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维新,民国4年(1915)生于南平市土堡菖蒲洋村(今塔前乡菖上村)。其父为山村医生。民国14年春,余维新进尤溪十二都英章小学读书。民国18年考入南平闽北公立中学,次年秋转入建瓯中学学习。 余维新青少年时期就受到进步思想影响,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鲁迅...[详细]
袁鸿化(1910~1943)化名袁少平。祖籍山东曹州(今山东曹县),生于陕西高陵。1924年考入三原县立中学,与同窗好友张策、王炳南、李裕雪等阅读革命书刊,参加国耻纪念活动,并加入了渭北青年社、学生自治会。1926年冬中学毕业在高陵从事农-动,经常到农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于琛澂(1887--1943),字险舟,光绪十三年生于双城县一个官宦人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北洋陆军学堂骑士科专业,毕业后住黑龙江巡防中路马队哨官。民国元年(1912年)因在蒙古作战有功,被黑龙江督都朱小濂提升为-管带。1913年任中校团副,后任骑兵团团长。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详细]
伊作衡 (1912-1943),字任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少年读私垫,后到永隆裕商号学徒。1929年考入省立第一中学。1930年秋加入中国国民党。1931年11月,日本侵略者占领齐齐哈尔。翌年5月,他与梁伯龙、贾士吉等20多名同学离家到北平,先后入崇实、崇兹中学就读。1934年转...[详细]
叶妈宝 (1896~1943) 叶妈宝,清光绪二十年(1896年)二月初七生于一掌中木偶戏世家,涂寨镇立新村宣妙(原名杉料)人。祖父叶铜,父叶炎生。兄弟三人,妈宝排行第二。 妈宝七、八岁时,就能仿效生、旦、净、丑等角色唱做。13岁时,负笈泉州,拜老前辈陈侨资为师。在名师指点下,他勤学...[详细]
杨荣堂(1913~1943)又名胡敦恒、胡敦万,外屯乡胡屯东山村人。出身于世代贫穷的农民家庭。其父胡让兴长年以租种“轮照田”勉强维持全家生计。杨荣堂十六、七岁时,病魔相继夺去了他的双亲,从此,他与长兄胡陈瑞相依为命。 1937年初,杨荣堂的长兄因不满当地保长0而聚众抗租,锒铛入狱,被以“土匪...[详细]
杨培葵,(1903~1943),字则勇,别号植亭,东平凤池人。他原学医于福州柴井医院,1931年毕业后应共产党人杨则仕的邀请,弃医从教,回政和当教员,先在城关东和小学,后到东平小学任教。他一面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一面为革命培养人才。杨则仕常对他说“吾二人系三同,同族兄弟,同校同学,同为革命...[详细]
徐泰昌 乳名丁兴,字峻臣,浦城城关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 少时家贫,中途辍学进入南货店当学徒。17岁经友人介绍,本县锦城刘拜勋收他为“封门第七弟子”。徐泰昌在其门下两年余,因父病逝,暂回家中奉养0,但每隔三五天往返80余里到锦城,向刘拜勋问疑求解,持续4年之久。22岁,在县...[详细]
许权中(1895~1943)名广斌,亦作广彬,字权中。祖籍山东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生于陕西临潼。童年随父母讨饭度日,十岁入学,1915年考入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18年参加陕西靖国军,先后任中队长、总部绘图科科长和连长等职。曾被保送 到广东韶关云南讲武分校学习一年。1925年加...[详细]
许国璋(1897—1943),字宪廷,四川成都人。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著名抗日英雄,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 1917年投川军,后入刘湘部,历任团长、旅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第二十九集团军出川抗日。1938年,率部参加黄(梅)广(济)战役。1941年升任第一五零师师长。 1943年...[详细]
薛广森(1865~1943) 薛广森,字公奋,广东顺德人。自幼父母双亡,17岁时随堂兄去香港,在船厂学艺,后做钳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辛亥革命前曾协助革命党人偷运 枝至广州。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薛被顺德桂洲缫丝厂聘任为大偈(总管机器),3年后,参股开设顺盛隆机器厂,并出任经理...[详细]
谢宝三(1863~1943年),字树斋,自号苦脑子,闽侯人。少年举子业,迨清末废科举时,即弃儒学医,以其祖父谢登亮(闽侯县名医)授传的中医著作,学习祖传中医技术,又勤读中医四大经典,涉猎历代名医医案医话,25岁成医,在其故乡治病救人。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离开故乡到厦门,先后在关仔内...[详细]
萧永智,1915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参加儿童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0师少共团委书记,红31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9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91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详细]
肖永智,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箭厂河乡肖湾村(今属河南新县)一个农民家庭。7岁在本村私塾念书,1926年考入箭厂河高等小学。农-动在家乡蓬勃兴起,他在学校参加了儿童团。1930年2月,黄安县(今红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15岁的肖永智当上了县苏维埃的通信员。不久,他参加了红军。1931年1月...[详细]
吴作球,大池乡铁史村人,民国2年(1913)8月15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过继给堂叔为子,小学毕业后因家贫无力升学,便到大池圩“万顺号”布店当学徒。 民国18年5月,红四军入闽经过大池,作球加入-队跟随红军攻打龙岩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0年,任共青团大池区委书记,同年秋参...[详细]
巫希权,又名希贤,宁化城关人,清宣统三年(1911)二月十三日出生于一个贫穷之家。读小学三年级时,因父病辍学,12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民国20年(1931年),希权报名参加红军。入伍后,初在宁化独立营当战士,继而随营编入福建省军区第一分区独立九团,由战士先后提升为班长、排长。民国22年加...[详细]
吴庭坚(1893~1943年),漳浦县石榴龙岭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曾读过二三年私塾,后因生活困难而辍学,帮助家里捡柴、放牛等。稍长,与两位兄长一起租种地主的田地或外出打短工。 民国17年(1928年)春,平和-后,龙岭小山城、大坪等村的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详细]
吴南启(1911~1943年)又名吴兰棋、吴国雄。洋中北洋村人。 民国23年(1934年)夏,他担任私塾教师时参加游击队。不久,任游击队肃反队长,带领队员隐伏密林山洞,以野菜充饥,频频出击土豪劣绅。 民国28年9月,南启接任中共宁德县委书记。他经常深入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发展游击队员,先...[详细]
万斯白 (1888-1943),又译为范士白,范士柏,樊思伯等。中国籍意大利人。国际著名 。22岁时服军役,参加墨西哥革命军,晋为上尉军衔。1912年,离开墨西哥,充当新闻记者。此后,游历了美国、南美、澳洲、越南、蒙古,足迹远到中国的西藏和俄国的西伯利亚。1916年随协约国联军情报处到俄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