了中共遵义县地下组织领导的"读书会"的活动。 女中毕业后,陈淑蓉为了找寻出路而跨出家庭的大门。当时正值国民党贵州...[详细]

陈洛涟 [公元1920年-1943年]

  • 陈洛涟(1920-1943),女,又名乐莲,北白象镇莲池头村人。1937年在温州中学加入民先,1938年10月赴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中共江苏阜宁区委书记、县妇救会主任,后任新四军军部政治干事,1943年3月赴延安学习,途经江苏黄海小沙东海面时与日军遭遇牺...[详细]

陈必坤 [公元1923年-1943年]

  • 陈必坤(1923—1943),湖北天门佛子山镇店子咀村人。1942年3月参加革命,在渔南联乡中队任战士,同年4月入新四军五师四十四团三营七连当战士,11月在攻打伪军据点曾家湾战斗中,头部中弹牺牲。佛子山镇 天门市辖乡。1975年名佛子山公社,1987年置坟禁乡,1992年改佛子山乡。位于市境...[详细]

曹介 [公元1919年-1943年,革命烈士]

  • 曹介(1919~1943),宜宾县高店乡(今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人。曾就读于叙属联合县立中学、成都私立大同中学、武汉大学。民国24年在武汉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根据党组织安排参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在延安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7年,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第四师任营长,并赴...[详细]

巴尚珍 [公元1907年-1943年,抗战英烈]

  • 巴尚珍,1907生,贵州人。1927年离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曾参加土地革命,后参加长征。1937年抗战开始后,任八路军358旅7团3营营长。1941年12月,巴尚珍调任山西省方山县帮助发展地方抗日武装,任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日军占领方山县后,方山...[详细]

邹序彬 [公元1883年-1943年]

  • 邹序彬,号天三,又作天山,字正美,县敦信团利村双木凼(今洋溪镇双华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生。 光绪二十九年(1903),离家出走,考入湖南武备学堂附设的兵目学堂。光绪三十一年选送日本留学。宣统元年十二月毕业于振武学堂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工科。宣统三年五月归国。旋赴吴淞防地参观,由余焕东...[详细]

朱程 [公元1910年-1943年]

  • 朱程(1910~1943),字公行。矾山镇内山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后入广州黄埔军校,民国18年(1929)夏毕业,在德州国民党军某部教导队当见习教官。因参加反蒋活动被捕,在南京监狱关押了一年半。获释后回乡,执教于麻步鳌峰小学,受到共产党员叶廷鹏思想影响,参加一些进步活动。鳌峰...[详细]

曾继梧 [公元1887年-1943年]

  • 曾继梧,字祖生,号凤岗,县亲睦团珂溪村(今维山乡林屋)人。清光绪三年(1877)生。光绪二十一年,以院试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后考入长沙高等工业学堂。光绪二十九年获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振武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转士官学校第4期习炮科。 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学成归国。宣统...[详细]

余叔岩 [公元1890年-1943年,前四大须生]

  • 余叔岩,男,京剧老生。湖北省罗田县人,生于北京。谱名第祺,字小云,官名叔巌,巌与岩通,巌字笔画太多,所以常用“岩”代替。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 诞辰:1890年11月2...[详细]

于宝光 [公元1914年-1943年]

  • 于宝光(1914~1943),又名于启瞳、林承先,即墨县窎庄(今属华山镇)人。 于宝光青年时期受民主思想影响,曾极力主张用本村“裕源堂”族产公田之地租救济贫苦人家,并张贴揭帖,揭露会首、族长-公产的丑行。因此遭到会首的报复,被会首告于官府,父亲于方世走投无路,含恨悬梁自尽。面对黑暗的旧社会,...[详细]

姚月明 [公元1917年-1943年]

  • 姚月明 (1917—1943)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晋溪人,小名荷花。1930年进后山村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工老生。与竺素娥、姚水娟、王玉歧等同科。学艺时天赋不高,学“云手”迟迟不会,学耍棍棍常落地,屡受师傅竺基焕、赵洪奎责骂。但笨鸟先飞,多练多记,出科后成为闻名浙沪的文武老生。1932年6月,...[详细]

徐乃昌 [公元1868年-1943年]

  • 徐乃昌(1868~1943),字积余,晚号随庵老人,南陵工山汤村徐人,出身望族。伯父徐文达曾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堂兄徐乃光曾任驻美国纽约首席领事。徐乃昌自幼熟读经史。光绪十九年(1893 年)中举,二十七年任淮安知府,特授江南盐巡道。曾主办积谷、厘捐、赈捐和督察通海垦务。约于光绪二十八年受...[详细]

吴毓 [公元1911年-1943年]

  • 吴毓(1911~1943),南宋乡大埔山人。民国15年(1926)就读于温州瓯海公学,因参加-被开除。18年到上海君毅学院读书,又因家贫而辍学。次年到麻步鳌峰小学任教,20年1月,由叶廷鹏介绍加入共产党。21至22年,先后在灵溪等地任教。23年夏,囚身份暴露,-至北平,在国民政府第十五军教导队任...[详细]

王韬 [公元1921年-1943年]

  • 王韬(1921-1943年) 王韬,又名瑞鹏,青浦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民国24年(1935年)在上海读高中时参加救亡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参加青浦旅外学生会,积极投入抗敌后援活动。上海沦陷后,他与友人一起出版《蜜蜂》半月刊,后又担任《亦报》副编,不久,日军进逼租...[详细]

王陆一 [公元1896年-1943年]

  • 王陆一(1896~1943) 原名肇巽,一名天士,本县北秦堡人。少年时聪颖有志。5岁入私塾,八九芗写诗作文,后考入西北大学法科,因家贫不能继续学业,遂任陕西省图书馆管理员。辛亥革命后,与王绍文等共举反袁,事泄,王绍文遇害,遂回三原,继续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后参加“三原起义”。于右任任陕西靖...[详细]

王典章 [公元1865年-1943年]

  • 王典章(1865~1943) 字幼农,本县马额镇魏回村人。16岁中秀才,曾受业刘古愚、柏子俊。后以监生援例妁后选训导,因赈济有方,保以知县,分省补用。1904年人四川,委任布政使署文案。旋保直隶州知县。1907年任新宁知县,1908年署打箭炉直隶厅同知兼兵备处,为驻藏大臣、川滇黔边防大臣筹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