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绪(1905—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9团团长 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少时曾读过两年私塾。后给地主家打短工。1927年春,在家乡加入农民协会,积极参加打土豪的斗争。1927年马日事变后到外地避难。1928年回到家乡,加入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年春任湘鄂西红四军军部警卫员。...[详细]
李侍曾(1898—1942)八路军第129师新编4旅11团团长 字继孔,邱县贺钊镇西村人。民国9年因生活所迫,他在北胡帐民团当兵,“七·七”事变时任山东高密县政务局长。后回乡在士绅怂勇下为保乡护家,以威县、邱县民团为基础组建“壮丁队”,任司令。 1937年11月,“壮丁队”被日军收编为“...[详细]
林江(1918—1942)胶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教导主任 原名丛祺滋,1918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宋村镇下徐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是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胶东区东海参议长。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青少年时期的林江,便萌发了进步思想。 1931年,林江毕业于文登...[详细]
林焕章(1883-1942),字右箴,又名万铭,连江县琯头镇人。清贡生,福建省高等警官学校毕业。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宁化、归化、德化、罗源、福清等县县长及厦门 局长、福建省银行监理等职。在厦门市 局长任上,曾与禁烟委员林泽人配合,查禁日本 馆的 并销毁。 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详细]
赖国清(1918—1942)八路军鲁南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赖国清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被列...[详细]
霍殿阁(1886年-1942年),字秀亭,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鲍官屯镇小集村人,晚清时期武术家、八极门第六代宗师、沧州十大武术名人之一,师承李书文。 1927年(民国16年),因击败日本武士,遂成为溥仪的保镖兼护卫队武术教官。1932年(民国21年),随溥仪至东北,在东北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使...[详细]
胡九春(1893—1942)新四军第6师苏南兵站站长。 抗日英烈;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胡九春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被列入民...[详细]
黄顺达(1912—1942),湖北天门岳口镇天竺村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曾任天北区经济股长,天、京、潜抗日民主政府秘书等职。1942年底与县财政科长前往渔薪检查工作,被日伪军捉住,活埋于渔薪堤湾村。岳口镇 岳口镇位于天门南部,全镇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总...[详细]
黄国标(1913-1942),化名黄文彬,莆田白沙镇人,闽中地下交通员黄梦喜的次子,1931年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游击队在莆永边区活动,1942年国民党顽固派“围剿”闽中游击队,在突围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详细]
侯宜禄 (1912~1942) 侯宜禄又名侯光中,张店区王舍庄人。 侯宜禄家境贫寒,幼年曾跟随父兄在张店卖过烧饼。15岁时离家出走,浪迹关外。适逢东北军招兵,他报名入伍,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1936年4月作战勇猛的侯宜禄在张学良卫队机枪排担任了排长。是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详细]
何佩瑢(1880—1942),字韵珊,湖北建始人。 1906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骑兵科。回国后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北洋第二镇队官。1912年先后任第二师参谋长、湖北督军参谋长等职.曾被授予陆军上将衔。1919年任湖北省省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武汉参议府参议长、武汉政...[详细]
韩国钧(1857年—1942年),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海安人。人们敬称其为紫老。1857年3月29日生于江苏海安镇。商人家庭。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 ...[详细]
海凤阁(1909—1942)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通信科科长兼通信营营长 1909年2月8日生于河南省睢县。,回族,1928年底在冯玉祥开办的无线电专业技术学校毕业,随即当了电台报务员,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1931年12月14日夜间,海凤阁和40多名无线电通信人员携带8部电台投奔了红军。1936...[详细]
郭寿征(1910—1942)八路军太岳军区决死队第1旅57团政治委员 郭寿征,革命烈士,1910年出生于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汾西县立一高,1926年毕业。1929年,赴太原入并州大学。1931年加入李冠洋组织的“中国青年救国团”。在此期间,思想比较激进,常同上海方面有信件来往,并有党的...[详细]
顾春发(1919—1942),湖北天门岳口镇新堰郭湾村人。1939年参加抗日军队,1941年调任京山游击队 队班长。1942年随部队攻打驻京山县曹武街日伪军时,被日军抓捕杀害。岳口镇 岳口镇位于天门南部,全镇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城区面...[详细]
高日九(1915~1942.4),又名高文旭,青岛市崂山县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青岛太阳橡胶厂(今橡胶二厂)支部书记。同年12月,任中共青岛沧口分区委书记。1942年1月上旬,高日九与中共青岛市工委书记谢明钦等人在沧口盐滩村商讨开办磨房建立秘密联络点时,被日本特务逮捕,4月被敌人杀...[详细]
高光宇 (1911~1942) 高光宇,原名高升,又名高凌九,张店区洪沟村人。13岁就进了日商开办的铃木丝厂当童工。192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4月,党派高光宇到淄川炭矿,协助中共山东省委干部李英杰、张洛书开展工作。为彻底粉碎资方裁员的阴谋,炭矿工会决定在6月25日凌晨...[详细]
崔兰仙(1915—1942女)冀鲁边区妇女救国总会主任 1915年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1929年考入泊镇九师。九一八事变后,她登台讲演,宣传抗日,开始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1935年,崔兰仙从泊镇九师毕业,在旧县北街创办了第一所贫民小学。全民抗战爆发后,她积极筹建“津南妇女抗日救国总会”,并担...[详细]